6月28日,Axbio(安序源)在深圳举行“智慧引领变革”战略合作暨新品发布会。中国与俄罗斯生物行业数名院士专家、国内临床专家、投资机构、业内人士及媒体出席了本次发布会,共同见证了Axbio基于智慧生物芯片平台的AXP100第四代基因测序仪发布。
在发布仪式上,Axbio(安序源)CEO田晖博士对公司新品进行了详细介绍。田晖博士首先介绍的是第四代测序仪AXP100,无需扩增,无需依赖光学检测设备,因此简化了测序步骤,降低了仪器成本。四代测序仪集合了二代测序、2.5代和三代技术的优点,实现了准确度高、长读长、单分子实时测序技术。新一代测序仪的推出,凝聚了生物学、化学、生物信息学、物理学等多个学科科学家的心血,以及多家投资机构的资本力量。最后,田晖博士现场演示了AXP100的启动、自检、芯片装载,成膜以及电信号和生物信号输出等整个过程,引起嘉宾的极大兴趣。
2019年3月,Axbio(安序源)与全球特种工艺晶圆厂领导者TowerJazz,共同开发了能够进行高通量测序和分子诊断的Microfluidics Bio-CMOS平台——智慧生物芯片平台。“指甲盖”大小的智慧生物芯片整合了100万个纳米孔以及主动式微流控体系,仅需极少量血液或其他生物样本,即可进行基因测序及临床诊断。同时,该产品还能够将人类基因组测序由现阶段1-2周缩短至“24小时”内完成。相较于目前市场上的主流测序仪,无论成本、速度还是通量等方面,Microfluidics Bio-CMOS平台都具有明显优势。
产品发布后,Axbio(安序源)CEO田晖博士与COO Igor Ivanov博士还分别与俄罗斯IBMC研究院、TowerJazz公司、中科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Xbiome未知君、亚能生物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
此外,会议期间,由Axbio(安序源)公司中国区总经理何筠博士主持的以“微流控生物芯片发展现状及应用市场前景”与“基因测序临床应用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为主题的圆桌论坛,六位行业专家围绕主题展开了热烈讨论。来自IBMC生物医药生物化学研究所(IBMC)的的Andry院士,致力于通过蛋白质组学、生物化学、生物信息学手段推动个性化医疗的发展。安序源智慧生物芯片无疑能广泛应用于基于DNA/RNA测序的疾病诊断,安序源智慧生物芯片能否开发用于蛋白质检测的疾病诊断平台,传统的质谱方法检测蛋白质或者蛋白质组,成本较高,通量较低;高通量的用于蛋白检测的智慧生物芯片将极大地降低蛋白质检测的成本。以肺结核为例,MPT64是结核分岐杆菌侵染过程中释放的主要分泌蛋白,可以作为肺结核早期诊断的可靠分子生物标记。建立以及筛选出能够稳定检测MPT64亲和的DNA aptame,对于肺结核等疾病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
Alexander,来自MGNC的科学家提出,第四代测序仪AXP100操作的简便性,以及高效数据输出,将会广泛应用于疾病的诊断,提供快速和长度长的测序服务,为疾病诊断以及复杂DNA结构的解析奠定基础。
随后,安序源中国区总经理何筠博士主持了以微流控和基因测序的临床应用为主题的嘉宾论坛。薛良表示:微流控的应用包括了数字PCR和NGS、微生物等领域,他的主要优势就是试剂用量少、自动化、高通量、全封闭,避免样本的污染,未来还有很多可开发应用。可以把液体精准地导入到指定的检测区域。相信安序源的CMOS芯片会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杨海涛指出:微流控在临床应用的场景较多,针对不同疾病的POCT检测试剂盒市场巨大。Andrey院士指出,安序源基于CMOS芯片的测序技术与微流控的结合,可以完美的实现小型化、低成本、高通量的单分子测序。基因测序是精准医疗的基础,无论是细胞治疗还是基因治疗,首先要通过基因测序诊断病情才能设计方案。李京湘表示国内测序从研发到临床的审批严格,还需要积累大量的临床样本数据。如果测序成本可以大大降低,一定会带来更广阔的临床应用开发。Lavrov博士表示:长读长的测序更加适用于CNV、复杂结构变异的分析等领域。除了临床疾病检测以外,安序源的测序平台还可以应用于宏基因组、农林业平台、微生物分析等
2016年,中国启动了精准医疗计划,旨在筹建中国人群全基因组数据库和样本库。Axbio(安序源)公司在美国硅谷与深圳清华研究院均设有研发中心,发展至今,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生化实验室、合成化学实验室、以及智慧生物芯片工艺平台。2016年,研发团队作为高科技创新企业落地鹏城。
截至目前,Axbio(安序源)自主研发的智慧生物芯片具世界领先水平,可广泛应用于全基因组测序、靶向测序、RNA测序、表观遗传学、宏基因组学等测序领域,同时亦可应用于蛋白质、微生物、有毒化合物检测等,大幅提升现有检测通量。未来,借助最新的AXP100基因测序仪及智慧生物芯片技术,Axbio(安序源)将揭开自己基因信息的神秘面纱,为国家精准医疗的长足发展提供有力工具。
编辑 刘桂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