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内而生,自在度外
张艾茵
2019-02-16 13:16

《度外》 黄国峻 著 后浪·四川人民出版社 2019年1月版

作为华文文学的支流,当代马华文学整体还是偏于小众。大概从2012年开始接触黎紫书的作品后,我对马华文学就生出了无限的兴趣,然而直到近日,随着黄锦树的《雨》在国内出版、得奖,才算掀起了一阵阅读潮流,一些地方性的、边缘化的文学得到了大众的关注。

比起马华文学,台湾文学随着张大春、朱天心、骆以军等中生代作家的崛起,在大陆读者中也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力,可一批台湾新生代作家却少人问津(这里特别对标大陆生于1970、80年代的作家),这未尝不是大陆读者的一种损失。恰在此时,已故台湾作家黄国峻的代表作《度外》得以出版。

黄国峻是台湾著名作家黄春明的次子,生于1971年,被归为台湾内向世代的代表作家。内向世代的概念最早来自于日本,指1970年代初在日本盛行的现代主义文学流派,黄锦树以此对台湾的内向世代作了进一步的定义,他说“从那些样品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一种关于写作自身的危机形态,脆弱的、濒临分裂的‘自我’成为写作的真正主体,世界和语言都是问题。”很不幸的是,2003年便英年早逝的黄国峻正是在用文学书写生命。他的某些短篇作品把强烈的西方技巧和浓郁的中文色彩巧妙地融为一体,让新小说派自然地流淌进中文的语境中,其中《留白》正是这样的一篇代表作品,曾荣获过联合文学小说新人推荐奖,也收录于这部《度外》之中。

《度外》是黄国峻10个短篇作品组成的小说集,完成于他26岁到28岁之间,一头一尾的《留白》和《度外》正是典型的新小说派作品,实验性的文字、镜头般的语言、随意切换的视角、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隔断。《留白》讲述了“雅各夫妇头一次与儿子分离,几个家中的常客约好了,要趁两人今年到小屋度假时,前来探访一番。于是,包括几位随伴而来的陌生人,这一行人便这样被上星期的那几个光秃秃的日子扫成了一堆,堆在小屋里。”这里的人物随意出场,随意发声,你只能从细枝末节里揣摩他们的关系;而《度外》有关一个少年远离故土,他“准备要降世出生,要进入其中某一盏灯里面,去开始成为一个人。下了飞机之后,走过长长窄窄的产道,迎接他的姑妈一家人就在眼前。”同样的疏离、碎裂、静止与物化,每一个场景的转换毫无停顿,甚至画家雅各再次出现,成为了野营的一分子,穿透了空间的壁垒,这就是度外,现实之外,用精神的投射推动文本的裂变。事实上,在《泛音》中作为主角的音乐家腓力,在《度外》中是与雅各也一起登场过,这种联动,正是作家精神世界的投影。

黄国峻笔下的文字你要读的很认真,认真到没有疏漏,才不会有缺失。这似乎弥补了我在读格里耶时的遗憾,翻译文学难免有所失真,只能形意而难形神,而黄国峻的文字世界却很纯粹,他用一种向内的书写,展现出人与人之间那种不可言说的情感,以及精神与现实的疏离。黄国峻和另一位早逝的台湾作家袁哲生,曾被张大春称为“撑起21世纪小说江山的两位小说家”,这话虽有盛赞之嫌,但黄袁二人确实都是华文文学不可多得的优秀作家,想到这里,不免唏嘘。

编辑 董雯静


(作者:张艾茵)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