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文艺名家之胡经之——他是特区文化建设的拓荒者
读特记者 张锐/文 胡蕾/图
2018-12-12 18:22


2015年,慎海雄授“广东省优秀社会科学家”证书

“我自己也没有想到,在1984年过‘知天命’之时,竟会从国内最古老的最高学府北京大学,来到当时最年轻的初创大学深圳大学。受到了深圳的盛情相邀,为新时代的召唤而鼓舞,来到这方正待开发的处女地做我一生中的最后一搏”。在《深圳口述史》中,胡经之这样形容了自己与深圳、与深圳文化建设之间的缘分。

从北京大学到深圳大学,胡经之离开了中国人文学术的中心地带,却始终没有与人文学术界疏远。至今,他仍然担任着《文艺理论研究》《文学理论前沿》《中国美学》等学术刊物的学术顾问。20世纪90年代,国务院为胡经之颁发了“为高等教育做出了突出贡献”证书,2015年,他还被广东省评为“广东省优秀社会科学家”,成为深圳市首位获此荣誉的人文学者。然而,胡经之却说:“给我个人荣誉的背后,承载着经济特区的热切期待,希望在这改革开放前沿的热土上,应该而且能够产生出更好的人文和社会科学的学术精品”。

●在深圳自由亲切的人文土壤,做“新、精、尖”学问



1986年,香港初会刘以鬯

在深圳落户定居之后,胡经之和王子武共同被推选为兼职的深圳市文联副主席,担任了10年深圳市作协主席和名誉主席、深圳市评论家协会主席。据胡经之回忆,那时的深圳文艺界,创作与评论双翼齐飞,紧密配合,相互促进,《深圳特区报》还设立了“文艺评论”专刊,在国内传播。胡经之尝试把文化研究和文艺评论相结合,对经济特区文艺的发展道路做些理论探索。在文艺评论家协会成立10周年之际,胡经之与时任文联主席董小明共同主持了《深圳文艺理论批评丛书》多卷,并为丛书写了序文《文艺评论求创新》,突出了文艺评论和文艺创作的互相作用,要共同为实现真、善、美的终极目标而全力奋斗。



1988年,主掌国际文化系。章必功,景海峰,胡经之,郁龙余(自左至右)

蛰居北大校园30多年,初到深大的后海湾校园,深圳清新的空气,亲切的人文关怀,洋溢的平等与温馨的氛围,让胡经之的“深圳情怀”油然而生。深圳重视人才,让教授、专家安居乐业,潜心学问。胡经之从“读万卷书”走向了“行万里路”,得以不断出国考察,多了些“国际视野”。“我逐渐发现,在深圳做学问,最适合的还是要向‘新、精、尖’方向发展”,胡经之说。

深圳为学者培育了可以做“新、精、尖”学问的土壤,较早就成立了杰出专家联谊会。每当召开专家联谊会,市领导就专程前来参与座谈,听取专家对深圳今后发展的意见,直接沟通,以朋友相待。受此鼓舞,胡经之开始更多地关注深圳的现实,思考如何在此构筑共同的精神家园,在学术文化界倡导“从文艺美学走向文化美学”,开拓更宽广的人文学术之路。

●文化交流走出去,为发展特区文化鼓与呼





1993年,美国学者来演讲(美国著名美学家布洛克在美国出版《中国当代美学》,首次将中国当代美学介绍到英语国家。1993年,胡经之邀请布洛克夫妇来深大作学术访问。

胡经之较早就觉悟到,深圳必须发展自己的文化。他安身特区之后,一方面开展国际交流,另一方面把目光转向特区的文化发展,身体力行,投身到深圳的文化建设,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1984年,从美国回来后的乐黛云与胡经之商定,深圳大学中文系一定要立足开放,他们决定以开拓比较文学为契机,促进深圳大学乃至深圳的国际交往。1985年10月29日,在乐黛云、胡经之的积极努力下,由北京大学和深圳大学共同主办的中国比较文学学会成立大会在深圳举行,季羡林专程从北京大学前来参加会议,莅临的著名学者还有杨周翰、叶维廉、李达三、袁鹤翔等。国际比较文学学会会长道维·佛克马,英、法、德、日等国的比较文学学会会长等都应邀前来参会。这是改革开放之后,国内、国际比较文学学者的第一次聚会,在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的历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1995年中华美学学会首次在深圳大学举办国际美学研讨会,国际美学学会会长(中)、英国美学学会主席(中)均来深圳大学访问。

与此同时,胡经之也积极走出去,主动与海外学术界交往。1986年春,他应香港中文大学之邀,赴香港中文大学进行学术访问。在一个月的学术研究中,不仅接触到了大量文学理论和美学的第一手资料,还与饶宗颐、金耀基等老一辈学者进行了深刻的交流。在这个规程中,胡经之深深地感觉到,处于一个国际化都市中的学者,要拥有广阔的视野,参与国际文化交流非常必要。这更加增强了他在深圳大学推行“融通中西,应用为主”的办学理念的信心。后来,胡经之或以深圳大学教授的名义,或以深圳作协主席的名义,多次造访香港,交往的领域由学术界扩展到文学艺术界。由此,胡经之开始关注海外华文文学,文化美学的构想就是在这一时期产生的。深圳无疑成为了内地与香港开展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平台。



2000年,胡经之(左一)受邀参加首届深圳读书月开幕式

与此同时,胡经之也积极参与深圳市的文化建设。他和徐葆煜等发起成立了深圳市美学学会;此后,又被推任为深圳市文联副主席、深圳市作协主席、深圳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在深圳大学,他发起成立了特区文化研究所,并亲自担任所长。他意识到,要发展特区文化,必须大力培养文化建设的得力人才。为提高深圳干部队伍的文化素养,他依托深圳大学中文(国际文化)系专门举办了各种层次的培训班和研究生班,培训、培养了大批人才。


胡经之先生部分著作

胡经之任会长的深圳市美学学会,在成立之初就开始举办民间美术、艺术学等方面的学术讲座,以及各种绘画和书法艺术展览。在深圳文化艺术发展的道路上,胡经之身体力行,留下了一系列鲜明的足迹。2000年,胡经之主编了总结深圳文艺发展的《深圳文艺二十年》,为此书作长篇序言《深圳艺术之路》,试图从理论上阐释深圳文艺发展的路径,探讨规律。2007年,胡经之为市文联组织、编辑了一套《深圳文艺理论批评丛书》,并为丛书写总序《文艺评论求创新》,回顾了深圳文艺评论发展的历程,提出了文艺评论应如何创新的问题。此外,胡经之来深后,写了不少针对深圳文化艺术、评论深圳作家、深圳艺术家的散文、随笔、短评,在特区成立21周年之际集结为《胡经之文丛》,从中可以看出他与画家王子武、周凯、陈士修,作家彭名燕、黎珍宇、张黎明等人的交往,并从他们身上探索深圳文学艺术发展的特点,进而总结出有规律性的内容。

曾任深圳大学校长的章必功在一篇回忆与胡经之交往的文章中这样写道:“我们开玩笑说,胡老师是一手抓传统中文革新,要将‘之乎者也’和‘ABCD’相对接、相交融,一手抓特区文化建设,要将‘沙漠’变‘绿洲’”。胡经之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他从内心热爱深圳,关心深圳,全力以赴,以亲身行动将深圳文化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带入和谐共赢的美好韵律。

编辑 刘桂瑶

(作者:读特记者 张锐/文 胡蕾/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