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深圳的德国“老友记” 深圳即将迎来默克尔首访

读特首席记者 孙锦 文/图
2018-05-20 11:45
摘要

2018年5月18日外交部发言人陆慷主持例行记者会,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邀请,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总理安格拉·默克尔将于5月24日至25日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


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邀请,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总理安格拉·默克尔将于5月24日至25日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

这是默克尔连任德国总理后首次访华,也是她就任4届总理以来的第11次访华,而这一次的中国之行中出现了“深圳”,缘何选择深圳,缘何关注智能制造与创新科技?默克尔的深圳“首访”令人充满了期待。

其实,深圳与德国的“情缘”颇深,其中的老友故事也是可圈可点。在默克尔总理正式造访深圳之前,《外眼》特别为大家准备了一篇深圳的德国“老友记”,而“老友记”的续集也将在5月25日揭晓,读特新闻客户端《外眼》专栏将持续关注,尽请期待!

姐妹情深:200张明信片传递德国“鹏友”温度

2017年5月,纽伦堡地区市民的祝福与心愿通过近百张明信片“飞”到了深圳庆祝两地结好20周年。

从1997年5月27日纽伦堡到2006年9月12日法兰克福,从2008年5月16日柏林再到2015年10月28日汉诺威,在与深圳结为友好城市的全球“鹏友”圈里,德国是仅此于美国与深圳结好城市最多的国家,也是深圳友城交往中最紧密的欧洲国家。

在德国四座友城中,与深圳“姐妹情缘”最深的当属纽伦堡。作为全球高端智造界的翘楚,德国是深圳在该领域学习借鉴的典范。2017年是深圳与纽伦堡缔结友城20周年,在牵手20载之际,当地时间2017年3月27日, 工业古城纽伦堡迎来了一场特别的友城深圳秀, 来自深圳政商界、艺术界及民间人士,向纽伦堡市民讲述“新深圳”故事。

此外,2007年开启的两年一度的“深圳国际友城文化艺术周” 上,总是不乏来自纽伦堡的“意外惊喜”,例如,德国纽伦堡画家杰罗姆到深圳参加“文化周”后,受到纵横交织的立交桥灵感启发,回国就决定用蒙太奇的手法创作一组题为《谜语》的系列作品,并因此频繁造访深圳。用他的原话就是:“我要充分地利用好每一分钟感受这座变化中城市的气息,纽伦堡是稳定前行的,而深圳是生机勃发的。”

2017年5月27日,深圳市外办欧非处负责人收到了一份国际包裹,原来这一天是两市正式结好20年的日子,纽伦堡为深圳准备的意外“大礼”,纽伦堡地区市民的祝福与心愿通过近百张明信片“飞”到了深圳。“你好,亲爱的朋友们,这个祝福来自于这美丽星球的另一端”、“期盼未来两市间合作共赢,继续开发新项目并持续发展伙伴关系”……爱尔兰根市长和200多位市民亲笔书写的明信片从欧洲一路传递着“鹏友”的温度到达了深圳。

创新智造:高交会上的德国“铁杆粉丝”

从1999年开始,德国巴伐利亚州每年组织大批企业参加深圳的高交会。

德国,工业4.0的发源地、全球“创新与制造”融合的典范。深圳,一座致力于打造世界级智能制造高地的开放之城。创新与转型是近年来双方共同的“超级话题”,这一点高交会便可感受到。

从1999年组织巴伐利亚企业参加首届高交会到今天,纽伦堡工商会国际部部长埃明·西格特可谓高交会的铁杆粉丝。截至2017年,纽伦堡共组团参加了18届深圳高交会,参与企业达100多家。

“深圳拥有来自中国各地的多元化人群,德国企业与深圳对接意味着与中国不同地域的市场联通。”西格特非常看重高交会这样的综合性展会,因为在德国,展会大多以专业细分领域为主。正因如此,作为德国经济引擎的中小企业才在高交会这一平台上找到了机会。

目前,大多数德国工业中小企业已向“工业4.0”转型,这也成了最近几年德国巴伐利亚企业参加高交会的最大特色。

2017年3月,旨在培育更多新生代深圳创新型企业的“深企国际化实战营”将其欧洲首营选在了德国,以“响·应:领导力‘深’化之旅”为主题,深入位于慕尼黑、斯图加特等城市的宝马、西门子、库卡、戴姆勒等知名企业和全国顶尖院校慕尼黑工业大学,开展实战课程学习,开启德国工业4.0战略的解码之旅,体验德国工业4.0有多神奇。从创意木工制作到多轴数控机床,在德国的很多“未来工厂”里,机器有了灵魂,不仅能读懂产品还能自动更新。在一条流水线上,可通过预先设置控制程序,自动装配不同元件,生产出各具特性的产品,而更换设备就像USB一样“即插即生产”,设备和系统实现顺畅配置……

储备人才:德国“双元制”职教模式落地深圳

德国工业4.0、工匠精神……这些关键词与享誉全球的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如何助力“深圳智造”帮助培养“鹏城工匠”?

