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应急管理局局长王延奎赴南山区督察有限空间整治情况
市应急管理局电视电话会议部署全市年后复工复产安全生产整治工作。
大鹏新区执法人员在辖区企业进行涉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检查。
南山区举办有限空间应急实操培训。
2019年2月15日晚,东莞市中堂镇一纸业公司发生一起气体中毒事故,事故导致7人死亡2人受伤。2月16日,省政府召开全省安全生产紧急视频会议,要求深刻吸取东莞“2·15”较大中毒事故教训,举一反三,强化责任落实,全力抓好应急管理和安全生产工作。
为落实全省安全生产紧急会议精神和市委市政府的相关要求,深圳市应急管理局迅速针对春节后复工复产期间全市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工作作出具体部署,在全市范围内展开排查和整治,消除隐患,严防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确保我市安全生产整体形势平稳。
开展全市涉有限空间作业安全专项整治
为了防范类似东莞“2·15”事故的发生,深圳市全面展开涉有限空间作业专项整治行动。市安委办、市应急管理局要求各区、各部门迅速组织本辖区和行业领域的相关企业、单位,对市政管道、污水池、污水井、化粪池、沼气池、腌渍池、发酵池、压力容器等各类有限空间场所进行全面安全检查,督促企业严格落实有限空间作业规定,做到“七不”,即:未经风险辨识不作业、未经通风和检测合格不作业、不佩戴劳动防护用品不作业、没有监护不作业、电气设备不符合规定不作业、未经审批不作业、未经培训演练不作业,强化和规范应急救援,坚决杜绝盲目施救。
除了对涉有限空间作业进行重点整治,我市近期还将对其他领域的重点安全隐患开展排查整治。如:粉尘涉爆、涉氨制冷、易燃易爆、消防、建筑施工、电气火灾、污水处理、涉动火及有毒有害作业等,及时消除事故隐患,确保安全。
加大节后复工复产期安全监管力度
新春伊始,全市企业陆续复产复工,市应急管理局要求全力抓好复工复产关键期安全生产工作。各区、各部门加大督导检查巡查力度,严格督促企业制定复工复产方案、落实全员安全教育培训、开展设备设施检查检修、加强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完善应急处置措施,做到培训不到位不上岗、安全检查不到位不复工、设备设施维护检修不到位不生产。
同时,从严执法从严追责,严厉查处未经隐患排查治理、未经安全批准验收、盲目复工复产等违法行为,督促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对发生事故的企业依法依规从严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市应急管理局强调,各区、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应急管理和安全生产工作,突出“作风强安、科技强安、合力强安”,以强作风推动工作落实,以强安全科技运用实现事故风险精准防控、有效防控,以强合力抓应急管理、抓安全生产、抓防灾减灾工作,切实保障城市安全运行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基层速递
罗湖区
2月26日下午,罗湖区安监局组织召开安全生产执法专项整治工作部署会议。据了解,罗湖区安委办在春节过后立即成立了安全生产督导组,深入开展节后复工复产安全生产督查行动,并重点开展有限空间作业安全专项整治行动。
针对年后复工复产期历来是安全生产事故高发期这一特点,罗湖区安委办成立督导组对各相关部门和单位开展企业复工复产工作进行专项督导,带队深入一线和企业开展安全督查,对存在重大事故隐患不整改、强令违章冒险作业的企业,采取责令暂停作业、责令停产停业等行政处罚措施。
同时,罗湖在全区组织开展有限空间作业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将未对有限空间作业场所进行风险辨识、不掌握有限空间的数量、位置及危险有害因素和未建立管理台账的企业作为重点查处对象。检查过程中发现存在重大安全隐患问题的,一律责令停产停工整顿;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依法立案查处。
