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 天
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县级融媒体中心的技术平台已基本搭建起来。与此同时,中央、省市媒体的融媒体建设也在提速。然而,有了技术平台不等于就有了传播力,有了外部输血自身还要具有造血功能。当前出现的问题是重硬件建设轻软件发展,有了用户但缺少流量,与新兴媒体相比,传统主流媒体还不能完全占据舆论阵地的C位(核心位置)。大多数地方媒体面临的最大困难,就是还无法有效占领离老百姓最近的C端。
融媒体从媒体融合之初就出现了,过去讲三网融合、终端制胜,三个终端是指TV端(电视屏)、PC端(电脑屏)和移动端(手机屏)。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我们讲“网台融合,先网后台,移动优先”。而对于互联网来说,也分三个端:C端也叫to C,指的是服务消费者、个人用户;B端也叫to B,指的是服务商家、企业用户;G端也叫to G,指的是服务政府,包括事业单位。传统主流媒体服务B端和G端问题不大,而对C端服务个人用户则难以尽如人意。
如今“两微一端”已经成为融媒体的标配,问题是由于运营投入不够导致用户规模不大,由于运营水平不高导致用户黏度不强,出现大量僵尸号和僵尸粉,不能形成有效传播。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重视不够认识不足的主观原因,也有水平不高能力不强的客观因素。目前从总体来看,不少融媒体中心对新媒体业务不熟悉,重视和投入都不够。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在新年致辞《为抵达而战》中说到,“全媒体时代,对传统媒体最大的挑战之一,就是与受众弱化了关联、甚至失去了关联。”在传统媒体思维惯性下,不少融媒体运营只是把内容简单地搬到网上,是“+互联网”,而不是“互联网+”。“互联网+”的本质是供需重构,先有需求再做供给。传统主流媒体除了提高内容质量和产能之外,还要懂得新媒体传播和运营,还要提供服务产品和关系产品,须知没有运营的内容是没有价值的。传统主流媒体要明白一个道理:“只有连接用户才能进行有效传播,只有开启服务功能才能发挥喉舌功能。”
那么,C端到底提供哪些内容和服务呢? C端的内容产品主要体现在新闻资讯和生活服务方面,简单来说就是老百姓的衣食住行、新闻娱乐等各方面的信息需求,一句话就是群众喜欢的内容、需要的服务。与此同时,C端还可以通过算法推荐和用户画像实现精准传播。C端的服务产品就更多了,购物、缴费、在线支付等,还有建立用户联系的关系产品,如抢红包、滴滴打车等。这些产品相比之下互联网C端更有技术优势,但新型主流媒体也必须提供这样的产品,才能抓住用户。
有专家提出要打造县级融媒体中心2.0版:“自主平台建设、中心定位、功能聚合和数据生产,是检验2.0版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效果的四个方面。”但占领C端仍然是整个战役的主攻方向,牵一发而动全身,通过占领C端可以带动县级融媒体建设的各项工作。为此,我们要研究新媒体传播规律,善于学习、勇于创新,同时通过互动和数据了解用户需求、了解社情民意,而C端正是移动互联网争夺的高地,占领了它就能抵达受众,占领了它就等于占领了舆论高地。
如何才能做到呢?笔者认为首先要树立“用户至上、占领C端”的服务思想。其次要努力掌握运营之道,提高服务水平,通过数据分析洞察用户响应需求。同时也要与一般互联网C端区别开来,有所为有所不为。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要占领哪里,为什么要占领,占领了要做什么,要达到什么目的?融媒不是目的,转型才是根本,攻占C端是打造新型主流媒体的关键战役。
(作者谭天系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高级记者,中国社科院新媒体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未来媒体研究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