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样年味 | 留穗过年,花城有书香

广州日报
2021-02-10 17:56
摘要

福建人王媌莎定居广州多年了,有两个可爱的宝宝,一个8岁,一个3岁。今年春节举家留在广州过年,喜欢广州花市的缤纷,喜欢植物园的多彩,更喜欢广州图书馆里的书香。

福建人王媌莎定居广州多年了,有两个可爱的宝宝,一个8岁,一个3岁。今年春节举家留在广州过年,喜欢广州花市的缤纷,喜欢植物园的多彩,更喜欢广州图书馆里的书香。

“两个孩子都是泡着图书馆长大的。”她笑着说。“我最喜欢来图书馆啦。”3岁的儿子王舒啸接口说。聪明乖巧的他熟门熟路地跟着妈妈来到春节期间的绘本展,指着绘本墙上的书,说:“这本,还有这本……我都看过。”

王媌莎和小儿子、妈妈一起在广图绘本展现场

他还在妈妈肚子里时,就常听妈妈给哥哥讲故事。所以,他也格外喜欢听故事。非疫情期间,王媌莎每周都带孩子们来图书馆,疫情期间则时间稍久。“这里有很多活动可以参加,绘本馆里有故事听,还有手工做。孩子在这种充满书香的氛围里成长,来图书馆,已经成为他们的一种习惯了。春节期间也不例外。”每次来图书馆,王媌莎都是拖着一个大大的行李箱,里面装着要换的书,也方便继续装借阅的书回去。寒来暑往,这个习惯伴随着孩子们一点点地成长。

家离图书馆并不近,要从荔湾过来,好在坐地铁很方便。一般和先生两个人带着两个娃来,一家人在图书馆里待上大半天,中午在附近吃饭,下午继续泡图书馆。

在这样氛围里长大的孩子自然特别喜欢阅读,两个儿子都获得过广州图书馆的“阅读小状元”。王舒啸获得这个称号时还不到3岁,是年龄最小的“阅读小状元”。阅读让他思维和表达都非常有条理,专注而且细心,在幼儿园里很受老师和同伴的喜欢。

拖着行李箱先去一楼还书,王舒啸还没有还书台高,但是他坚持自己把书从行李箱里拿出来,踮起脚尖把书放在台子上,书都拿出来后,他又细心地把行李箱的拉链拉好。小小的身子几乎埋在大大的箱子里面,吸引了不少人读者的眼光。

合上箱子,跟着妈妈来到二楼继续借阅,在自助借书机前,他协助妈妈办理手续,十分熟练。王媌莎看着他,目光温柔而欣慰。“在图书馆里,不仅可以学到多方面的知识,而且还能养成守规矩、自律的好习惯。”

王媌莎做金融工作,先生从事建筑业,都很忙。起初先生也不是太理解为何每周都要“劳师远征”地来到图书馆,但他尊重和配合妻子。渐渐地,发现孩子的思维和见识都有很明显的提升,他也越来越认同这一家庭生活方式了。先生如果忙,王媌莎就会带着老妈来,“两个娃,还是需要两个人的。”她笑着说。

作为图书馆的“熟人”,王媌莎对图书馆的楼层内容和各项活动都了熟于胸。今年春节期间,广州图书馆联同各直属分馆以“广州过年 阅读越牛”为主题策划了197场线上线下读者服务活动。既有线下限制参与人数的小型活动,也有不限人数的在线文化活动:如以春节传统文化为主题如“爱上图书馆”春节特辑:非遗押花工坊(线下)、“牛气冲天迎新年”春节文化常识线上趣味竞答活动等;以经典名著为主题的阅读分享活动如《西游记》原文读书会(线下)、《观看王维的十九种方式》线上读书会、深受小朋友喜爱的“遇见绘本”等。此外,广州纪录片研究展示中心也准备了“光影·看中国/探自然/观天下”系列主题纪录片以及“俺爹俺娘——中国人的家庭记忆和乡村岁月焦波影像展”等展览,“这些活动和展览都很好,特别适合一家人来。”春节本来就是家庭团聚的好时光,一家人能在图书馆里感受到静谧和灵动,和孩子一起分享这个时光,在王媌莎看来,这是非常美好和幸福的事情。

来图书馆看书、观展、参加活动,这不仅是王媌莎一家人打开春节假期的方式,也是很多留在广州过年的家庭的必选项。“春节期间,图书馆的人好像更多了,因为家长和孩子都放假了嘛。而且,越来越多的家长意识到,这是个给自己和给孩子‘充电’的好机会。花城花香迷人,花城更有书香吸引人。”

编辑  刘桂瑶  审读 韩绍俊 审核 詹婉容 李怡天

(作者:广州日报)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