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方法论 | 融合报道如何才能真正融起来? ——以深圳报业集团2020年第三季度媒体融合获奖作品为例
2021-04-27 10:47
收录于专题:新传播

蒋 琳

深圳报业集团2020年第三季度新闻奖的媒体融合获奖作品中,注重以用户思维主导创作,增强参与性与互动性,但运用新技术较少,大多属单一的视频模式,创意互动也过于集中在H5,同时深度报道不多,民生服务类新闻的比例小。“融合报道”如何走向“融合+深度”?,笔者认为要整合新闻生产新模式,可尝试把“众筹”等引入融合报道生产中,既丰富融合报道的内容又可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可综合运用动画、文字、视频、图片等,将更多的视角展现给受众。

【关键词】融合报道   深度化   议程设置

随着技术的不断变革与受众阅读习惯的变化,融合报道开始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受众视野中。同时,融合报道也对传统媒体采编人员提出新的要求, 即进一步改变传统的采编思路,用好融合技术手段提升新闻影响力,实现传播升级。

目前我国的媒体融合已经进入纵深发展阶段,各大传统主流媒体开始寻求更具影响力的报道形式和方法。本文通过分析深圳报业集团2020年第三季度新闻奖媒体融合奖项获奖作品,探究其特点、存在的问题以及实现深度化融合的路径。

获奖融合报道全息视角特色突出

目前,对融合新闻报道还没有统一的阐释。从融合报道的定义来看,有文章指出“融合报道”,指的是媒体融合的“终端新闻产品”,力求在一篇报道中综合运用图文、视频、动画、直播、VR、H5 等,形成一个集多种形式于一体的报道。[1]

美国南加州大学安利伯格传播学院的拉里·普里瑟教授表示:“融合新闻发生在新闻编辑部中,新闻从业人员一起工作,为多种媒体的平台生产多样化的新闻产品,并以互动性的内容服务大众,通常是以一周7日、每日24小时的周期运行。”[2]还有文章写道,“融合报道”是指“利用数字移动通信技术和互联网信息平台,并综合运用不同介质的传播形式、技术方法、报道体裁和叙事方式开展整合式新闻传播的新方式”。[3]

事实上,“融合报道”近两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媒体融合奖项正式成为深圳报业集团新闻奖的评选项目,是在2018年第三季度新闻奖时列出,这一时间节点与中国新闻奖设置媒体融合评选项目的时间是一致的。2018年,第28届中国新闻奖评选首次增设媒体融合奖项,产生很大反响,收到了良好的示范效应。“融合报道”将影响新闻报道的具体业务、思维、理念,并由此延伸至舆情、舆论、新闻传播理论、技术哲学等深层次领域。[4]

深圳报业集团2020年第三季度新闻奖的获奖作品中,最终获得媒体融合奖项的20个,具体包括短视频专题报道、融合创新、短视频现场新闻、移动直播、新媒体创意互动5项。这些报道呈现出以下特点:

1.重大题材策划唱响主旋律,体现集体创意智慧

在深圳报业集团2020第三季度新闻奖的媒体融合获奖作品中,不少聚焦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这一重大事件,因此重大主题精品力作较多。作品主题集中,紧跟主旋律,策划落实力度强。比如《南岭村新老书记谈改革——献礼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飞阅深圳湾|特区40年建设成果,在这里得到完美呈现》《826厘米,史上最长百城画卷,共贺特区四十周年生日!》等多篇作品,都选择了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这一主题。

多个新闻作品从生产到制作由团队合力完成,一定程度上淡化了创作者的个人色彩,区别于传统的媒体作者独自采编报道方式。比如《来了就是深圳人,快来领张“深”份证》,表现的也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这一主题,作品由策划、敲定方案、开发制作到运营,整个团队加班加点,上线后10天参与互动者就达到1700万人次,累计浏览量达3亿人次。

2.关注社会热点,叙事视角多样

媒体融合报道的出现,大大丰富了新闻叙事视角。“视角的不同是新闻文本不同的根源所在,叙事视角给受众提供了一个有意义、有倾向的文本世界,让受众以此来理解现实世界,进而实现新闻的文本价值。”[5]

通过对深圳报业集团第三季度新闻奖媒体融合获奖作品进行样本分析发现,融合报道大多采用全息视角,以更加丰富的元素客观、全面地呈现新闻事实。比如“外国人有话说”系列短片《Shenzhen Is My Home》,从不同角度讲述在深老外的故事,以此展示深圳40年来发生的巨变。这些叙述者的焦点在不同人物、场景之间游动,自然、灵活地表现在深外国人看到或感知的内容。

