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上午10时,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刘爱华在回答深圳特区报-读特客户端记者提问时表示,从工业消费品价格、食品价格和服务价格这三个维度分析,我国全年CPI有望保持在一个温和的区间。
根据公布的数据,我国CPI在开年连续两月落入负区间后,3月同比指数首次“转正”,一季度,全国居民消费价格与去年同期持平。有分析人士预计,未来一两个季度,通胀压力可能逐步加大,如何看全年的CPI走势呢?
对此,刘爱华回应指出,从今年一季度总体的物价运行情况看,物价运行比较稳定,一季度居民消费价格和去年同期持平。3月当月,CPI从2月份的下降0.2%转为上涨0.4%。
她说,从总体上来讲,居民消费价格总体水平目前和去年同期持平。3月当月的0.4%也属于比较温和的上涨。从结构上来看,推动CPI转正的主要因素还在于非食品价格中的汽柴油价格的上涨。3月当月,汽油和柴油价格都出现了12%左右的同比上涨,主要是在这两个能源产品的拉动下,CPI当月的涨幅转正,呈现0.4%的上涨。从更多商品类别来看,包括食品在内的价格上涨都是比较温和的,甚至是下降的。食品价格3月份当月同比下降了0.7%。比较关注的猪肉价格,当月下降了18.4%。
从未来看,对全年CPI走势怎么看?刘爱华指出,从具体类别来分析,首先是比较受关注的工业消费品的价格走势。工业消费品价格3月同比上涨1%,后期走势来说,在工业消费品领域,工业产业体系比较完整,生产能力比较充足,宏观调控手段比较有效有力,所以从供需基本面来讲,工业消费品不存在大幅上涨的基础。
其次从食品价格看,近两年推动食品价格上涨比较大的因素是猪肉价格,猪肉价格已经连续几个月都处于同比下降,同比下降了18.4%。目前,在各地保供稳价各项措施的作用下,生猪产能得到了显著恢复。生猪存栏在一季度末同比增长29.5%,生猪存栏连续六个季度都是环比增长,生猪产能恢复比较迅速。从这个角度来讲,猪肉价格持续下行的基础是有的。另外一方面,粮食价格最近也比较稳定。今年以来粮食生产形势比较好,冬小麦苗情略好于往年水平,粮食安全也有保障。
“所以,不管是从猪肉价格还是从粮食价格来看,CPI上涨的压力不大。”她说,第三看服务价格,目前服务业稳步恢复,不管是供给还是需求都处于恢复期,所以服务业价格随着后期供给需求的逐步恢复,可能会呈现温和上涨的态势。
她说,从这三个方面来看,不管是工业消费品价格,还是食品价格、服务价格这三个维度,全年CPI有望保持在一个温和的区间。
编辑 王雯 高原 审读 韩绍俊 审核 詹婉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