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形势需要新担当、呼唤新作为。深圳市委党校在新时期将聚焦主责主业,坚持高标准办学、开放办学、集成办学、智慧办学,全力打造创新型特区党校。
在高标准办学上,深入研究新时代干部教育培训规律,准确把握干部能力素质发展要求,推动办学理念、资源配置、培训方式、教育手段以及校园硬件建设、环境营造等方面的全要素创新。按照《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要求,率先探索建立既区别于公务员又区别于普通事业单位,符合党校(行政学院)发展特点的教师管理体系。打破党校教师与行政人员的“隐形壁垒”,加大力度从一线党政领导干部等理论和实践经验丰富的群体中直聘教研人员。以承接高级职称评审为契机,建立职称评价标准的分级管理和动态调整机制,最大化地发挥人才效能。以实绩论英雄,对创新能力强、产出精品多的人员给予经费资助、高端培训、学术休假、访学进修、学历深造、竞岗竞聘、挂职锻炼等优先支持。启动“影子培训”项目,选聘国际国内高层次院校的名师作为合作导师。会同有关部门探索学员的竞争性选拔,让愿意学习、懂得学习、珍惜学习的优秀党员干部来到党校“自我赋能”“循环赋能”。
在开放办学上,积极扩大国内交流与合作,发展对外开放办学。服从服务于党和国家对外工作大局,举办或者参加国际、党际会议与论坛,同国(境)外学术研究机构、智库、政党、政府机构、国际组织等开展多种方式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构建具有深圳党校(行政学院)特色的学术理论传播和国际合作平台,积极参与对外话语体系建设,用中国特色话语体系讲好中国故事、深圳故事。选派教学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赴国(境)外学习、讲学、开展学术交流与合作,邀请国(境)外学者和知名人士来深访问、讲学、开展学术交流与合作。承接国际合作培训,创新培训机制和方式,建立培训课程体系,提高培训质量。
在集成办学上,加强全市党校系统的集成、总装建设,推动办学规划、师资调配、教学安排、科研咨政、队伍建设等“五统筹”,改变市、区、街道三级党校缺乏统筹、办学分散的状态,特别是加强优质师资的统筹调配能力。按照中央和省委要求,研究制定基层党校办学评估督导工作办法,明确办学基本标准。以市区教研合作机制、特色教学课堂建设为突破口,促进市、区、街道三级党校分工合作、优势互补,促进全市党校系统共建、共享、共赢,提升整体办学实力。
在智慧办学上,以“智慧党校”建设为契机,更多更好地利用现代技术手段,解决设备设施老化滞后的问题,助推党校智能化信息化现代化程度全面提升。优化教学、科研、咨政和行政管理等十大应用系统,对教室、报告厅、大礼堂等场所设备进行智能化升级改造,打造基于互联网、物联网技术与设备的新型现代化智慧教学系统。提升学员管理服务全链条的智能化水平,收集、分析、运用学员从进入党校到离开党校全程的大数据,为促进干部成长、优化干部考核提供量化参考。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突出“党味”“韵味”“品味”,搭配适宜的政策“温度”、“湿度”,使党校事业之树常青。
编辑 高原 审读 吴剑林 审核 张雪松 党毅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