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经之文艺理论研讨会举行 肩负时代责任的中国文艺美学开拓者
读特记者 张锐/文 胡蕾/图
2018-11-27 08:55

11月26日上午,胡经之文艺理论研讨会在深圳图书馆举行。与会嘉宾包括胡经之的学生、朋友,以及来自学界的专家学者,大家共论胡经之的学术成就,表达对这位文艺理论和美学大家的崇敬之情。

专家学者们纷纷表示,胡经之是文艺美学的开拓者,他的贡献首先体现在学术史意义上的文艺美学学科建构。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在北京大学任教期间,胡经之就提出发展文艺美学的构想,力推文艺美学的学科构建,最终使文艺美学发展成为一个公认的学科。其次,胡经之参与创建了深圳大学的中文系,在学科建设、课程设置、科学研究等方面进行了许多卓有成效的改革,最终将中文系发展成为国际文化系,曾在全国引起轰动效应。再次,是培育和引领了深圳的文化发展。胡经之作为深圳文化的拓荒者,亲历、参与、见证了深圳文化、学术、教育事业的发展。

胡经之先生在座谈会上

胡经之在发言中表示,自己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代学人,文艺思想打上了时代的烙印。他总结了自己学术成果的三个要点:“文艺美学之所以有不朽魅力、永恒的价值,乃是其中有对真善美的追求,而且是按美的规律来创造,所以,我倡导文艺美学;美的追求就是要在生活中体验人生的价值,我的美学一是人生美学,二是价值美学,要探讨人生价值,当然还有体验美学;文艺是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产生的,理应成为人民美好生活的组成部分,而且还应激励人民为更美好的生活而奋斗。所以,不忘初心的美学、文艺学都应为人民服务。”

与会者在发言中对胡经之的学术成就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深圳一张更加亮丽的名片

张首映(人民日报副总编辑):1985年,我考上胡经之的研究生,回忆起33年前跟随胡经之求学的往事仍历历在目。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胡经之的学术研究也在这40年间焕发出了最夺目的光彩。这40年里,胡经之成为文艺理论的建设者、贡献者和发展者,是深圳大学文学艺术的奠基者和拓荒者,促进了哲学、社会科学、文学艺术的发展。这些领域取得的成就,是在胡经之及其同时代的学者的带领下取得的。随着中国走向世界舞台,要把胡经之的学术著作进一步推向世界,提升中国文艺理论研究的水平和声誉,也为深圳增添一张更加亮丽的名片。

胡经之先生夫妇与与会嘉宾

●深圳改革开放建设的拓荒者

张江(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我对胡经之为中国文艺理论事业所做的奠基性、引领性工作肃然起敬。从深圳意义上来讲,胡经之是深圳改革开放建设的拓荒者。在深圳建市之初,各项工作的开展难度极大,胡经之积极参与深圳市的文化建设,特别对深圳大学中文系的创建、深圳市文联的组建等方面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此外,胡经之不仅学术贡献大,还培养了一批优秀的人才,这种贡献是无与伦比的,是令人感动的。

●胡经之美学思想的“三部曲”

姚文放(扬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文艺美学、文化美学、自然美学,构成了胡经之美学思想的“三部曲”。但胡经之并不满足于将文艺理论和美学的问题仅限于文艺美学,而是认为它应该有更为广阔的研究领域。其实在他倡导和推进“文艺美学”之时,关于美学思想“三部曲”的构想已经形成了。正因为如此,胡经之美学思想“三部曲”的形成是交错重叠的、渐进式、无级式的,往往在前者还方兴未艾时,后者就已显山露水了。胡经之在美学研究中不同关注点、侧重点的形成说到底无一不是时代感召、时势使然。透过胡老师美学思想的“三部曲”还可以发现其中潜行着从人生美学、价值美学到体验美学的递进,正是这三者,支撑着他对于文艺美学、文化美学、自然美学的不懈探索。

●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文艺美学流派

王岳川(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胡经之在1980年提倡建立的文艺美学学科,强调美学不应该仅仅研究本质范畴之类,还应该重视文艺两个字。1982年他在北京大学开始招文艺美学硕士,在北大出版社出版文艺美学丛刊和丛书专著,形成一个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文艺美学流派。深圳是中国改革开放之窗,也应该是中国文化重建的前线。胡经之是深圳的学术代表、文化代表、美学代表。他的思想应该提到建设中国美学流派、中国美学风格、中国文化精神的高度来认识。

胡经之先生与学生王岳川

●中国文艺美学的开拓者

谭好哲(文艺美学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胡经之是中国文艺美学的开拓者,他早期的文章已经对文艺美学是什么、研究方法、与传统哲学美学和其他类型的美学的区别等问题做了非常详细的阐述,对学科的基本走向和架构起到了开辟性作用。胡经之的美学在中国传统的认识美学之外,确立了价值美学的维度。胡经之的美学研究以审美体验为基础,以人生审美为终极目标。胡经之的美学理论遵循从一般到特殊的方法论原则,他的学术思想不仅在40年前为中国美学研究指路,40年后还将继续给予人们更多启发。

胡经之先生和与会嘉宾等

●将文艺美学拓展到文化美学

李春青(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胡经之将文艺美学拓展到文化美学,继而发展到自然美学,这个思路是一个顺理成章的过程,他搭建起了文艺美学的基本框架,有其合理性。在中国的美学研究、文艺理论研究领域中,胡经之的贡献具有开创性意义。

●中国文艺美学的创立者

徐碧辉(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胡经之是中国文艺美学的创立者、奠基者、开拓者。学科命名对于研究一门学科具有重要意义。只有在学科命名后才意味着它拥有了自己的内容和形式,在内涵方面予以明确的界定。从这个意义上讲,胡经之称得上是中国文艺美学教父。他为我们研究文学、艺术提供了新视角,开拓了一片精神领域。

●一笔丰厚的文化资源

金永兵(北京大学中文系党委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除了文艺美学这一重大理论创造之外,胡经之丰富的理论本身应对的恰恰是波澜壮阔的中国现代化建设,改革开放历史,波谲云诡的文学实践,是对现实社会文化和文学进行认真思考的产物。他提出了许多富有时代性和本土性的命题,恰恰是当代文论发展中鲜活的经验,是一笔丰厚的文化资源。

胡经之先生与徒孙金永兵

●从文艺美学走向文化美学

李凤亮(南方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胡经之作为深圳文化的拓荒者,亲历、参与、见证了深圳文化、学术、教育事业的发展。他长期担任深圳市文联副主席、深圳市作家协会主席、深圳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直到今天,他还密切关注特区文化的发展动向,热心指导深圳文化的全面建设,持续思考真善美的当代进展。胡经之总结自己晚年的学术兴趣,已从文艺美学走向文化美学,也是他关注时代变迁、关注文化发展、关注人文迭新的一个印证。

●成为中国特色鲜明的经典学科

王坤(中山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胡经之开创的文艺美学,已经成为中国特色鲜明的经典学科。文艺美学是当代充满活力的经典学科。胡经之的文艺美学立足中国当代审美实践和艺术创造,借鉴中国古典美学理论资源,参照西方古今美学与文论,面向作为整体的人生、价值与体验,形成中国特色鲜明的文论话语和美学话语。

编辑 王雯

(作者:读特记者 张锐/文 胡蕾/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