此外,叙事主体也呈现多元化。比如《特区40年·榜YOUNG系列》,读特创作团队以文字、图片、视频等呈现方式,讲述深圳多个行业优秀青年的7个创业故事,通过新闻人物叙述新闻事实的细节,创作团队则通过构建故事框架进行整合,形成有温度的新闻故事。

3.以用户思维主导创作,增强参与性与互动性

媒体融合语境下,产品化的导向让新闻作品生产的重心,由创作者完成向满足受众需求转变,一改传统新闻的严肃文风和单向传播方式。

从传播学中探讨的媒介功能的“使用与满足”理论来看,“融合报道”发生了重大转变:由注重“媒介对人们做了些什么”,转变为新闻生产的主体向公众和社会提供什么样的信息。

“融合报道”和传统新闻报道的本质区别在于报道思维。“沉浸体验感”成为融合新闻报道的关键点。部分作品的音频、画面完美地贴合于场景转变,实现沉浸式的体验。比如获得208万点击量的《如果时光“倒流”回到当年的深圳,你会做哪种特区青年?》,充分体现出参与性与交互性:一是新闻生产的交互性,如由新华社、读特客户端官方发布,受众可以通过留言、生成海报刷屏朋友圈等方式参与互动、讨论,创造更多的新闻信息;二是新闻获取的交互性,如采取结合二维码和互动游戏的报道方式,用户想要获取新闻信息,需自行选择路径或提供数据才能实现,具有极强的代入感。

4.话题议程设置有共鸣,引起全网转发讨论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个人在信息传播中逐渐占据主动,公众有了更大的选择空间和互动范围,一些话题的议程设置也变得越发重要。1972年,唐纳德·肖(Donald Shaw)和麦克斯威尔·麦克姆斯(Maxwell McCombs)提出议程设置理论,认为大众传播往往不能决定人们对某一事件或意见的具体看法,但可以通过提供信息和安排相关的议题,来有效地左右人们关注哪些事实和意见及他们谈论的先后顺序。大众传播可能无法决定人们怎么想,却可以影响人们想什么。[6]传媒强调的越多,受众对该问题的重视程度也就越高。

获奖作品《深圳交警“膨胀”了》,就是议程设置的典型案例。作品利用深圳交警上线一款带风扇的新型制服为新闻背景,拍摄深圳交警使用新型制服的现场执勤片段,交警日常执勤的辛苦引起网友的共鸣。作品以小见大,用一件制服体现深圳城市的人文关怀和创造力。

视频在微博、微信、视频号等平台发送后,获得1.1亿的点击量,之后引起人民日报、人民网、新华社等官媒平台转发,为全国推广这一做法提供了参考。

深度融合不足,表现形式仍显单一

1.运用新技术较少,大多属单一的视频模式

媒体融合发展,本质上是以技术创新为引领的媒体变革。对于目前不少主流媒体来说,技术普遍是短板。通过对深圳报业集团第三季度新闻奖媒体融合获奖作品进行样本分析可发现,“外国人有话说”系列短片《Shenzhen Is My Home》《让不可能成为可能》、深圳40系列动画《我的深圳记忆》等视频类作品,虽内容创意有特色,但制作技术无大突破,大多属于单一的视频和简短文字说明。

这反映出集团媒体技术储备不足,应多与外部单位如科技公司合作,争取从内容呈现、技术手段两个方面都能有所创新,依托大数据、5G、AR、VR等先进互联网技术,利用数字化、视频化制作方式,打造新型内容表达。

2.题材重复,创意互动过多集中在H5

深圳报业集团第三季度新闻奖媒体融合获奖作品中,《飞阅深圳湾|特区40年建设成果,在这里得到完美呈现》《深圳40·山海传奇》等题材雷同,而类似《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系列双语视频》涉及国际传播类的媒体融合报道则较少,应继续深挖深圳本地的外国人和国际事件方面的报道。

另外,大多数的创意互动体现在H5表现形式,比如《H5|税月40载 与特区共成长》《时光照相馆 | 飞驰吧,在深南大道上》等作品,受众参与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3.深度报道不多,民生服务类新闻占比少

此次媒体融合获奖作品大多选择宏观视角居多,着眼于小事件、小人物和细节的深度报道作品较少。比如《特区40年 | 深企第2站:走进中建科工集团,感悟深圳建筑工匠的高度与温度》,以某个企业及个人典型案例来刻画深圳经济特区40年整体变迁,这样的报道较少。大多作品类似《爱她就要大声说出来!今天,你表白了吗?》宣传类主题视频。

另外,由于时间节点重大事件较多,此次获奖作品中民生服务类新闻占比少。其中,能瞬间走心,马上抓住受众情绪、令人眼前一亮的作品则更为缺乏。

融合报道如何走向“融合+深度”?

