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货们注意!河源扶贫产品携诱人美味正走向深圳人的餐桌
读特记者 陈海峰 通讯员 吴洁 文/图
2019-05-24 21:07

河源年辉渔村的“煎焗万绿湖大鱼头”想必很多深圳人都尝过,鲜为人知的是,这大鱼不仅来自常年地表水一类水标准的万绿湖,上岸后还要经过一系列的“瘦身”,经名师精心制作,然后才有如今的美味。古法秘制盐焗鸡,声名更是响亮,一直都是河源客家菜的地标……

5月24日,由深圳对口帮扶指挥部(下称深河指挥部)、河源市人社局、河源市扶贫工作局、河源市农业农村局联合主办;深圳广电集团财经生活频道、河源广播电视台、深圳市餐饮商会承办的“饱含深情况 美味河源”之经典客家菜制作评选大赛在河源举行。据介绍,这是河源扶贫产品深圳产销对接推广系列活动的一项内容,为的就是将对口帮扶从“产业扶贫”推向“消费扶贫”。


尤其提请吃货们关注的是,“饱含深情 美味河源”河源扶贫产品深圳产销对接推广精选出的优质食材和菜品,将于6月14—16日在深圳会展中心餐博会展出,届时广大市民可以前往品鉴。

当天共展出并参与品评的有15道菜。主办方称,这是历时一个半月,由河源初选出的50道经典客家菜中精选出来的,包括大家耳熟能详的盐焗鸡、黄田酒秘制牛排、古法特色蟮皇、粉尘鸭、阿具豆腐、九连山薯丝煲等。其中仅万绿湖鱼这一项食材,即有四道菜参评,分别是年辉渔村的“煎焗万绿湖大鱼头”、回家吃饭的“饭怕鱼”、假日酒店的“古法特色蟮皇”、天鸿雁庄的“沉鱼落雁”等四道菜。

参与选评的评委也个个身怀绝技,包括深圳市餐饮商会副会长,市餐饮商会客家菜研究院院长刘彪平,亚太厨皇会最高荣誉主席、爱斯克菲国际美食博士余剑锋,深圳市膳爷厨艺创始人、深圳厨艺界领军人物之一的郑凯华等,评委及来宾深为河源的美味所吸引,深圳市餐饮商会客家菜研究院副院长、客家皇子餐饮、客家皇子品牌创始人彭吉崇称,从食物里,他真正品尝到了河源纯净的空气纯净的水,非常天然的好的食材,而举行这样的活动,正是为这些好的扶贫产品链上名副其实的品牌,搬到深圳人的餐桌。

深河指挥部政研组组长钟建生表示,以往“扶贫产品”总是与低端相联系,大家以为消费是在扶贫,产品好坏不是很看重,如今这个概念得好好改一改了,“我们一路体验,发现这些扶贫产品非常好,非常高端!”

300年的古镇 现代人的心灵驿站

钟建生说的“一路体验”,是指与“饱含深情 美味河源”河源扶贫产品深圳产销对接相伴的——“深圳媒体采风行”活动,5月23-24日,一辆满载深圳媒体人的“幸福大巴”前往河源,深度体验这里的美景美食。

粤赣高速(G4511)赣州方向-大湖出口,幸福大巴第一站就是河源市连平县大湖镇。镇上有名的古建筑——何新屋位于省道(S230)忠定线公路旁边,竖着醒目的招牌,有着近300年的历史。据介绍,该围屋的人家,皆姓何。据烈士后代、屋中老人何慈寿收藏的族谱记载,何新屋由何氏十三世廷任公遗孀叶氏携4子创建。出生于康熙十八年(1679年)的廷任公,与叶氏婚后共生育宏远、宏道、宏达、宏济4个儿子,夫妇俩胸怀理想、互敬合作、勤俭温和,创下资财,合手建造忠兴围。怎奈,到了雍正二年(1724年),廷任公去世了,时年46岁。后来,叶氏祖妣履行丈夫遗嘱,携4子再建新基,取名何新屋。那时的何新屋,围成5圈,建有5扇大门、9栋围龙和东、西、南、北4个楼阁。

廷任公在世时,最重尊师育才,要求所建的新屋,必须配设书房。因此,何新屋设有龙厅上书房、养正轩、三馀、青黎等多所书房和善居屋,为育德育才打下了物质基础。后裔不负祖望,文武秀才代代辈出,十五、十六、十七世,接连获得司马第、朝汉第、守御府等殊荣,还获赐有玉石、红蓝顶朝珠、袍帽等,以及制有锦绣大红绸寿帐全件。

随着人口的繁衍,何新屋又建造了第6圈,但没有完全围接起来。上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该屋最热闹时,达1000多人。何慈寿老人说,解放战争时期,该围屋有12人在各个战场上牺牲。

房屋中轴线石子路上出现的“神秘图案”,清扫干净发现是个阴阳太极图。

在古镇里吃着客家“八大碗”,在古驿道中流连往返……下一站,采风团将奔向现代的田野——深圳对口帮扶的河源市源城区坪围村,品尝那里美味的蓝莓,用桑堪干泡酒,到无花果田里采摘……

编辑 曹亮

(作者:读特记者 陈海峰 通讯员 吴洁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