整治行动期间,该区还成立了区安全生产执法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有序组织、指导、协调专项整治工作。执法人员深入到社区与行业实地走访,利用12350投诉电话、开设举报信箱等手段,拓宽收集、摸排问题线索渠道等。
盐田区
春节过后,生产经营单位陆续复工复产,为确保辖区复工复产安全生产形势稳定,盐田区应急管理局第一时间制定方案、定措施、做部署,紧抓时间节点,紧跟复工节奏,扎实开展节后复工复产专项检查,并对辖区涉有限空间作业的企业进行全面的安全“巡诊”。
在复工复产检查方面,按照“全面出击、分类施策”的总体规划,盐田区应急管理局分四个组同步对辖区企业进行督导检查。执法检查人员先后来到企业较集中的沙头角保税区、北山工业园区,详细了解园区用电及安防设施检修、年度安全生产计划、发展思路和企业节后复工复产时间规律,要求园区物业管理单位落实园区安全管理主体责任,迅速进入工作状态,加强对园区企业复工复产动态情况的管理,主动加强与应急管理部门的沟通对接,及时反馈影响企业复工复产的问题和因素,协助配合应急管理部门做好园区企业复工复产工作。
在涉有限空间作业整治方面,盐田区应急管理局一方面向各行业主管部门发布了安全生产预警信息,督促其履行好监管责任,组织开展好隐患排查整治;另一方面,下沉执法力量、全面出击,进一步摸清辖区有限空间作业企业底数及其有限空间作业点位底数,全面建立和完善管理档案,完善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制度和操作规程,设置安全警示标识,进行安全风险告知,落实作业安全审批制度,对相关人员开展有针对性的安全知识、技能和应急处置培训教育,并制定应急方案,备齐应急物资和器材,定期组织演练等。
龙岗区
2月22日上午,龙岗区召开全区安全生产执法暨有限空间专项整治部署会,要求全区各街道高度重视,上下联动,深入开展专项整治行动,进一步加强有限空间安全监管,提高企业安全水平;持续加大对执法人员的监督检查力度,努力建设一支纪律严明、作风过硬、业务精通的高素质执法队伍。
会议部署对辖区涉有限空间作业场所进行全面“施诊”。一方面全面调查摸底,健全监管台账,尤其对有污水处理系统的工贸企业进行再排查,同时采取“四不两直、暗查暗访、集中执法”等方式进行覆盖式检查,对存在重大隐患的企业,一律责令停产整顿;另一方面,强化宣传培训教育,宣传有限作业安全常识与作业规程,组织开展应急演练,提高作业人员安全意识与操作能力,杜绝“三违”现象和盲目施救,坚决遏制事故发生。
该区同时还加大对执法人员的监督检查力度,针对个别执法人员存在的执法不严等问题,深入开展党的主题教育、廉政风险教育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教育活动,提高执法人员的政治觉悟、廉政意识和法律观念,营造风清气正的执法环境。同时,将相关执法人员全部纳入纪律检查范围,坚决整治失职失位和违法违纪行为,力争打好有限空间作业专项整治攻坚战,坚决防范遏制相关事故发生。
此外,全市其他各区、新区也迅速行动,陆续开展了节后复工复产安全生产执法检查,严格督促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坚决遏制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确保全市安全生产形势平稳有序。
如何防范涉有限空间作业的隐藏“杀机”
什么是“有限空间”?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者部分封闭,与外界相对隔离,出入口较为狭窄,作业人员不能长时间在内工作,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者氧含量不足的空间。下水道、污水池、污水井、化粪池、沼气池、锅炉、储罐、压力容器等相对密闭、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和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者氧含量不足的空间都被称为有限空间。有限空间作业,就是指进入有限空间内的作业活动。
那么,在进行有限空间作业时应该如何做才能保障安全呢?
