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女博士研究器官保存 挑战“现代医学之巅”
读特记者 闻坤 受访者供图
2019-04-14 20:36

“深圳是个年轻、包容、充满活力的城市,我个人非常喜欢深圳,希望(项目)能在深圳落地。”制药化学博士魏晓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可供移植的器官的保存是世界难题,通过新的冷冻技术,实现器官的长效保存,能够挽救更多人的生命。她希望在深圳进行再生医学低温保存领域的创新研究并将成果产业化,服务人类健康事业。

器官移植被称为“现代医学之巅”,通过器官移植能挽救晚期器官功能衰竭患者的生命。少为人知的是,器官移植面临的最大挑战其实不是器官的短缺,而是没有高效的保存方式。改进器官移植技术,魏晓曦以此为研究方向已坚持了10多年。

亲人的病逝让魏晓曦在孩提时便立定一生的志向。魏晓曦告诉记者,在她8岁那年,她的外公因肝硬化去世,当医生的妈妈告诉她,如果有可供移植的肝脏,外公或许能够被救活。“我当时有了这个念头,以后一定要从事改进器官移植技术方面的研究,拯救更多像外公一样的人的生命。”

魏晓曦在高中就开始大量查阅国内外医学研究书籍,高考填志愿选专业时,她毫不犹豫选了生物专业。大学毕业后,魏晓曦选择到外国深造读博,重点攻关“超分子化学”。

一般来说,器官移植必需移植活的器官,离体器官只能保存4-16个小时,低温是器官保存的首选技术,但冰冻也会损伤细胞,原因是保存用的冷冻剂的毒性太大。“如果我能解决冰损的问题,器官就能在冰点下保存,从而延长保存时间。”魏晓曦说,为了找到超高效、无毒抗冻剂,她决定从化学和分子角度进行深入研究。2014年,博士毕业后,她和同学马克联合成立了一家致力于低温冷冻保护剂突破的公司,探索再生医药低温保存领域。

“模拟自然,超越自然,从而找到关键的钥匙。”魏晓曦介绍说,她和团队汲取自然的灵感、结合最先进的纳米技术,研发出一种有500倍抗冻效率的分子。这种新型的抗冻分子没有毒性,也没有致敏作用,效果更好、稳定性更高,最重要的是可以量产,“目前为止世界上没有公司可以量产抗冻蛋白,而我们突破了技术的瓶颈”。该项目在去年第二届深圳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三等奖。

先进技术有望解决器官保存的难题,在细胞治疗方面也拥有前景广阔的市场。魏晓曦说,传统的干冰和液氮进行冷冻运输技术,不仅费用昂贵,而且存在危险。新技术可以让生物药物和制品在零下20度的环境下保存和运输,解决低温冷冻这一关键环节,也开辟了一个新的蓝海市场。

说到深圳,魏晓曦赞不绝口。“深圳的科技创新是走在中国最前列的,是创新创业最好的平台。”魏晓曦说,深圳人来自五湖四海,文化多元化且包容性强,“在这里不用讲粤语”,这个山东女孩笑着说,深圳是国内最像硅谷的城市,“只要够努力,成功是早晚的事情”。

在参加国际人才交流大会几天,魏晓曦带着伙伴马克忙着路演、洽谈合作,来不及欣赏城市美景、品尝中国美食。在采访结束后,魏晓曦和马克准备去参加下一场活动,她告诉记者,他们希望能在深圳找到合作伙伴,进行创新研究和产业化,拓展全国市场。

编辑 李林夕

(作者:读特记者 闻坤 受访者供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