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增公办学位2251个,组建2个教育集团,50%以上随迁子女入读公办学校或享受学位补贴,公益普惠性幼儿园占比89.7%……“十三五”时期,桥头镇教育交出了亮丽的答卷。
近日,桥头镇召开2021年教育工作会议。会议总结“十三五”期间教育成效,研究谋划教育发展“十四五”蓝图,并部署新学期学生返校疫情防控工作,为开创全镇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局面,助力“品质、宜居、美丽”桥头建设开好头、起好步。
桥头镇召开2021年教育工作会议
新增公办学位2251个,过半随迁子女入读公校或享学位补贴
桥头镇教育管理中心负责人用一组数据总结了桥头教育“十三五”期间取得的成绩。
过去五年,桥头镇新增公办学位2251个,组建2个教育集团,培育市级品牌学校和培养对象各1所,设立了市、镇名师工作室11个,培养市级学科带头人9名,市级教学能手82名,50%以上随迁子女入读公办学校或享受学位补贴,公益普惠性幼儿园占比89.7%,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50.5%,100%公办小学提供校内430课后服务,92.3%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提供午休午餐服务,成人学校短期培训年累计1200多人次,100%完成“智盾工程”建设任务。
推进学校改扩建增强学位供给,办好家门口每所学校
未来五年,桥头教育怎么做呢?
此次会议也对全镇教育发展“十四五”规划进行了描绘,为接下来的工作指明了方向。
未来五年,桥头镇将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完善教育资源动态调整机制,加快推进桥头中学、中心小学、第三小学改扩建工程,增强中心区学位供给能力。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促进教育公平,推动学前教育普惠健康发展,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创新探索未来教育,打造品质课堂,加大品牌学校培育和集团化办学力度,努力办好家门口的每一所学校。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深化劳动教育,以第一小学扩建为基础,打造东部产业园区劳动教育基地,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以饮水思源博物馆建设为契机,推进第五小学扩建工程和品牌建设,着力提升东太湖片区教育服务水平。借力公办完全中学建设,促进桥头中学发展。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育“莞邑良师”。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营造良好教育生态。
编辑 董雯静 审读 刘春生 审核 王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