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宝”大熊猫被“降级”了!原因竟然是……

2016-09-06 21:44
摘要

作为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国宝大熊猫,由于数量稀少,一度被列为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的濒危物种。可万万没想到,就在昨天,咱们的国宝被“降级”了!

作为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国宝大熊猫,由于数量稀少,一度被列为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的濒危物种。可万万没想到,就在昨天,咱们的国宝被“降级”了!

当地时间9月4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在美国夏威夷宣布将大熊猫的受威胁程度从“濒危”变为“易危”。

保护措施行之有效 种群数目开始增加

原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依据来自于我国国家林业局去年2月发布的全国第四次大熊猫调查结果。调查显示,截至2013年底,中国现有1864只野生大熊猫;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估计,包括幼崽和成年大熊猫在内,野生大熊猫共约2060只。

大熊猫“种群数目减少的情况得到有效控制,而且种群数目已经开始增加”。大熊猫生存状况的改善“证明中国政府保护这种动物的努力行之有效”,其中包括大力重建熊猫栖息需要的竹林。

另一个国际环保组织“野生动物保护协会”首席环保官约翰·鲁滨逊告诉记者:“很少有物种能够从濒危名单上被划掉,这说明保护措施是有效的。”这名灵长类动物学家称赞中国保护大熊猫的工作“真的很棒”。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提醒,大熊猫不再被列为濒危物种可能只是暂时的。以全球变暖为主要形式的气候变化或许将在下一个80年内毁掉世界上三分之一的竹林,大熊猫生存将再度面临威胁。

国家林业局:将大熊猫降级为时过早

不过对此,国家林业局昨天发文称, IUCN的报告是根据相关数据和技术指标,从理论上做出的判断。国家林业局作为大熊猫保护管理部门,着眼于实际工作情况和保护形势,认为大熊猫仍是濒危物种,将大熊猫保护等级降低还为时过早。

国家林业局表示,从目前来看,大熊猫所受的威胁以及濒危状况仍然不可忽视。如果降低其保护等级,保护工作出现怠慢和松懈,大熊猫种群和栖息地都将遭到不可逆的损失和破坏,已取得的保护成就会很快丧失,特别是部分局域小种群随时可能灭绝。因此,继续强调大熊猫的濒危性并不是危言耸听。

来源 央视新闻客户端

编辑 欧阳炜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