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是机器轰鸣的工地,一面是拔地而起的写字楼,张卫国就穿梭在这样两番截然不同的景象中为民排忧解难、守护平安。从警28年来,张卫国每天下社区,走街串巷。时间久了,他对每家每户、每个企业或工地发生的大小事情了如指掌。对于反诈,他也有自己的心得。
张卫国是南山分局深圳湾派出所一级警长,主要负责总部基地的警务工作。在该社区,公司企业有320余家,还有16个工地。一边是学历相对高的都市白领,另一边是工地上忙碌的来深建设者,细心的张卫国发现,两边群体遭遇的诈骗类型也有所区别。那么反诈该如何因群体施策呢?
4月6日18点多,某商场总部大厦职员何小姐接到外地“警察”的电话,被要求到一间单独的办公室通话。张卫国和队员接到预警后,马上到大厦找到了何小姐,及时拦截了这场涉及十多万元的骗局。张卫国用他个人经历举例说,现在容易被骗的反而是公司的白领,最多最典型的就是“刷单”诈骗。“他们还是有侥幸心理,明明知道可能被骗,但想到一开始赚了,后面再多赚一点。”张卫国说。
据张卫国介绍,辖区工地工人被骗的反而更少,“他们最多是网购买个东西,很便宜那种,最后掉入消费陷阱。”针对两边工种的不同情况,张卫国都建起了反诈微信群,不定时推送诈骗案例。在工地开安全生产大会时,张卫国给工人送上了反诈的“干货”;针对写字楼里的白领,他联合物业逐家公司走访。此外,针对工人、白领两种人群的诈骗类型,张卫国宣讲的案例也有不同侧重点。
“有事联系我”是张卫国日常走访、接处警时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他说,社区警务工作没有惊天动地,没有丰功伟绩,多的是踏踏实实、日复一日的基础工作。今年年初,辖区某大厦的酒吧开业,喝酒闹事、打架斗殴警情多了起来。张卫国完善社区警务运作模式、监管方法,迈开步子,联合网格员、物管人员等有针对性地开展巡逻防控,可防性案件发案率大大降低。
(原题为《双区卫士丨张卫国:反诈宣传因人施策》)
见习编辑 连博 审读 韩绍俊 审核 党毅浩 李林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