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诚信体系建设是诚信文化建设的重要部分,是创新安全监管机制的一项重大举措。记者近日从深圳市安委办(深圳市应急管理局)了解到,在今年6月正在开展的“安全生产月”活动中,深圳市各级应急管理部门,通过“平安第一课”、“安全文化进企业”、“安全大讲堂”等丰富的宣传形式,将安全诚信文化送到企业、基层。
“建立安全生产领域失信行为‘黑名单’制度是加快推进我市安全生产体系建设的基石,但‘黑名单’制度的宣传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大,更加充分发挥警示作用。目前,一些生产经营单位还不完全了解‘黑名单’信息管理的纳入条件、惩戒手段和管理期限等。”市应急管理局有关负责人指出,因此将诚信建设“宣传课”开到企业,让企业经营者都充分认识到重要性非常重要。
据介绍,生产经营单位有14类情形之一的将被纳入市级“黑名单”信息管理;“黑名单”信息管理的期限一般为1年,自信息在深圳信用网公布之日起计算;发生较大事故、重大事故、特别重大事故的,“黑名单”信息管理的期限分别为1年半、2年、3年;对生产经营单位被纳入“黑名单”信息管理期间,在项目立项、土地使用、行政审批、政府采购、银行信贷、证券融资、政策性资金和财税政策扶持等方面,依法进行限制或者禁入。
该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深圳将全面加大对安全生产“黑名单”制度的宣传力度,发挥“黑名单”的警示作用,有效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要把安全诚信文化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充分利用各类资源,普及信用知识,加大安全诚信企业报道和典型失信企业曝光力度;以建立安全生产领域联合惩戒机制为契机,开展失信联合惩戒,最大限度发挥联合惩戒和“黑名单”管理制度的警示教育作用加大诚信文化建设工作。
编辑 曹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