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深圳:2000多万深圳人勇者不惧 个个都是平凡英雄

深圳特区报记者 戴晓蓉/文 周红声 齐洁爽 刘钢/图
2021-04-23 07:50
收录于专题:深圳发展全景扫描
摘要

年轻的深圳在风暴中挺立,在战疫中闪耀。驱退疫情阴霾散,满城繁华正当时。

当南山层林再度尽染,当深圳湾畔重回缤纷,当校园书声琅琅如初,当园区工厂轰鸣如常——今天,这些城市幸福、活力的瞬间定格,是深圳抗击新冠疫情“大考”最温情、最有力的答卷。回望一路走来的战疫征程,方知这些美好,来之不易。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蔓延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重大公共卫生安全事件。这是一场没有硝烟、却有生死的特殊战斗。

2020年3月20日晚,深圳支援湖北医疗队首批47名返深队员回家,受到热烈欢迎。

大疫当前,全靠最强“主心骨”。深圳市委市政府沉着应战,精准施策,带领深圳人民披荆斩棘,迎难而上,勇夺疫情防控、经济社会发展两场战斗的“双胜利”,生动诠释伟大的抗疫精神,展现了深圳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担当和作为。

斗争越是艰险,精神越显伟大。在这场惊心动魄的阻击中,全市60多万党员挺身而出,以冲锋者的姿态、守护者的辛劳,让党旗高高飘扬在疫情防控斗争第一线。正是因为有党组织的坚强堡垒作用,才能形成全市“一盘棋”、上下“一条心”,迅速筑起防控疫情的“铜墙铁壁”。

近日,在新桥街道文化艺术中心大剧院的大型临时接种点,有来自德昌电机的员工排队打疫苗。

医之大者,为国为民。危急时刻,全市6万多医护人员白衣执甲、逆行出征,激战隔离区、勇赴第一线,出征珞珈山,在刻骨铭心的庚子年留下了永远的传奇。回顾这场艰苦卓绝的战斗,口罩的勒痕、开裂的双手、坐着的睡姿、湿透的防护服,挥别亲人的泪水,成了难以抹去的“年度记忆”。

微光点点,聚而成炬。大疫面前,2000多万深圳人都是战士。在城市的各行各业、各条战线,警务人员、社区干部、外卖小哥、菜市老板、志愿者……无数平凡者的英勇无畏、奉献牺牲,换来了疫去云开、众生安详。无数真实发生在身边的凡人善举,让“家国情怀”“众志成城”“平凡英雄”有了更生动可感的诠释。

2020年疫情期间,常住蛇口的美籍设计师加内特在兰溪谷小区多次为外籍居民测量体温。

“脱下防护服,他们还是孩子”“穿上隔离服,只有向前冲的勇气”。面对未知与危险,青年们知难不畏难、有苦不言苦,无论在医疗救护、联防联控一线,还是在物资保障、复工复产前沿,到处有 “90后”“00后”挺身而出的身影。从生机勃勃的年轻人身上,人们看到了特区精神的传承,看到民族未来的希望。

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年轻的深圳在风暴中挺立,在战疫中闪耀。驱退疫情阴霾散,满城繁华正当时。

专家点评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 钟南山:

“2000万人口的深圳,靠五招迅速遏制疫情:一是在预防输入性病例方面较早采取行动;二是重视家庭聚集性感染的防控;三是在公众场所提倡社交距离防止传播;四是深圳定点医院的防护工作做得好,没有出现院感;五是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集中了深圳的优秀力量救治危重病人。尤其,深圳在新冠肺炎治疗方法上,勇于观察,敢于探索,值得学习。”

2020年4月4日,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援鄂医疗队员“回家”,医院的同事、家里的亲人迎接凯旋而归的援鄂医疗队员。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上海市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 张文宏:

“深圳为大型城市防控做了一个非常好的示范,此次疫情中,深圳百姓感觉像平常一样,这是防控的最高境界。”

深圳新冠疫情防控亮点让人印象深刻:

