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岗位 一路守护 深圳消防郑海周荣获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
深圳特区报记者 戚金城
2021-04-30 21:06

在一个岗位一干就是18年,有人会感到厌倦,有人会跳槽求新,而他却在平凡中选择了坚守。从“橄榄绿”到“火焰蓝”,他始终如一立足岗位,履职奉公,曾前往汶川抗震救灾、参与“山竹”台风紧急救援。工作以来,郑海周共参与各类灭火救援3000余起,救助被困群众300余人……他就是大鹏新区消防救援大队专职消防员郑海周。

地震、台风,惊心动魄的救援工作一个接一个

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8.0级大地震。当时郑海周在广东消防总队珠海支队服役。第二天,珠海支队就接到命令他们迅速赶赴到当时的重灾区——成都都江堰。

郑海周和队友以最快的速度赶到救灾现场,与来自全国各地的救援队员奋战在抗震一线。他们的任务就是在余震之中迅速开展救援行动,争分夺秒的搜索被困人员,及时转移解救被困群众。在搜索中,郑海周和战友们发现一处倒塌房屋下有生命迹象,大家为保证被困者安全,徒手开挖。终于,一个6岁左右的孩子被成功救出。有次余震震级达到6级,郑海周深厚的楼房突然倒塌,但他迅速调整心态,跟着队伍进行人员冷静搜索。

2018年9月16日强台风“山竹”袭击深圳。当时已退役成为大鹏新区专职消防员的郑海周成功将南澳东山码头一家三口成功从被困房屋中救出,其中包含一名婴儿。而这一珍贵的画面,也被收藏在应急管理部《火焰蓝一周年》视频画面中。

积极、主动,细水长流的本职工作把控严谨

除了一次次惊心动魄的救援,在本职工作岗位上,郑海周时刻保持着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尽心尽力履行自己的职责。

在执勤战备上,他积极组织筹划直属站与小型消防站联勤联训及小型消防站队伍技能比武竞赛,对照训练大纲一个科目一个科目过,一个细节一个细节地抠,主动对标应急救援主力军和国家队的职责定位,对小型消防站队员开展不定时演练,不断加强执勤战备打牢战备基础;在消防巡查上,郑海周将“火灾隐患排查与三查六熟悉”相结合,将“安全保卫与消防宣传”相结合,组织对辖区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易燃易爆场所、人员密集场所等重点场所进行深排细查。深入“三小”场所、消防车通道等开展“三清”工作。

他努力的工作得到认可,先后获得汶川抗震救灾个人三等功、“12·22”南山区苏豪名厦火灾救援个人三等功、优秀共产党员、2011年深圳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消防安全保卫个人三等功、市优秀政府专职消防员、2020年荣获“全国优秀农民工”称号等。如今,郑海周又荣获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

“他在大队是典型的老黄牛,工作上勤勤恳恳、任劳任怨,还时常帮助队里的年轻人,起到了传帮带的作用。”据大鹏新区消防救援大队政治教导员孟永涛介绍,由于工作的特殊性,需要24小时值班备勤,所以有些年轻消防员会有“情绪”,这个时候,郑海周就会结合自身经历与对方谈心,解开他们心中的“疙瘩”。

十八年如一日,职责即生命。郑海周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一名消防员所肩负的神圣职责,践行着“对党忠诚、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竭诚为民”的铮铮誓言,用朴素挚诚的为民爱民之心,默默在岗位上战斗、奉献。

(原标题《坚守岗位 一路守护 深圳消防郑海周荣获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

编辑 周梦璇 审读 吴剑林 审核 曹亮 李怡天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