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最大体育休闲公园罗湖体育公园建成并免费开园;规划十余年后“破冰”、身居福田中心区“黄金地带”的香蜜公园将于今年底完工;宝安西湾红树林公园二期工程也开工将把最好的滨海风情留给市民……今年以来,深圳公园建设的好消息不断,也让市民充满期待,引来好评如潮。
在公园数量和面积不断增加的同时,市城管局更着力于公园的内在品质上精益求精,从公园的功能、景观、文化和服务等多方面加以提升完善,永远都在研究市民的需求中,寻求公园新的发展空间。
城市公园在公园类型中功能最集成,在今年年初,一项由第三方机构对深圳市公园建设管理情况进行的综合性公众评价及需求调查显示,受访市民对深圳公园的满意度达到85.8%。
儿童乐园避雨设施。
公园文化:花展已成品牌 自然教育兴盛
这个夏天,洪湖公园的荷花格外抢眼,公园里的赏花的人摩肩接踵。从1988年开始,洪湖公园的荷花展便已亮相,如今举办了27届的荷花展成为深圳夏天的一个“标配”,每到这个时候,老市民们争相前去赴这趟荷花之约。
包括洪湖公园的荷花在内,人民公园的月季花展、园博园的茶花展、莲花山公园的簕杜鹃展、东湖公园的菊花展经过多则30年,少则10年的培育和发展,已经成为响亮的品牌。
在花文化的打造上,市城管局公园管理中心在对深圳市属公园花卉(植物)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深圳市市属公园主题花卉规划》,对基础条件较好的市属公园分别规划了16种(类)主题花卉(植物)。该规划以公园主题花卉规划为抓手,推进公园的特色化发展,打造“美丽公园”和“特色公园”。该规划也是国内首次系统性地将主题花卉(植物)应用于城市公园建设和发展的一次有益尝试。
除了定期相约的公园花卉,每年11月上旬举办的深圳公园文化周也已经成为深圳市民一年一度的金秋盛会,至今已连续举办了十届。莲花山和深圳湾的草地音乐节、大梅沙的国际风筝节、羊台山的登高节、户外经典文化讲坛“明德讲坛”……许多市民感叹,生活在这样的公园之城中,幸福感很高!
各具特色,公园文化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2015年起,市城管局公园管理中心开始打造“公园自然教育中心”品牌活动,目前深圳湾公园自然教育中心和儿童乐园自然教育中心已建成并免费开放,举办了300多场公益自然科普教育活动,越来越受到家长和孩子们的推崇欢迎。
公园服务:完善基础设施 提升服务水平
洪湖公园荷花景观。张泉 摄
今年以来,许多市民反映,走进公园看到了不少新设施,公园的一些服务更贴心更便民了。
从去年以来,市城管局公园管理中心新建了一批基础设施,新建塘朗山公园、荔枝公园、莲花山公园、笔架山公园等公园避雨亭廊6座;新建大沙河公园厕所1座;改造儿童乐园,深圳湾公园等公园星级厕所3座,其中儿童乐园改造后厕所达到5星标准;提升塘朗山公园、莲花山公园等公园标识牌一批;新建深圳湾公园,莲花山公园等公园垃圾分类投放点20处。接下来,将继续开展开放公园的公厕、避雨亭廊、标识系统实施建设和改造提升工作,提升公园服务水准。
目前深圳市属公园内公厕基本都设置有专门的无障碍厕所,并配备了相应的警铃、护手和洗手盆等。而且,每座公厕都免费提供手纸和洗手液,以更大限度方便市民和游客使用。
2015年,市城管局公园管理中心针对现有公园体育设施器材老化,一些公园存在人流量大,现有的设施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市民健身需要等问题,开展了市属已开放公园现有健身和体育设施情况的统计梳理工作,今年将联合市文体旅游局对现有公园体育设施进行批量更新或置换。开辟空地提供更多活动场所,努力满足游园市民的健身需求。
为提供更多服务,市城管局公园管理中心组织志愿者(公园驿站义工)自2015年9月1日起,周末和节假日期间,在深圳湾等六个市政公园(11个驿站)开展志愿服务,向市民和游客提供信息服务、便民服务、救助服务以及宣传推广等综合服务。
特色公园:四大主题特色初现 再建百个特色公园
深圳公园数量多了,一些市民说道,公园多了固然好,但公园园林绿化风景大同小异,特色在哪里?
从2012年开始,市城管局积极落实市委市政府的有关工作部署,突出公园主题和特色建设,突出公园主题和特色建设,努力实现了“三个转变”。由追求数量向追求质量和数量并重转变,由绿化美化向特色化转变,由单一功能向复合功能转变。并逐步形成了以自然景观、历史遗迹、城市文化和体育休闲为主题特色的公园体系,“一园一主题”、“一园一特色”的公园规模正在不断壮大。
比如,以山海自然景观为特色的大鹏国家地质公园、以城市文化为主题的莲花山特区纪念园、以历史遗迹为主题的东江纵队北撤纪念公园、以体育休闲为主题的大沙河公园等。
下一步,在特色主题公园建设上还将要加强规划,形成特色鲜明、具有规模效应和文化内涵的特色主题公园体系。
加强特色主题公园建设是市城管局“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任务,是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未来深圳特色主题公园的建设按国际化标准,做足总量、做大规模、做强品牌。力争五年内完成300个公园的特色化建设。其中改造提升200个、新建100个。
市城管局将与市外事办合作,在中心公园选址建设“深圳市国际友好城市公园”,展示我市的国际友城文化;与市委组织部合作,在南山区后海公园建设“深圳人才公园”,反映我市“广纳天下英才”的城市精神;与市文体旅游局、轨道办和水务局合作,在笔架山、塘朗山(地铁上盖)和福田污水处理厂(上盖)规划建设体育公园……
编辑 波塞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