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星档案:
赵冬宁,男,38岁,2012年从部队转业后入警,现为福田公安分局福保派出所案件侦查队民警。入警以来,赵东宁荣立个人三等功1次,获市公安局嘉奖及优秀公务员各1次。
赵冬宁是一名军转民警,却有着和一般军转干部截然不同的经历。1999年,赵冬宁考入华中科技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大学期间,适逢中国海军在华中科技大学招收国防生,作为专业人才,一腔热血的赵冬宁满怀报国之志,积极应征入伍。
九年的海军生涯,在赵冬宁的人生中画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锻造了他的意志和品格,团结协作、事事要做到最好,成为他从此以后的信念。2012年,赵冬宁转业加入深圳警队,他身上所具备的部队的优良传统也一并传承下来:尽一切努力完成任务,做任何事情都尽力而为。
刚到福田公安分局福保派出所,赵冬宁就主动要求到案件侦查队工作。学习能力极强的他一头扎进法律书和案卷堆之中,严格要求自己,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很快就熟练掌握了办案的各项技能,成为案件队中的骨干。
善于思考的赵冬宁特别注重证据细节上的关联性,特别是针对具备一定反侦查意识的嫌疑人,他从细处着手,将各个证据关联起来,并选择最为关键的位置着手突破,形成完整的证据链条,以事实为基础突破嫌疑人的心理防线。
在赵冬宁侦办的一宗非法拘禁案中,他和同事们经过前期缜密侦查,抓住时机果断行动,解救出了被害人,同时抓获十几名涉案嫌疑人。由于案情复杂、时间紧迫,并且多个嫌疑人要么拒不交代犯罪事实,要么避重就轻,给案件的后期办理带来困难。对此,赵冬宁严格按照法律程序,加班加点排除案件疑点,多方取证并固定好证据,形成了确凿、严密、强大的证据链,最终用证据还原案件真相,从细处还原事实本质,成功将所有犯罪嫌疑人绳之以法。
永远在路上,没有昼夜之分,是一名侦查员的工作常态。他7岁的儿子曾给他画过一幅像:他专注而憔悴的表情上有着明显的胡渣,配文:爸爸辛苦了。孩子的画如此生动却又令人心酸,而妻子的理解,更是赵冬宁最强大的精神力量。
见习编辑 李林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