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浪:以城中村硬围合为抓手促市容环境迈向新目标
深圳特区报记者 王敏 通讯员 张青 黄延军
2021-03-11 10:05

城中村治理好啦,辖区居民感受最深,日前,记者在大浪街道办附近城中村走了走,居民对城中村硬围合多有赞扬,也听了不少好声音。城中村是基层治理的重要单元,为有效提升城中村管理治理水平,大浪街道去年投入资金先期对街道辖区10城中村进行了首批硬围合试点,并成功和顺利地完成了这项工作。今年1月份区委区政府为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提升大浪市容环境管理水平,又积极部署,全面谋划,强力实施,仅用了两个月时间就完成大浪9个社区工作站辖区共64个城中村物理围合建设工程,为街道市容环境工作再提升,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对此辖区居民是赞不绝口。

社区城中村硬围合情景。

经常在泥头咀从事环卫工作的谭阿姨对硬围合有着感受很深,她说:“现在环境比以前好多啦!围起来安全一些,对疫情防控也有好处”。

据了解,城中村硬围合是根据区委区政府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改革工作要求,在全区展开的一次城中村提升行动。行动以目标导向、问题导向,规范管理、良序治理、精细服务、优质宜居、科技赋能等“六个提升”为主,打造一批具有龙华特色的城中村样板,带动整体治理成效再提升,努力把城中村打造成“安全、美丽、有序、和谐”的文明新村和幸福家园,从而提高基层治理智能化、科学化、精准化水平。这次的城中村硬围合充分发挥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党建引领城中村各类组织、物业公司、楼长及居民群众、外来人口等共建共治,增强认同感,凝聚向心力。同时建立健全了城中村治理长效机制,以标准化引领规范化,以制度化确保常态化。 并且实施 “一村一策”,在基层实践中寻求特色化发展、个性化路径,充分运用前沿技术推动城中村管理手段、模式、理念创新,更好为基层提效减负,提供精准精细服务。在此基础上也要依托区大数据平台,视频门禁等数据,探索用户画像及服务智能推送,针对儿童、老年人、残疾人、退役军人等群体,提供精准精细服务。并结合“i 社区 码上办”小程序,完善“码上办”、“码上享”、“码上学”、“码上知”等功能,并且加大与区社会公共服务平台的对接融合,让群众办业务、享服务、提诉求。另外,为构建优质宜居之治模式,提升城中村风貌品质 ,抓好高品质规划与共建式参与相结合; 抓好实施精品工程与打造“城中景”相结合;结合传承保护、文明创建,积极构建绿化和人文景观, 扎实推进文化活动场地、室外运动场地、游园、健康步道等设施建设,要为每个城中村“量身定制”一套适合该小区的设施和小区景观,努力打造干净、舒适、宜居、宜业、宜游的社区环境。

社区城中村硬围合情景。

家住浪口八区有20多年的曾先生对此是深有感触。他说:“近年来,小区先后实现硬底化、也划设了标线,卫生环境也比以前好了很多。特别是今年围起来之后,小区没那么脏;没那么乱;小区也干净和平静了很多;住在这里很安心、舒心,幸福感也明显增强啦!

据悉,这次大浪街道物理建设工程项目有64个,围栏及围栏基础9227米,包括磁吸门167套;岗亭及辅助设施38套;集装箱测温点建设19套;车辆道闸40套。截止目前,大浪街道实施的64个城中村硬围合项目已全部完工,加上街道前期投入资金完成的10个城中村硬围合项目,近两年街道总共完成了74个城中村的硬围合任务。接下来,大浪街道建设工务中心等部门将继续完善硬围合之后的进出车辆倒闸、测温箱、护栏及运用高科技手段进行的围合监控项目,着力为辖区居民打造一个更加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把大浪街道市容环境工作不断推上新台阶。

编辑 高原 审读 刘春生 审核 党毅浩 曹亮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王敏 通讯员 张青 黄延军)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