1.整合新闻生产新模式,实现内容“众筹”

随着数字移动通信技术的更新换代,“融合报道”的传播力将不断提高,新闻传播主体权利分配的格局发生巨大变化,这将进一步推动新闻传播业发生结构性变革:第一个主体是作为个体的公民,第二个传播主体是社会层面的新闻媒体、社交媒体和自媒体。融媒时代要求新闻工作者具有融合思维,注重交融和合作,重视社会化媒体的作用。

目前传统媒体的融合报道作品,绝大多数是专业团队一手制作,而互联网精神主导的新闻生产,特别强调新闻是一种对话,因此要积极邀请公众参与新闻生产。媒体用户的互动让新闻的生产和传播,成为一个循环的过程。把“众筹”等方式更多引入融合报道生产之中,不仅可以大大丰富融合报道的内容,降低生产成本,而且是探索新媒体时代新闻报道变革方式的重要途径。

另外,人工智能(AI)应用将改变和创新新闻生产机制,未来“融合报道”将实行PGC、UGC和AIGC(人工智能生产内容)相融合的整合式新闻生产新模式。一些不便于人力采集和生成的新闻信息内容,如特别危险的新闻现场或人力一时根本到达不了的新闻现场,将由人工智能去执行采写任务。

2.丰富表现形式,延长报道的 “长尾效应”

当前,不少行业已趋于完全市场化,媒体定位也要与时俱进予以调整。在媒体融合发展形势下,仅靠传统的媒体运营方式和新闻传播形态,已经不能满足受众的需求,需要在融合报道中凸显精品意识,找准着力点,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多个平台上,通过各个平台的不同定位做深做透,逐步形成媒体融合服务新优势。

著名传播学家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一书中写道:“媒介杂交或交汇的时刻,是发现真理和给人启示的时刻,由此而产生新的媒介形式。”[7]新闻工作者应该提高职业素养,熟悉不同媒介元素的特点和优势,懂得发挥重点媒介元素的作用,不要让最适宜的媒介元素缺失。[8]

在融合报道中,应找到最适宜的媒介表达形式来呈现新闻事实。可以挖掘数据可视化,可综合运用动画、文字、视频、图片等,将更多的专业视角展现给受众。比如移动直播报道结束后,可将报道中出现的文字、数据进行整理,做问卷之类的互动问题,在学习强国、今日头条、抖音、百度百家等平台作二次分发, 延长报道内容的“长尾效应”。

3 .抓住痛点搞好策划,在舆论监督上有所作为

新闻策划是保证和提升融合报道内容“深度”的关键。在融合报道中,好的策划关键是要抓住新闻热点和“痛点”。由舆情和次生新闻衍生的“融合报道”新形态,不仅改写了新闻报道的定义,而且将丰富和深化舆论、舆情的内涵。新闻的情景化传播带来的用户沉浸式、交互式体验等,将改变信息传播、舆论生成的格局。融合报道应该在硬新闻,比如重大突发事件、社会深层次矛盾解析、底层民众呼声等方面有所作为,可在舆论监督类报道中发挥更大作用。

(作者蒋琳系深圳报业集团舆情与传播研究院研究专员)

参考文献

[1]王君超.融合新闻的定义、实践与改进途径[J].中国报业,2014 (5).

[2]蔡雯.从超级记者到超级团队——西方媒体“融合新闻”的实践和理论[J].中国记者,2007(1).

[3][4]雷跃捷,何晓菡,古丽尼歌尔·伊力哈木.“ 融合报道”的概念、内涵、特征及发展趋势——基于中国新闻奖与普利策新闻奖“融合报道”作品的比较分析[J]. 新闻战线,2019(13).

[5]方毅华.新闻叙事导论[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4.

[6]麦克斯威尔·麦克姆斯.议程设置大众媒介与舆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7]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译林出版社,2011.

[8]刘冰.融合新闻[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7.

编辑 瑜文  审读 李诚  审核 刘思敏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