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优化营商环境,东莞常平企业走出国门抢占市场

深圳特区报记者 刘秋伟 文/图
2021-03-13 19:40
摘要

3月12日,东莞市委宣传部“新春看开局”系列集中采访活动走进常平镇,深入企业生产车间看转型升级新动向,走访的东莞王氏港建电子有限公司、东莞市金鸿盛电器有限公司新春开局都令人欣喜,常平镇新年伊始也出台“开门红”十五条,从“强产业、强企业、强组织、强保障”四方面提出具体措施,全面优化营商环境,更好服务市场主体,力争经济总量增长7%以上,GDP突破400亿元大关。

3月12日,东莞市委宣传部“新春看开局”系列集中采访活动走进常平镇,深入企业生产车间看转型升级新动向,走访的东莞王氏港建电子有限公司、东莞市金鸿盛电器有限公司新春开局都令人欣喜,常平镇新年伊始也出台“开门红”十五条,从“强产业、强企业、强组织、强保障”四方面提出具体措施,全面优化营商环境,更好服务市场主体,力争经济总量增长7%以上,GDP突破400亿元大关。

王氏港建:外贸市场占比90%

在王氏港建,公司制造部总经理汤康告诉记者,王氏港建的产品主要出口,外贸市场占比90%。2020年受疫情影响,产品出口的审核流程变慢,但企业克服重重困难,并借助东莞强大的电子元器件产业配套优势,企业2020年实现总产值166243万元,同比增长12.36%。

据了解,东莞王氏港建电子有限公司是由(香港)达务有限公司在我镇投资经营的一家外资企业。公司成立于1993年。产品广泛涉及电脑、电话、卫星信号接收器、蓝牙耳机及电脑零部件等,产品主要以出口为主。公司采用世界高科技电子技术,包括SMT(表面贴装技术),ICT(集成电路自动检测技术)等,近年分别通过ISO9000:2000、ISO14000、TS16949、TL9000、ISO13485、5S-HKQAA等认证。公司积极开拓生产高科技产品,并且积极发展自己的科技研发人员, 现在公司不但保持了电子产品的制造优势,并在生产汽车产品及医疗产品也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同时公司重视环保,制造过程采用无铅工艺并通过RoHS 认证及QC080000认证,使公司成为绿色制造企业。

汤康表示,公司是电子服务制造商,主要帮助客户“代工”,比如为客户提供线路板的解决方案,参与客户核心制造环节(如设备核心零部件、产品核心部件等)等,帮客户增加自身价值。从2002年算起,公司扎根东莞19年,未来还会继续留在常平。因为东莞的产业配套很成熟、完善、港口运输便利、产业链完善、生活成本低、发展环境稳定、生产效率高,这是东南亚国家和其他地区无法比拟的。尽管企业在海外也有生产基地,但东莞仍是今后增资扩产的第一选择。

金鸿盛:移动空调在欧美很抢手

在东莞市金鸿盛电器有限公司产品展示厅,各式移动空调琳琅满目。

作为中国最大的移动空调专业制造商,金鸿盛公司拥有“JHS”和“登比”两大自主品牌,公司业务遍布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据公司董事长高跃平、总经理王志国介绍,公司从为国内品牌和空调工厂做配件起家,逐步创建移动空调自主品牌,从2009年接到美国一个5万台“大单”开始,业务量一路飙升,从2016年到2020年,公司营收每年保持了30%的增长,去年产量达到170万台(包括自主品牌和代工),预计今年达到200万台,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0%左右。

据介绍,金鸿盛的移动空调85%出口欧美,欧洲市场约占出口比例的七成。因为分离式空调在欧洲价格高昂,仅安装费用就需要400欧元左右/台,而且出于保护的原因,欧洲古建筑不允许安装分离式空调。中国制造的可移动式空调物美价廉,相当于欧洲空调安装费的费用,甚至更少,所以,移动空调在欧美有很大的市场。