1.作业前应审批并进行相关培训。工人在进入有限空间作业之前,必须履行由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审核、负责人批准的作业审批手续;现场作业负责人要对工人提出安全要求,指派现场监管人员进行监护。
2.作业前应设置警戒区域和警示标识。开始作业前,现场监管人员要与工人共同在作业现场设置警戒区域和警示标识以及警示说明。警戒区域的设置可采用以下方式:
(1)用三角锥形“雪糕筒”上捆绑警戒带将作业现场进行围挡;
(2)用“户外伸缩式围栏杆”将作业现场进行围挡;
(3)用“铁马护栏”将作业现场进行围挡。
警戒区域设置后,应在周围设置警示说明。
3.严格遵守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的原则。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前,必须“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完成“通风、检测”后,工人在进入前还应根据有限空间作业的特点,佩戴符合要求的工器具、个人防护用品与应急装备,主要有:空气呼吸器、防毒面罩、便携式气体检测仪、通讯设备、安全绳索等。
4.保持有限空间出入口畅通。在进行有限空间操作时应保持出入口畅通,以便空气的流通以及面对紧急情况能够及时逃生。
5.监护人员不得离开现场并时刻与作业人员保持联系。在进行有限空间操作时,监护人员应全过程持续监护并密切关注作业人员状况,定时询问情况,预防事故发生并能及时处理紧急情况。
6.发生事故时,严禁盲目施救。当作业人员中毒、昏迷,无力报警或逃生时,监护人员应保持冷静,优先采取在有限空间外部救援方式,如提拉救生绳。当无法实施在有限空间外部救援时,应立即报警,等待专业救援人员施救,禁止盲目进入有限空间施救。救援人员实施救援时,应当做好自身防护,佩戴必要的呼吸器具、救援器材。
年后复工复产安全生产指南
1.签订安全责任承诺书
各企业应逐级分解、层层组织签订新一年度的安全生产责任书,明确企业负责人、安全负责人、部门负责人、作业长、班组长、员工的安全责任,做到以岗定责、按责履职。组织签订岗位安全责任承诺,树立“责任不落实是最大的隐患”的理念,自觉融入日常生产工作中,认真遵守各项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2.开展全员安全教育培训
放假回来,最重要的就是让员工从心理意识上过渡到工作上来。各企业要对节后返回原岗位工作的员工进行一次安全知识再教育、再培训,务必使每位员工具备基本的安全生产知识,熟悉相应工种的岗位危害;对新入厂员工和转岗员工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培训,培训不合格坚决不能上岗;要严格审核特种作业人员资格,确保持证上岗,要对特种作业人员加强岗位安全教育。同时,针对员工可能出现的“假期综合征”带来的风险,要加以预防和控制,减少因人为操作失误引发的生产安全事故。
3.召开安全专题班前会
班组是企业安全管理的基本单元,是安全管理的“前沿阵地”,抓好班组安全建设至关重要。各单位要组织、指导和督促生产班组召开安全专题班前会,班组长带领班组成员作出安全承诺,开展交心谈话,了解节后大家的身体和心理状态,一起分析工作中面临的风险,相互提醒,自觉做到“四不伤害”。
4.开展全面安全检查
各企业应在复工前对各类起重机械、生产车辆、动力管线、电气设备、手动工具进行全面检查、检修、检测,确保设备设施正常、安全运行。加强对脚手架、高处和临边孔洞安全防护、支撑防护、通风照明、应急通道的检查,确保安全可靠。各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彻底排查现场隐患,有效预防各类事故发生。
5.加强生产现场安全检查监督
各企业管理人员应多到现场检查设备设施安全运行情况,切实加强员工劳动防护用品的正确佩戴和使用情况检查、监督,并与员工加强沟通、交流情感,及时了解员工的思想状况。
同时,各企业节后复工复产进行线路检修、清洁卫生时,要督促员工注意加强安全防护。清洗化粪池、污水池、罐体等有限空间,要严格执行有限空间有关规定;特别是禁止违规使用天那水、白电油等易燃易爆有机溶剂擦洗地板、清洁机器,避免引起火灾事故,如必须使用,则须经过审批,并严格做好防护措施。
危化品使用场所安全检查“十要点”
1.是否在醒目位置设置相应安全警示标志、职业危害告知卡;
2.产生可燃蒸汽、有毒蒸汽的作业场所,是否与其他区域隔断;
3.产生可燃蒸汽、有毒蒸汽的作业场所,是否采取有效抽排风;
4.散发可燃蒸汽的作业场所是否安装可燃气体浓度报警装置;
5.使用易燃液体和散发可燃蒸汽的作业是否远离火源热源;
6.作业人员是否正确佩戴使用符合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
7.是否使用容易产生火花的铁制工具进行敲打、开启、搅拌作业;
8.是否违章使用白电油等挥发性溶剂擦拭、清洗生产设施设备;
9.生产线使用危险化学品是否采用专用容器瓶分装并标示;
10.生产车间是否超量存放危险化学品(远远超出当天用量)。
编辑 张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