1、深圳无论在数据和病人的追踪、社区的隔离,还是一线发热门诊对病人的预警等,做得都非常到位,做到了无死角;

2、深圳有很好的社区管理经验,不断扩增隔离点、提高检测能力,且都做得非常到位,而这些都需要依靠大量的社会资源,并具备相当水平的社会管理和动员能力;

3、在新冠病毒的检测上,深圳市第三医院已经建立了一个“流水线”,为可能发生的输入性病例增长做了充分的准备;

4、深圳对从口岸入境的旅客采取了非常到位的检测和隔离措施,有非常好的预警机制,一旦触发,可立即启动精准防控。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教授 胡颖廉:

“深圳的疫情防控,‘城能入、家能进’政策彰显出充足底气,这种底气来自精细设计的‘三防合一’工作机制;率先公布十分详尽的病例信息,用公开透明抑制非理性恐慌;企业开辟口罩等医疗物资生产线,市场力量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实施守好‘最后一公里’的联防联控机制,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在疫情防控中发挥了作用。”

★世卫组织考察团专家:

“深圳三个方面的抗疫工作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完善的社区防控体系、优良的硬件保障、科技防控手段创新。深圳‘ACT’社区防控模式是一种在源头进行防控的模式,阻止病毒快速传播,值得面临疫情挑战的城市借鉴。”

2020年2月8日,在广深高速皇岗收费站,执勤人员对来往车辆司乘人员进行扫码登记、体温测量。

战疫大数据

●疫情暴发后,深圳对全市1880个城中村、4882个住宅小区,进行围合封闭式管理,拉起基层社区抗疫防线。


●全市6.6万名医务人员白衣执甲,6万名警务人员拉响一级勤务,20万名社区、基层工作人员直插一线,构筑疫情防控社区堡垒。


●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无备,深圳紧急启动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应急院区建设,仅用20天建成一座负压病床800张、总床位1000张的平战结合、现代化医院。


●深圳真金白银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出台“惠企16条”“双统筹31条”等有力措施,2020年全年,为市场主体让利约1100亿元。


●战疫高峰期,深圳口罩日产能60天实现增长千倍,由2020年1月底不到2万只迅速提升到3月底的2000万只,为复工复产有力护航。


●2020年,深圳外贸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2.4%、突破3万亿元,其中出口实现全国城市“二十八连冠”。


●全市60多万名党员率先垂范,挺身而出,英勇战疫。在城中村、交通卡口、隔离点、医疗队、重点企业等各条战线,建立临时党支部2042个。

●全市选派党政机关3.7万名党员干部下沉社区,1050个党群服务中心实现平战转换,成为抗疫一线防控服务中心。


●千里驰援湖北战疫,深圳派出5批77名队员组成的深圳援鄂医疗队,累计收治当地患者1100余名,治愈出院300余名。


●深港携手战疫,深圳支援香港建成建筑面积约4.4万平方米、负压病床816张的临时医院以及社区治疗设施。


●疫情暴发初期恰逢春节,深圳力保市民“米袋子”“菜篮子”,以10倍供应量投放市场,迅速平息社会恐慌,力保民生。


●2020年,深圳全年GDP达2.77万亿元,同比增长3.1%,成为中国经济复苏“风向标”。


●深圳累计向193个国家和地区出口口罩、检测试剂盒、防护服、呼吸机等各类防疫物资,有力支援了全球抗疫。


●2021年春节,为减少人员流动,深圳大力倡导市民就地过年,近1300万人在深过年,比去年春节多了500万人,创历年留深过年人数新高。


●目前,全市疫情应急处置储备充足,核酸混采混检日最大检测量达到200万份以上,医疗机构重要物资储备达90天使用量。


●自深圳启动新冠疫苗接种工作以来,截至2021年4月15日,全市已累计接种新冠疫苗435.8万剂次、占全省总量的30%以上。

(原标题《战疫深圳:2000多万深圳人勇者不惧个个都是平凡英雄》)

编辑 关越 审读 刘春生 审核 张雪松 王雯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戴晓蓉/文 周红声 齐洁爽 刘钢/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