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5月26日从惠州市农业农村局获悉,根据2020年度全省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考核结果,惠州在考核中被评为“好”等次,综合测评得分在全省有脱贫攻坚任务的14个地市中位列第二。统计数据截至2020年12月底,全市46个相对贫困村全部出列,15188户35546人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脱贫率达到100%,全市有劳动能力贫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16266.57元,脱贫攻坚取得了全面胜利。
目前,惠州市草拟了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工作方案,以及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施方案,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促进乡村全面振兴。
多措并举
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
2020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开年遇到的新冠疫情给减贫工作带来严峻挑战。“努力克服疫情影响,强化攻坚举措,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工作。”惠州市扶贫办负责人介绍,惠州快速反应,特别是在全国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后,及时召开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和全市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推进会,提出“绝不停顿松懈,啃下最难啃骨头,不折不扣完成脱贫任务”,重点聚焦未脱贫人口开展挂牌督战,查漏补缺,压实责任,坚决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
脱贫路上“一个都不能少”,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惠州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脱贫攻坚工作,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组织动员全市力量和资源投入精准脱贫攻坚,形成良好态势。
“脱贫攻坚始终聚焦短板弱项精准施策,加强审计、纪委巡视巡查、扶贫考核、第三方评估等发现问题整改,举一反三全面排查兜底保障政策的落实情况。”该负责人介绍,收官之年惠州强化问题整改,全面落实兜底政策,通过统一建立问题清单,落实整改责任,建立销号制度,住房改造、教育补助、社会救助、医疗保险、大病救助、安全饮用水等“两不愁三保障”政策100%得到落实。
创新机制
筑牢防止返贫保障体系
为打好脱贫攻坚战,惠州各级各部门共500多个帮扶单位和7000多名党员干部与省定贫困村、贫困户进行挂钩帮扶,实现帮扶责任全覆盖。
帮扶工作开展以来,惠州突破“最后一公里”,创新三保障服务新举措。如强化服务下沉机制,实施村卫生站就医“一站式”结算工程,全市1045间村卫生站实现就医即时结算医药费;开展评残下乡活动,简化程序、分类实施,为重残、偏瘫贫困等行走不便残疾人评定残疾等级,彻底解决评残工作“拦路石”;实施“村村通”自来水工程,定期开展水质监测,安全饮水水质达标率为100%,老百姓喝上“放心水”“安全水”……
值得关注的是的,惠州突破单一模式,创新长效管理机制,教育、住建、医疗、卫健、人社、扶贫等部门出台20多个长效管理制度,合力构筑脱贫长效管理机制,确保长期稳定脱贫。同时突破传统模式,创新带贫益贫新方法,按照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社会参与、因地制宜的工作思路,深入推进产业扶贫和消费扶贫高度融合,优化产业扶贫项目,大力拓展扶贫产品销售渠道,着力开辟扶贫产业兴旺、脱贫人口持续稳定增收的新途径。
记者从惠州市农业农村局获悉,惠州已经草拟了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施方案,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放在突出位置,建立农村低收入人口长效帮扶机制,健全乡村振兴领导体制和工作体系,加快推进脱贫地区乡村全面振兴。
巩固成果
接续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近期,有驻村第一书记逐渐离任,以后如何帮扶成为关注的话题。市扶贫办相关负责人介绍,惠州将按照镇村综合实力和帮扶能力,调整帮扶方式,优化帮扶关系,计划往脱贫地区派驻帮扶工作队。
记者从惠州市农业农村局获悉,根据《广东省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工作方案》精神,结合实际,惠州已经草拟了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工作方案。方案聚焦巩固脱贫成果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解决乡镇建设无序、产业发展小散、公共服务缺位、资金人才不足、辐射聚集不强的问题。按照全域全覆盖全面推进的总体思路,将开展“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科研力量”组团式驻镇帮镇扶村,集中资源、形成合力、久久为功,实施“154”行动,补短板、强弱项、促提升,推进镇村同建、镇村同治、镇村同美。
据惠州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透露,各帮扶单位将按照组团式驻镇帮镇扶村工作要求,结合被帮扶镇需求,精准选派年轻优秀干部组成驻镇帮扶工作队,协调推进镇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工作。
(原标题《惠州去年扶贫开发工作考核居全省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