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7日下午,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副书记、广东省青年联合会主席梁均达、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脊柱中心主任、广东省新苗脊柱侧弯预防中心主任杨军林、广东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代表一行来到脊柱侧弯患者苏苏、婷婷和小伟家中,开展2021“青春情暖”新春慰问活动,关心了解他们治疗后的恢复和目前生活情况,为他们送上慰问品和慰问金。
在春节前慰问受助患者是新苗公益项目的传统。为了参加此次回访慰问活动,杨军林教授特意从上海赶回广州。“能让困境中的青少年脊柱侧弯患者重新挺直腰板,让他们重拾生活的勇气,就是新苗公益项目的意义所在。我一直牵挂着他们术后的恢复和生活情况,此次的回访让我放下了压在心中的大石头”新苗脊柱侧弯预防中心主任杨军林教授说道。
多年来,新苗公益项目始终坚持为广大脊柱侧弯青少年提供优质的服务,长期对患者进行跟踪回访,关心关怀他们的术后生活。新苗公益项目资助的第一批患者苏苏,10年前因重度脊柱侧弯,内脏受到压迫,呼吸功能低于30%,严重营养不良。找到杨军林教授面诊的时候,苏苏体重仅有18公斤。因为苏苏病情特殊,很多医生不敢接诊,高难度的治疗加上高额的手术费用压垮这个贫困的家庭。
杨军林教授回忆起当时的场景还历历在目,为了帮助苏苏完成手术,他联合多个科室开展缜密的深度探讨并制定出手术方案,并为她申请新苗公益项目资助,帮助她减免手术费用。术后的苏苏卸下身上的‘大包’,实现了挺直腰板的愿望。当天,苏苏跟大家分享了她的画作,如今的她已告别过去的黑暗,发挥手中的天赋,参与完成广州地铁APM、公交车等公共设施宣传广告画作。
新苗公益项目不仅让脊柱侧弯青少年患者挺直腰板,还积极帮助他们更好地树立自信,更好地融入社会。小伟是个孤儿,也是残疾人。因为患有重度脊柱侧弯,身体严重畸形,从小备受歧视和嘲笑,长大后也很难找到工作,只能打些散工。为了筹集医疗费用,他还不得不在天桥下乞讨卖唱,生活穷困潦倒,这样坎坷的经历也曾让他感到自卑。得益于杨军林教授和新苗公益项目的资助,小伟的身体恢复了正常。新苗公益项目的工作人员为了让他术后恢复自信,更好地融入社会,经常跟小伟交流谈心,鼓励他努力过好生活。在慰问中,小伟告诉大家他找到了稳定的工作,结交到了知心的朋友,目前正在考取汽车驾照。小伟还自豪的说:“我现在成为了新苗公益项目的一名志愿者,我要通过自己的力量去帮助更多的脊柱侧弯患者。”
团省委副书记梁均达表示,关心青少年成长与发展,为广大青少年特别是困难青少年群体解决实实在在的困难,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寄语希望工程重要精神的具体举措,也是共青团的职责所在。他鼓励几位术后患者继续保持对生活的热爱,自强不息。接下来,各级团组织要加大对因病致困青少年群体的帮扶力度,让他们充分感受党和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
据悉,新苗公益项目是由广东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和杨军林教授于2010年联合发起创立,是国内首个具有专项基金、专家团队和筛查团队的脊柱侧弯公益项目。十年来,新苗公益项目在“精准高效筛查,及时有效治疗,减少严重侧弯及手术的发生率”目标的引领下,投入公益资金近3000万元,开展了全国最大规模累计200万人次的学校侧弯筛查和科普宣教,为300多人次脊柱侧弯患者提供了手术及保守治疗的公益救助。
见习编辑 连博 审读 韩绍俊 审核 张雪松 王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