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物兄》读后|“洋葱”剥到最后的无解与虚幻
沈静怡
2019-03-02 10:36

在这个碎片化阅读日渐盛行的时代,即便是真正的读书人,也不得不考虑一个时间成本问题。那些敢于写厚重之书的作者,必是有特别的定力和毅力。不过,只有这些还不够,还要有足够的才情和智慧,因为某些品质粗劣的网文印成纸书也可以很厚很重。即便是以所谓纯文学名义出版的纸质书,厚重的“垃圾书”也并不少见。基于这样的理解,我们对李洱《应物兄》这部近百万言长篇小说的赞赏,就不是因为其长度,而是因为他敢于在这样的鸿篇巨制中消解故事,敢于以知识为主角,而这样的“知识小说”的确是很少见。

故事虽长,却有一个极简的轮廓:济州大学想引进远在美国的国际儒学大师程先生,与程先生有联系的应物兄受命为此筹办名为“太和”的儒学研究院,围绕这个主体事件,三代知识分子粉墨登场,从春天到冬天,这番弘扬儒学的事业变成了一场权力和资本的游戏,经历了一系列人事变故……对于读者来说,这样一个故事显然并无特别的吸引力。作者显然也无意打造一个扣人心弦的故事,这个极简的轮廓只是一个框架,一座巨型建筑的构架,而这座建筑的主体材料是话语,是知识者的话语,是洋洋洒洒的各类知识的呈现。

编辑 刘彦

(作者:沈静怡)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