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月 31 日,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消息,截至 5 月 29 日 14 时,市疾控中心病原所新冠溯源团队已成功获得" 5.21 "疫情中穆某等 11 例境外输入关联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病毒全基因组序列,序列覆盖度在 98.9%-99.9% 之间。经分析,该 11 例无症状感染者的新冠病毒高度同源,均属于英国变异株 B.1.1.7,推断穆某等 11 人属于同一感染来源或同一传播链。结合流行病学调查数据,基本判定本起疫情为境外输入关联疫情,排除与辽宁、安徽、广州等国内其他地区近期局部疫情的关联性。个案 12、13 的基因测序工作正在进行中。
据悉,B.1.1.7 变异株于 2020 年 9 月 20 日被首次报告,并迅速在英国广泛流行,目前已有 130 多个国家报道了 B.1.1.7 变异株。该变异株包含 25 个特征性的氨基酸变异位点,其中的 N501Y 突变可以降低 RBD 关键残基的极性,从而提高新冠病毒与人体细胞表面 ACE2 受体的亲和力,意味着 B.1.1.7 变异株具备更强的传播力。
近年来,深圳市疾控中心高度重视公共卫生和疫情防控关键技术能力建设,建立了二代、三代测序平台。该项技术在传染病的病原学诊断,发现高变异、罕见以及新病原体方面具有极大优势,尤其在本次新冠疫情溯源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5 月 21 日下午,市疾控中心新冠病毒溯源团队接到紧急任务,对盐田区一例境外输入关联新冠无症状感染者穆某的样本进行溯源分析。从样本准备、文库构建、上机测序、序列拼接、基因比对到撰写溯源分析报告,仅用 27 小时,大大短于国家标准 76 小时。该技术的应用对本次" 5.21 盐田港疫情"的病原检测起到了一锤定音的作用,对我市的新冠疫情科学研判和精准防控提供了重要支撑。
编辑 庄思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