德国具有全球一流的“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培养了大批优秀的产业技术工人,成为德国制造业保持国际竞争力的中坚力量,如今伴随一系列合作项目的落地,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整套方案引入深圳,内容涉及初级教育、继续教育、专业进修以及通往高校的衔接课程等, 一大批国际化高素质技能人才指日可期!

2017年3月20日,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中德学院和中德职业教育合作研究中心正式成立。

早在2016年9月,深圳市教育局与巴伐利亚文教部签署了《职业教育合作备忘录》。目前,深圳开展的中德职业教育合作项目已被纳入巴伐利亚州与广东省的合作框架中。双方合作成立深圳巴伐利亚职业教育合作委员会,为职业教育合作提供政策指导及人财物等方面支撑,促进职业院校间重点项目合作,推动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在深全面落地和顺利实施。

2016年5月9日,深圳市首家中德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的特色学院——中德智造学院在深圳技师学院正式挂牌成立。学院开设工业机器人、数控编程、模具制造、激光技术、电梯技术等五个专业,按照德国“双元制”人才培养理念和模式建设,师资队伍实行中德混编,同时打造中德特色实训基地,引进德国工商会IHK职业资格证书。此外,中德智造学院还将与大族激光股份公司合作举办大族国际班,借助大族激光德国分公司的资源,与慕尼黑技术大学、斯图加特技术大学等德国职业院校开展校企合作和国际合作。

2017年3月20日,深圳打造一流国际化职业教育体系又迈出坚实一步,与德国巴伐利亚签署一系列职业教育合作协议,正式成立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中德学院和中德职业教育合作研究中心。 围绕职业教育合作,深圳市教育局、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和深圳市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分别与巴伐利亚州文教部签署了一系列协议,内容涵盖职业院校教师培训、职业教育研究、合作办学等内容,劳因根职业学校与深圳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签署了相关合作协议,合作项目签约和机构落成对深圳学习和借鉴世界先进职业教育经验培养高端智造技能人才富有深远意义。

人文交流:足球、音乐成为跨越语言障碍的交流纽带

       

2017年7月22日,拜仁慕尼黑俱乐部的全球第一所足球学校落户深圳。

作为世界第一大运动,足球具有全球影响力并拥有不少政界超级粉丝。众所周知, 默克尔总理也喜爱足球,经常会亲临现场观看德国国家队的比赛,而深圳与德国也拥有一段“绿茵情缘”。

2017年7月,拜仁慕尼黑俱乐部董事会主席鲁梅尼格带领团队开启了一场主题为“访问朋友”的中国之旅,在不同城市展现拜仁慕尼黑的风采。7月22日,拜仁慕尼黑的全球第一所足球学校落户深圳,以足球为纽带开启了一段富有青春活力的中德合作新篇章。

学校采用无边界办学模式,通过普及中小学校园足球实现校企融合、体教结合,利用高中部双轨制及职教结合方式等解决产学相融合多元化出口问题。学校还将引进世界顶级的拜仁慕尼黑青训体系,打造中国足球青训旗舰体系。

“体育产业就是绿色产业,我们选对了城市!” 鲁梅尼格坦言, 选择深圳并非偶然, 拜仁选择国际合作伙伴极为看重务实、诚意和执行力,在他的眼中,深圳这座目力所及皆是活力与绿色的年轻都市印证了足球运动的真谛:绿茵场上激情与汗水传扬永不言败和团结协作的足球精神,拜仁俱乐部最终决定将橄榄枝抛向了深圳。

从绿茵场再到音乐厅……

自两地结好之后,纽伦堡的艺术家从不缺席,带给深圳观众原汁原味的日耳曼艺术精品。纽伦堡芭蕾舞团的现代舞《哈姆雷特的呼唤》、纽伦堡歌剧院的现代歌剧《俄耳甫斯与欧律狄克》、纽伦堡数位画家在深圳的客座创作,以及其他各项文化互访、交流活动,架起了两地市民心灵沟通的桥梁。

德国纽伦堡交响乐团是深圳乐迷的老朋友。

德国纽伦堡交响乐团,这支曾获国际格莱美奖、与好莱坞合作达40年之久的金牌配乐乐团已经成为深圳乐迷的老友了。2017年12月,该乐团继续担纲深圳国际友城文化艺术周“友城之声”开幕式,其上乘的艺术品质和不拘一格的风格,再次诠释了古典音乐的独特魅力。

2013年12月31日,默克尔总理专程前往深圳国际形象大使郎朗的音乐会,并在演出后台与郎朗进行交流。

柏林当地时间2013年12月31日晚,在连续成功演奏两场音乐会之后,深圳国际形象大使郎朗与世界顶级交响乐团——柏林爱乐乐团联袂奉献了一场新年音乐会。值得一提的是,德国总理默克尔亲临现场欣赏了郎朗的精彩演奏。她特意来到后台与郎朗亲切交谈,表示是郎朗的忠实粉丝。郎朗希望默克尔总理能够来中国,到深圳访问。“我将非常期待!”默克尔总理回答。

这一次,默克尔总理的期待终于照进了现实!

编辑 程思玮

(作者:读特首席记者 孙锦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