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交流会 | 外企“金饭碗”不再“受宠”,本土优质企业成“香饽饽”
读特记者 闻坤/文 何龙/图
2019-04-14 20:46

曾几何时,挤破头进入外资企业捧个“金饭碗”已不再“受宠”,如今,跨国企业不再是优秀人才的唯一职业选择。记者连日采访发现,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创新型企业实力提升、提供更多职业路径的发展空间,本土优质企业成了“香饽饽”,已逐渐成为顶尖人才理想的工作选择。此外,随着深圳企业在不同程度地拓展海外市场,国际影响力的不断增强,本土创新型企业对海外人才的吸引力与日俱增。

跨国企业不“香”了

本届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华为、平安、万科、比亚迪等1500多家知名企业,面向海内外高端人才提供3万多个职位,广聚天下英才。记者采访发现,本土创新型企业颇受中国职场人士的青睐。

4月初,全球职场社交平台领英发布“顶尖公司排行榜”,25家上榜中外公司被评为中国职场人最向往的企业,阿里巴巴、百度、字节跳动名列前三,深圳企业华为、腾讯与亚马逊、特斯拉、苹果、甲骨文等知名企业一同上榜。

领英中国总裁陆坚表示,从上榜的跨国企业与本土企业的占比来看,15家中国本土企业上榜。由此可见,跨国企业不再是优秀人才的唯一职业选择。

深圳市智能机器人研究院HR负责人表示,近年来,人工智能行业“火热”催生大量该领域人才的需求,很多高层次人才不再局限于外企,拿到跨国公司录用通知却选择国内势头迅猛的中小企业的大有人在。以研究院为例,此次面向全球招聘博士后,应聘者非常踊跃。

陆坚表示,中国本土创新型企业对人才吸引力大增的背后,离不开中国经济的突飞猛进,以及政府从监管到资本,从技术到人才,出台多方面支持性政策,鼓励创业创新,构建出有利于新经济发展的要素生态和供给体系。这一切都为创新型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基础,也推动这些公司一跃成为中国职场人士最向往的企业。

优秀青年创新人才挑大梁

过去,中国企业的领导型人才大都希望能够进入外企工作,并终身任职于某家外企。贝恩公司全球合伙人陆建熙说,然而现在,他们更愿意选择一家本土企业创新创业,这种趋势在年轻人中尤为明显,“近年来不断崛起的科技公司正在重塑中国企业格局”。

本土创新企业提供更多职业路径的发展空间。从一名算法工程师到商业研发总监,黄轩在深圳初创企业云天励飞完成了职业生涯的一次重要转变,“以前做学术只是追求在一个圈上有一个小突破。如今在商业上,要实现从产品到研发、系统开发、软件工程等整个闭环,创造更大的价值”。

纵观今年初的深圳市科技奖名单,自然科学奖最年轻的第一完成人为36岁,技术发明奖最年轻的第一完成人为30岁,科技进步奖最年轻的第一完成人为32岁;再看深圳创新明星企业中,大疆汪滔、柔宇刘自鸿、越疆刘培超、碳云王俊等公司创始人都是“清一色”的80后,本土企业的领导者趋年轻化。

市科创委有关负责人说,青年科技人才已成为引领“双创”重要的生力军,他们活跃在科技创新第一线,不断激发出科技创新活力,潜力值得期待。同时说明深圳不断完善的综合创新生态体系,给广大的年轻创新创业者提供了肥沃土壤。

打造顶尖人才集聚高地

中国本土创新型企业快速发展的趋势明显,中国企业对海外人才的吸引力与日俱增。2018年,深圳市引进海归人才超过1.7万,累计引进海归人才超过12万人。

市侨办、市侨联有关责任人表示,海归人才作为人才经济的一个亮点,已在深圳初具规模,并逐渐成为新的经济增长催化剂。

“深圳吸引人才可谓不拘一格。”清华大学经管学院教授、副院长陈煜波认为,深圳人才政策可以说是走在全国最前面,对人才的重视和前瞻性为深圳创新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陈煜波说,在国际人才流动方面,深圳是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人才流入/流出比最高的城市,高水平人才和数字人才流入/流出比分别达到1.65和1.68,对国际人才的吸引力和保留率都居于前列。

强化人才支撑、大力构筑科技创新人才高地,是深圳创新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来,深圳围绕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和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建设,相继出台《深圳经济特区人才工作条例》、《关于促进人才优先发展的若干措施》等相关法规和政策措施,推进创新人才政策系统性优化重构,深圳对人才的吸引力进一步增强。

编辑 曹亮

(作者:读特记者 闻坤/文 何龙/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