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公共绿地,建停车场,佛山拟激活850多个桥下空间

南方+
2021-03-11 11:02
摘要

桥下空间曾经是被遗忘的角落,但佛山要探索一条“以用助管”的新路径。

桥下空间曾经是被遗忘的角落,但是佛山要探索一条“以用助管”的新路径。11日记者从佛山市交通运输局获悉,该局发布《佛山市公路和城市道路桥梁桥下空间安全管理利用办法(征求意见稿)》,提出今后政府职能部门将根据业主意见统一规划利用,使之变为公共绿地、停车场等配套设施,而佛山管辖的中型以上桥梁有850多座,可开发利用的空间非常大。

利用桥下空间增添佛山“绿色”

烂泥地、垃圾堆放点······以前佛山很多公路桥的桥下空间都是无人问津的区域,是城市管理的死角。

但是现在随着公路桥梁桥下空间安全管理利用工作推进,这里成为佛山增加绿地面积的新战场。

目前佛山选定了南海狮山、大沥、顺德陈村和禅城南庄试点桥下空间开发,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其中原佛山一环季华东立交绿化,成为改善桥下生态环境的亮点工程;顺德陈村仙涌村广明高速桥下空间打造成市民公园,成为配合仙涌村人居环境整治及乡村振兴的民生工程。

顺德陈村仙涌村广明高速桥下空间被打造成市民公园。

“季华东立交是佛山中心城区接驳佛山一环主线的主要通道,是展示佛山城市形象的重要门户。”佛山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绿植点缀,立交桥下呈现一派森林式景观,车辆和行人在桥底下穿行而过,如同穿梭于“绿色隧道”之中。

根据此次意见征求稿,今后佛山桥梁桥下空间首先用于城市绿化,通过设置绿化带,辅之以必要的景观设计,并融入佛山城市地域文化、地域精神,使之形成一道独特靓丽的城市风景带,成为向市民、游客展示地方文化及特色的最佳途径。

值得关注的是,为了探索“以用助管”路径,今后佛山桥下空间利用方式将在尊重民意基础上,进行开发利用。

根据征求意见稿,桥梁桥下空间由属地区级人民政府在征求相关业主意见后进行统一规划利用,并负责对桥梁桥下空间进行管理和整治。如出现违规利用的情况,由属地区级人民政府负责清理违规现象。各区人民政府为此要按属地管理原则,细化职责分工,落实配套措施。

另外,佛山桥梁桥下空间的利用应当遵循安全第一、公益优先、属地管理、合理利用、兼顾现状、整体协调原则来推进。

佛山一环季华东立交成为改善桥下生态环境的亮点工程。

桥下空间成为城市公共用地新“库存”

除了增加城市绿地外,桥下空间还是佛山拓展公共用地面积的新“库存”。

桥上行驶公交车,桥下则是多条公交线路的始发站。如今在东平大桥桥底,政府部门配置了充电桩、司机休息室等设施,把桥底空间使用价值最大化,提升了佛山中心城区土地利用率。

目前在禅城区罗格立交桥下,当地政府部门根据周边发展情况,规划建设成约15000平方米的停车场,由此增加的600多个停车位,破解了阿农湾农耕文化园停车难题,减少停车问题对游客流量的制约,更好地促进全域旅游发展。

另外处于禅城与顺德交界地带的佛陈大桥,更是在桥下空间开发上有想法。在该桥南桥头下,按照现实需求和功能定位,一方面建成垃圾中转站,以提高垃圾运转率,提升城区的环境卫生管理水平;另一方面正在规划建设停车场,以满足周边小区居民的停车需求。

“桥下空间可根据实际需求,用于市政管理设施、城市附属设施等用途,作为环卫工具房,城市管理材料工具配套用房,道路抢修、抢险、养护的配套用房,治安岗(亭),公共厕所,绿化管理配套用房,垃圾转运点等。”该负责人指出,这样既可以为城市建设节约下大量的土地使用费用,又能有效地为市民生活提供方便。结合现有新能源车辆快速发展需求,在通过安全评估的前提下,可建设汽车充电桩等设施,以便更好满足社会需求。

此外根据意见征求稿,未来佛山桥梁桥下空间利用还应重点满足城市公共交通的需要,弥补解决城市交通站场用地严重不足的问题,用于设置公交站场(含新能源公交车配套服务设施),出租车待客点,公共自行车和共享单车、共享小汽车站点等。在满足公交需求后,可作为社会车辆(限小汽车)临时停放场地、行人交通通道等。

编辑 秦天 审读 刘春生 审核 党毅浩 曹亮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