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山市在全省率先打造大病、教育、危房改造“三大”帮扶中心,破解了困难群众的“三难”问题;2016—2020年,中山市低保标准由629元/月提高到1100元/月,增幅74.8%,年均增长18.7%。目前低保线仅次于深圳;2020年,中山市全市建成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261家,镇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100%覆盖。中山市养老服务质量提升,各镇街至少有一家长者饭堂,全市共建设长者饭堂和就餐点96个……
2月1日,中山市民政局召开2020年民政工作总结大会,会上公布了中山民政2020年度相关数据,围绕低保标准持续提高、“三难”问题有效破解、特殊群体保障到位、慈善事业蓬勃发展、养老服务质量明显提升、困境儿童保障日益完善、民政综合执法取得新突破等多方面,中山民政在2020年交出一份亮眼的成绩单,为中山去年应对疫情,维护社会稳定,兜住保障民生底线,发挥重要作用。
聚焦底线民生
低保线仅次于深圳
低保标准持续提高,2016-2020年,中山市低保标准由629元/月提高到1100元/月,增幅74.8%,年均增长18.7%。目前低保线仅次于深圳,处于同类地区第一,位居全省第二,高出全省17.8%。城镇低保、农村低保人均月补差水平分别达858元、777元,比省要求高出32%、44%。
截至2020年12月,全市共有低保对象3154户6119人,共有低收入对象410户914人;共发放低保金7494万元。全市累计救助困难家庭6348户次9722人次,发放临时救助资金约2420万元,次均救助水平达到2489元,同比增长27%。加大疫情期间的困难救助,发放临时价格补贴1060.1万元。
2020年,新增双低对象2098人,双低家庭扩面较上年提升9.5%,兜底民生工作走在了全省的前列。
“三难”问题得到有效破解
中山在全省率先打造大病、教育、危房改造“三大”帮扶中心,破解了困难群众的“三难”问题。一是与完美公司共同打造“大病帮扶中心”,主动发现,精准帮扶,破解“因病致困”难题。1-12月,共实施救助2327人次,发放救助金544.4万元。
打造“教育帮扶中心”,破解困难学子“读书难”问题。市、镇(街)两级联动,并与刘蓉蓉慈育助学基金共同成立“教育帮扶中心”,对困难家庭中的大学、高中、初中学生每人每年分别资助8000元(其中市教育帮扶基金4000元)、3000元、1000元,共向1098名困难学子发放助学金350多万元。
打造“住房改造中心”,破解困难群众“居住难”问题。在历年投入近2亿元改造双低家庭危房3443套的基础上,以政府投入带动慈善力量助力实施住房改造172套,基本实现困难家庭危房改造全覆盖。“三大”难题的有效破解,中山市困难群众的获得感得到切实的提升,双低家庭人数从2016年的11921人减至现在的7033人,减少了41%。
特殊群体保障到位
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按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1.6倍调整为1760元/月,增幅4.7%。1-12月,共向794名特困人员发放救助供养金1712万元。集中供养孤儿、散居孤儿及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标准分别提高至每人每月1924.4元、1550元,同比分别增长7%、4.7%。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标准提高到175元/月·人,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提高到235元/月·人,补贴标准均提高了4.76%。1-12月,共向16652名残疾人发放两项补贴4413万元。
慈善事业蓬勃发展。在打造“三大”帮扶中心的基础上,创新打造“微基金”捐助、“微心愿”捐赠、“博爱100”公益项目孵化“三大”慈善平台。全市共成立“微基金”71个,募集资金2465万多元;帮助困难群众实现“微心愿”1725个;“博爱100”共征集9552个公益项目和公益创意,直接服务群众280万人次。
聚焦群众关切
镇街至少设一家长者饭堂
养老服务质量明显提升。全面完成市十项民生实事“完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各项指标。“3+4+N”的居家养老模式初步建成,努力打造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居家养老体系建设、“互联网+”3大平台,做强助洁、助餐、助医、助安4项服务,拓展精神慰藉等N项服务。
目前,全市建成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261家,镇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100%覆盖,农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覆盖率达83%。大力推动长者饭堂建设,各镇街至少有一家长者饭堂,共建设长者饭堂和就餐点96个,实现镇街全覆盖和中心城区社区全覆盖。1-12月全市共为1783名困难老人提供上门家政服务约18.72万小时。全年送餐助餐超92.22万餐次。
破解成年孤儿安置问题
2020年,中山市制定出台《中山市儿童福利机构成年孤儿安置办法》,破解了成年孤儿安置的历史问题,完成社会化安置成年孤儿19名,福利机构集中安置成年孤儿95名。开展儿童福利信息化提升和困境儿童摸底排查专项行动,100%落实村(居)一对一监护。组织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保护“政策宣讲进村(居)”活动161场。
聚焦共建共享
加强社会组织管理
中山市民政局积极推进社会组织“年检改年报”,年报率达91.2%。全年重大事项报备220宗,未发生涉及意识形态方面的异常情况。加大检查力度,组织对100家社会组织进行财务专项检查,全年发出责令整改通知书599份,列入活动异常名录共33家,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8家。
推动其他领域社工改革,深化民政兜底性社工服务。动员社会组织参与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组织社会组织对口帮扶潮州及肇庆,选派社工赴昭通市支援帮扶。截至2020年12月,全市登记在册的社会组织共2273家(社会团体715家,民办非企业单位1554家,基金会4家),登记备案的社区社会组织共1368个。
编辑 董雯静 审读 刘春生 审核 范锦桦 党毅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