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把全面对口帮扶河源汕尾当作自家的事来办,为促进粤东西北振兴发展不遗余力,目前投入各类帮扶资金已超过93亿元,帮扶力度不断加大,在园区共建、精准扶贫等方面进行了大量有益的探索和创新,有力推进了区域协调发展。
产业帮扶:龙头项目改写经济格局引领跨越发展
“去年就听说家乡有大企业要进驻,回来工作生活非常方便。” 客家女孩彭曼菲原在龙岗一家地产公司工作,今年选择回家乡,触动她的原因正是坪山新区与汕尾市陆河县共建的新河工业园区引进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项目。
“仅比亚迪的进驻,就为当地GDP至少带来50%的增量,为陆河‘脱贫奔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陆河县政府党组成员、新河工业园区管委会主任胡治营感慨道。投资65亿元、产值过100亿元的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项目彻底改写了陆河的经济格局,对当地的招商引资、就业发挥了立竿见影的示范带动作用。陆河是贫困县,当地人普遍选择外出打工或创业,如今出现了回乡就业、投资潮。这股新风与坪山新区的大力帮扶密不可分。坪山驻陆河县对口帮扶指挥部请来北京大学的专家对园区的规划设计进行了优化,目前已到位1.5亿元的帮扶资金用于园区及配套设施建设,并从产业政策优惠到具体的招商项目,都给予了鼎力支持,除了比亚迪外,目前还有20多家深企落户园区。
新河工业园区的成功“逆袭”,并非深圳产业帮扶的孤例。产园共建、主导引进龙头企业培育产业集群,改写当地经济格局引领跨越发展,这一帮扶模式在汕尾、河源各园区已呈新常态。
去年底,深圳与河源联合印发了新的产园共建《开发建设实施方案》,由深圳出资18亿元、河源出资2亿元,组建园区投资开发公司,深圳市属大型国企特区建发集团参与公司组建,并充当深圳产业城开发建设主力军;从深圳市政府投资引导资金中拿出5亿元设立规模20亿元的深河产业基金;安排2.2亿元用于河源市、县(区)共建园区重点项目的贷款贴息。2013年11月至今年5月,深圳投入各类帮扶资金主导和协助河源引进项目276个、计划总投资929.02亿元,已完成投资296.34亿元,中兴通讯(河源)基地、巴伐利亚庄园二期等一批重大项目顺利推进。其中,在广东省和深河两市支持下,中兴通讯(河源)基地项目预计今年10月试投产,2017年实现产值100亿元,5年内达到1000亿元,相当于再造一个河源高新区。
精准帮扶:不让一个贫困户掉队
“以前自己种的水果口感一般,卖不上价,扶贫干部引进了优良品种,全部高价出口。” 汕尾市海丰县公平镇笏雅村62岁的村民黄皮实说,扶贫干部进村前,他靠到镇上打临工贴补家用,经常找不到活干,现在他把家里的地租给企业种水果,自己则在种植基地安心当“长工”,一人两份收入让日子越过越有奔头。
“一村一策、一户一法。”精准帮扶让贫困村旧貌换新颜。2013年至2015年,深圳对口帮扶河源、汕尾的190个贫困村,涉及贫困户1.9万户、6.5万贫困人口,累计投入资金17.93亿元。扶贫干部带来了资金、技术、项目,涌现出“统建园区”、“水电共筹”、“光伏扶贫”、“扶贫超市”等一系列典型模式,实现贫困户人均收入9412元、比帮扶前增长378%,贫困村集体年平均收入10.6万元、比帮扶前增长657%。一批村小等教育设施,农田沟渠等生产设施,村道、卫生院等基础设施的兴建与完善,极大改善了当地农村生活生产条件。
2016年至2018年期间,深圳又承担河源、汕尾323个贫困村的对口帮扶工作。今年5月17日,深圳市新时期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派驻干部培训班在市委党校开班,吹响新一轮精准扶贫的号角。
5月21日,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中心孟祥伦、曹攀峰两位博士来到海丰联安镇,为村民讲授袁隆平超级水稻种植技术。“超级水稻亩产1500斤左右,比普通水稻多产600斤,我们在去年试种成功的基础上,今年大规模推广。”龙岗对口帮扶海丰指挥部指挥长吕海茵告诉记者,在海丰开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举措正全力推进,除了超级水稻项目外,还有“农资公司+合作社+农户+销售平台”的农业产业化项目、参股科技城物业扶贫项目、技能培训智力扶贫项目、电商扶贫项目、小额信贷金融扶贫项目等,完全有信心完成使命。“不让一个贫困户掉队”,吕海茵道出了400多名扶贫干部的心声。
全面帮扶:加快推进区域协调一体化发展
协调发展要学会“弹钢琴”,全面对口帮扶也不容“偏科”。
“要想富,先修路。”交通一体化是区域协调发展的基础。深圳安排专项帮扶资金,启动河源7个交通规划的编制工作;全力协调推进汕湛高速、大广高速河源段建成通车,实现了“县县通高速”;加快推进赣深高铁,目前赣深高铁河源至深圳段的线路走向已基本确定。同时,组织专业部门,帮助汕尾开展汕尾港发展战略及小漠作业区规划方案、汕尾智能交通平台以及“十三五”综合交通运输规划等八个交通规划项目研究,推动广汕铁路、深汕高速改扩建、惠汕河高速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方案,加快推进深汕交通一体化发展。
城区扩容提质也是对口帮扶的着力点。深圳协助编制河源市中心城区扩容及江东新区两大规划,全面启动江东新区建设,协助江东新区成功争取了9.3亿元的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股权基金。助推汕尾中央商务区规划建设,组织编制了火车站片区、品清湖区域等重点片区规划;积极引入深圳和其他大型企业参与汕尾新城建设。
社会民生事业帮扶力度不断加大。深汕两市24对部门结成帮扶合作关系,在人才、教育、医疗、旅游、科技等领域开展帮扶工作。深圳市、区财政安排2.5亿多元用于河源社会民生帮扶工作,启动深河中学等十大民生工程,通过“深圳名师送培训”等系列活动,培训河源市骨干教师,助推当地的教育医疗水平再上新台阶。
编辑 刘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