公司负责人表示,移动空调以其方便、低成本的特点,主要适用于办公室、户外临时指挥中心,敞开式车间等公共场所,精度要求较高的机房、设备仪表室等场所,一机多用的民房、厨房等,总的来说,不便安装室外机的场所都离不开移动空调,因此,移动空调具有广阔的市场。2016至2018年销量分别为40万台、60万台、80万台,成长迅速,并且大幅领先行业内其他公司。针对移动空调尚未解决的降噪、排热两大技术难题,公司与湖南理工大学等高校及净相新材料等相变材料高新技术企业形成强强战略合作,攻坚目前移动空调尚未克服的两大世界级技术难题。

为加大产能,公司生产线超负荷运转,正在扩产二期厂房。新建厂房占地面积7万平方米,一期年产能达100万台,正在筹建的二期建预计年产能达到150万台。

常平镇:举全镇之力推进“香港城”建设

在随后的座谈会上,常平镇委书记刘裕昌介绍了该镇经济社会情况和未来规划。2020年,常平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74.46亿元,同比增长1.3%,高于全市平均水平。2021年,常平的GDP争取达到7%的增长,产值突破400亿元。

刘裕昌表示,今年,常平将积极打造链接双循环的重要枢纽平台,打造多点爆发。以“香港城”项目为龙头,全力推动“一城、两区、六片和两节点一学院”建设,做大做强中欧班列,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构建新发展格局。2021年计划出台常平镇重点招商园区(低成本空间)扶持政策,全年重点推进不少于5个超亿元项目落地。加快12个重大项目建设进度,12个重大项目及6个重大预备项目总投资达200亿元。其中,莞睿云谷产业园和时代智创产业园计划年内投产,两个项目预计总投资超过60亿元。推动已建重大项目释放产能,维他奶和珠江啤酒二期全面投产后预计税收均可达1亿元。

据了解,目前,常平镇正举全镇之力推进“香港城”建设。“香港城”项目征拆工作已经取得重大突破,项目范围内同意征收房屋达80%、核心区高达97%。常平镇正精心谋划产业规划布局,力争把“香港城”项目培育成常平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成为展现东莞城市形象的“新客厅”。全力确保两个TOD片区核心区首期地块年内推出市场,争取早日形成强大的片区引领带动作用,同时主动对接轨道交通R3、R4线站点设置规划,优化轨道交通站点一体化布局。“香港城”将重点加强与香港在民生领域实现“软联通”的探索,在住房贷款、普惠教育、普惠医疗、便捷交通等方面先行先试,为香港同胞在内地生产生活提供更多便利化人性化服务,着力打造莞港交流合作标杆性项目。据悉,该项预计年底挂牌招标,一期工程预计在2023年左右完成。

刘裕昌表示,2020年3月,常平镇获批东莞市深化莞港经贸产业合作基层改革创新实验区。目前,常平镇全力打造莞港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先导区,以常平火车站TOD片区、新城片区、朗贝更新片区等辐射面积约7.5平方公里区域为基础,充分发挥“香港城”项目在先导区的核心引领作用,积极争取中央、省、市的政策扶持,培育集聚一批优质的现代服务业企业,探索“香港服务+东莞制造”的莞港合作新模式,着力打造莞港服务业开放合作战略高地。在推动中欧班列常态化运行方面,去年11月,“东莞常平号”中欧班列成功开通;今年2月,中欧班列“东莞制造”专列首发并顺利回程。下来,常平将积极争取“东莞常平号”中欧班列取得图定资质,推动国际邮件快件、跨境电商产品通过中欧班列实现常态化运输,预计2021年全年进出口增量达24亿人民币。同步推进设立(公用型)保税物流中心(A型),有效整合物流资源,完善保税仓储物流服务。

(原题为:《全面优化营商环境,东莞常平企业走出国门抢占市场》)

编辑 董雯静 审读 刘春生 审核 张露锋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刘秋伟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