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健康指导
杨名保 香港大学深圳医院耳鼻咽喉科高级医生
现代人的生活,无论是走路吃饭还是睡觉,都越来越离不开耳机了。这一代年轻人,就这么因为耳机,快聋了。不久前,世界卫生组织发布数据:目前全球约有11亿年轻人(12岁~35岁)因个人音频设备音量过大(如用耳机听音乐)而面临不可逆的听力损失。
还听得见声音,怎么就算“聋”了?
很多人觉得:“我的听力正常啊!”“我听得清啊!”但殊不知,你的听力可能已经下降了或逐渐在受损的过程中:
►人类可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在20赫兹(Hz)-20000赫兹(Hz)之间。
►能被人所感知的言语频率范围通常在500-2000赫兹(Hz),在这范围外的听力频率受损往往是不被人所感知的。
►如果小于500赫兹(Hz)的低频听力和大于2000赫兹(Hz)的高频听力受损,虽然对我们的日常交流影响不大,但此时你的听力已经受损了。
目前有许多手机测试听力的APP软件,但这种测试比较简单,不精确。临床常用的标准化测试法是纯音听阈测试。纯音听阈测试能测试患者在安静环境下能听到的最小声音。测试频率从250赫兹-8000赫兹(Hz)。测试可分析听力正常与否,了解听力损失程度如何以及属于何种类型等。
怎样才是听力正常?
听力损失程度是任何定义的?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分级标准,以500、1000、2000、4000赫兹(Hz)四个频率的气导听阈平均值计算,见下表。
正常听力
气导听阈均值在25分贝(dB)以内。
传导性听力损失
气导下降,骨导在正常范围,气骨导差≥15分贝(dB)。病变部位在外耳及中耳,影响声音传导至内耳。内耳及听神经功能是正常的。
传导性听力损失常见疾病:慢性中耳炎、鼓膜穿孔、中耳胆脂瘤、听骨链畸形、鼓室硬化症、外耳道耵聍或肿物、外耳道闭锁、中耳炎鼓室积液等。
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
气导听阈及骨导听阈均下降,气骨导差值<10分贝(dB)。是由于内耳耳蜗毛细胞损伤或听神经通路功能障碍所致。
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常见疾病:突发性耳聋、梅尼埃病、听神经瘤、先天性耳聋、噪声性聋、老年性听力下降等。
混合性听力损失
气导听阈及骨导听阈均下降,气骨导差值≥15dB。
混合型听力损失常见疾病:长期慢性中耳炎导致内耳感音功能受损、中耳炎伴老年性听力下降耳硬化症晚期、耳外伤等既影响声音传导,又伴有内耳或神经受损。
声音的传导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纯音听阈固然重要,单凭一张纯音听阈图并不能诊断所有疾病,有时候还需要结合耳声发射、听性脑干发射、声导抗、耳蜗电图等听力学检查,综合评估听力情况。
不同类型听力损伤如何治疗?
1、儿童常因呼吸道感染,引起反复中耳炎并发鼓室积液产生传导性耳聋:
可通过一些鼻用激素及抗过敏药物积极治疗鼻腔炎性疾病,或通过腺样体肥大切除手术、鼓膜切开置管手术改善中耳的通气引流及咽鼓管口的阻塞来改善听力。
2、由慢性中耳炎、中耳胆脂瘤、听骨链畸形、鼓室硬化症等疾病可引起鼓膜穿孔、听骨链破坏导致的传导性耳聋:
可通过鼓室成形术、听骨链重建手术提高听力。
3、发病多年的重度感音神经性聋:
没有任何特效药物可以使其听力恢复,但可通过佩戴助听器和人工耳蜗植入术来改善听力。
4、先天性重度和极重度耳聋患儿:
通过人工耳蜗植入手术避免了因聋致哑,使他们能同正常听力儿童一样上学和就业。
如何保护听力免受损伤?
1、婚前耳聋基因筛查,女性孕期感冒慎用药物,杜绝先天性遗传性耳聋患儿的发生。
2、及时进行新生儿听力筛查,发现异常要定期复查,确诊耳聋后要及早干预和治疗。
3、及时治疗耳部疾病,特别是突发性耳聋如不及时治疗,超过一定时期引起内耳毛细胞和螺旋神经元细胞的坏死就不能再生,将导致永久性的耳聋。反复的中耳感染引起鼓膜膨胀不全、鼓膜穿孔、鼓室粘连/硬化、听骨固定/中断导致传导性耳聋,要及时通过手术清除病变、改善听力,如不治疗病变累及内耳会引起混合性耳聋,增加治疗恢复听力的难度。
4、慎用耳毒性药物,特别是有耳聋家族史、孕妇、儿童、肾病患者,一旦用药过程中出现耳部不适症状,立刻停药并进行有效的治疗。
5、避免强声和噪音长期刺激,噪音环境中的工作者要注意防护和定期检查,避免长时间、高音量听耳机。
编辑 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