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教育戏剧与思政课融合,福田区梅华小学推动学校思政教育向深走实

晶报记者 吴佳丽 通讯员 李雪娟
2021-05-24 21:13
摘要

5月21日至22日,课堂革命·福田表达(小学“思政课堂教学”专场)教学观摩研讨活动于在深圳市福田区梅华小学隆重举行,展示福田教育内涵发展和课堂变革的成果。

为进一步深化“小学思政课堂教学研究”的实验成果,探索思政课堂的新策略,构建学生自主发展的新课堂,5月21日至22日,课堂革命·福田表达(小学“思政课堂教学”专场)教学观摩研讨活动于在深圳市福田区梅华小学隆重举行,展示福田教育内涵发展和课堂变革的成果。

出席本次活动的有福田区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纪工委书记李建功,福田区教科院院长郭其俊,福田区教科院副书记余小琳,福田区小学道德与法治教研员刘晓及众多福田学校的校长,现场与会老师300余人。活动全程直播,在线观看人数达50万余人。

让德育重回学校教育的“中心”

梅华小学福田区未来名师工作室(道德与法治教育戏剧)主持人许粤宁执教教育戏剧与道德与法治融合课《勿忘国耻、铭记英雄》,动情入理,让观课老师眼前一亮。 她借助关键物件——曾经参加过抗日战争的爷爷留下的一只皮箱及皮箱中收藏的“记忆”,有效地塑造一个让学生能够信任的场景来调动孩子的参与度,让学生快速进入到故事场域中。同时,通过这只皮箱引出故事中的极端境遇,让孩子们在冲突激烈的道德困境的选择中去思考、去感悟,让孩子们真实地听到内在道德挣扎的声音,不着痕迹地完成道德教育。

梅华小学全体老师坚持深化课程改革,全体思政老师以教育戏剧为支点,二次开发德育课程,德育融合课程的开设与实施,是基于学校小梅花课程的多维发展、多元评价理念指向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学校育人目标。以教育戏剧为支点,完善课程体系、活化课堂生态、科学实施评价进而达到创新学习方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目的。

本次党建引领思政福田表达课堂,是梅华党政课程真正走到学生中间去,引领“红领巾”们在情境和意义中成长成才,是共产党员践行“守初心、担使命”的重要体现,充分发挥党建引领在学校发展、学生发展中的积极作用,让德育从学校教育的“边缘”重回学校教育的“中心”。

师生获益匪浅,“梅华共同体”更加凝聚

此次活动的开展,不仅是全体教师的专业提升培训,也促进了学生的多元发展,得到了家长的大力支持与关注,使得“梅华共同体”更加凝聚。

学生们在此次活动中受益匪浅,三(4)班的张启航同学是名师展示课堂上参与学生的一员,他说:“我之前从没想过道法课竟然可以这么有趣,课堂上老师让我们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让我知道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劳动最光荣。”

六(2)班的孙泰然同学参与了名师展示课堂,他说:“这节课非常有趣,我的思考就一直跟着老师的问题和这个故事。我想我们一定要珍惜今天的美好,传承先烈的精神。”

老师们也对此次活动深有感触。梅华小学教师李昭慧认为:“在这次福田表达活动中学生真正践行了文明礼仪和行为习惯的良好风貌。在活动中,学生们更懂得如何尊重他人、与人为善、礼貌待人。为全区、全国展示了我校学生尚美少年的良好形象。”

梅华小学教师常远老师的班级参与了名师展示的课堂,作为班主任,她说:“通过这次思政课,一年级的孩子们学会了如何与人进行分享。课堂上老师通过生动有趣的活动和游戏,带领孩子们明白了怎样分享,让道德与法治进入生活。”

本次活动也给梅华小学的新入职的青年教师们提供了绝佳的学习机会,教师尹少启感受颇深:“此次福田表达的平台,让我意识到思政课并不只是高大上的科目,也可以上成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让道法课的教育真正地走进学生的内心。现场的各位专家的观点、理念、课程设计也给我们青年教师起到了十分重要的引领作用。”

“学校的主要任务是立德树人,要处理好思政课堂与课堂思政的关系。” 谈及学校德育,梅华小学校长解曙昱表示,学校重视思政课程建设,以课题研究为突破口,重视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培育思政课名师工作室,与中国人民大学德育研究所合作,构建珠三角德育网络,深化戏剧教育与思政课融合。学校还应遵循全员、全域、全过程育人,在各学科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时时处处皆德育。

值得关注的是,梅华小学教育戏剧与道法学科融合思政课堂教学模式已初具模型,学生课堂表达与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家长越来越关注学校内涵发展,学校美誉度再次提升。梅华小学将以立德树人为己任,用党建引领思政课,把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结合起来,以生为本,促进孩子全面发展,让真、善、美的种子厚植在学生心中,浸润在学生的思想行动中,伴随着孩子们茁壮成长。

(来源:晶报APP)

编辑 姚静霞 审核 谭凤希

(作者:晶报记者 吴佳丽 通讯员 李雪娟)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