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与佛山深有渊源

佛山日报 梁建荣、李祥锐
2021-05-24 08:40
摘要

2007年1月,袁隆平到访高明区,并作了超级水稻的学术报告。他认为,珠三角地区种粮条件好,非常适宜推广超级水稻。袁隆平研发的高产稻也曾在高明进行示范推广。

5月22日13时07分,“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在湖南长沙逝世,享年91岁。回望袁隆平在全国各地留下的足迹,他与佛山深有渊源。

高明是佛山农业大区,2007年1月,袁隆平到访高明区,并作了超级水稻的学术报告。他认为,珠三角地区种粮条件好,非常适宜推广超级水稻。袁隆平研发的高产稻也曾在高明进行示范推广。

高明区农林渔业局退休老干部钟聪明与袁老打过多次交道,“袁老虽然是一位颇具名气的专家学者,但他待人接物没有半点架子,言谈十分随和,感觉就是一位很亲切的长辈。”

钟聪明曾带队到长沙回访袁隆平。他清晰记得,一进门,袁隆平就亲切地招呼大家入座,还给大家递上烟。大家围坐一块,沏一壶茶,天南地北地聊起来。“刚开始,几位高明干部还很拘束,但袁老亲切随和的言谈很快感染了大家。”钟聪明说,袁老很谦虚,认为大家都是从事农业工作的同行,彼此交流是相互学习。

那次拜访,还有一个细节让钟聪明至今印象深刻。“临别时,大家都想和袁老合影留念。一开始,为了不让袁老过度劳累,我们想请袁老坐在正中央,大家围着他拍大合照。但袁老还是坚持站着与每个人单独合影。那一刻真的让人十分感动。”钟聪明感慨道。

虽然后来因为种种原因,钟聪明与袁隆平的来往逐渐少了。但据钟聪明了解,袁老和他的助手、学生还是经常关注高明区水稻种植状况,不时与高明区内的育种企业交流水稻育种、施肥的技术和经验。“由袁老带来的许多先进技术、理念,至今还影响着高明农民的生产生活。”

袁隆平与佛山的缘分,远不止如此。

2017年9月20日,美的厨电袁隆平院士工作站揭牌,标志着袁隆平院士首个与企业合作的院士工作站落地成立。在揭牌仪式上,袁隆平提到,好的米饭最看重四个方面:米好、种子好、加工技术好以及烹调保管好,“希望通过美的厨电的好产品加工,把一级米变成特级米,让中国大米享誉全球!”

2018年7月,碧桂园农业控股有限公司与袁隆平及其团队在湖南长沙签署合作协议,设立第三代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共同推进第三代杂交水稻育种技术研究及商业化推广。“通过与碧桂园合作,大家共同努力,用5年左右时间把它搞成功,希望推广千万亩以上,增产的粮食可以满足广州、武汉这样大城市人口一年的口粮。未来还可以进一步推向世界,为世界粮食安全做贡献。”袁隆平在签约仪式上说。

(原标题《袁隆平与佛山深有渊源》)

编辑 高原 审读 韩绍俊 审核 张雪松 郑蔚珩


(作者:梁建荣、李祥锐)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