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1日,由中建集团旗下中建科工承建的河北省南宫市防疫隔离方舱项目如期交付。该项目位于南宫市东进街与经三路交叉口,3.6万平方米,“一人一间一卫”高标准建设,2040套。
建设过程中,中建科工多次收到邢台市委、市政府的锦旗及感谢信,信中对中建科工“不顾安危、不计得失,寒风凛冽,昼攻夜战”予以高度评价,并“以拔山之志书写援建奇迹,以‘邢台速度’展现大爱无疆”。1月31日,170余名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密切接触者入住其中,为科学高效遏制疫情蔓延再度贡献央企力量。
火速集结,千名建设者星夜驰援
1月16日,中建科工接到建设南宫方舱的紧急任务,第一时间成立项目指挥部。“令”而动,“我报名!”“我也要去”“还能去吗?”“作为一名党员我就想作点贡献!”……召集令甫一下发,请战声如战鼓擂擂振人心,千余名建设者自京津冀、山西、山东、河南、武汉、深圳等地火速集结,奔赴南宫。
入场当夜,建设者们没有片刻停歇,迅速分组开展前期准备工作。平整地面、搬运房板、卸载物资……没有桌椅办公场所,他们露天开会。每个人心中都只“早一天完工,就能早一天使用!”
年关当前,根据防疫隔离期限要求,来了就意味着无法及时与家人过年团聚,但仍有建设者不断申请加入战斗。一批批人员、物资、设备火速驰援前线,165名管理人员、1300余名工人兄弟、161台设备一同奋战,不惜一切代价,只为早日交付。
昼夜鏖战,14天交付2040套隔离方舱
千军鏖战急,誓奏凯歌还。中建科工的建设者们6小时完成设计方案,6小时拼装隔离箱房330套,72小时浇筑完成3万平方米混凝土地面,7天完成14.9公里的电缆铺设,用时8天点亮了整个南宫隔离方舱,10度的寒冬天气里,他们24小时接续奋战不停歇。建设者们来时一片荒芜,
离时留下通明的灯火。
保持着高昂的战斗激情,建设者们团结一致,昼夜奋战,空间布满,时间占满,抢赢了每个关键节点。从晨光熹微到夜色深沉,这场必胜之战的每一个日夜,都上演着一幕幕感人的画面。累了就靠着眯一会儿,墙边、海绵堆、货箱上……“床”,短暂的休整后,他们又迅速打起精神投入下一场战斗。
在封锁的疫区内展开千人大作战,防疫工作是重中之重。除每日开展4次全域消杀、2“入口关”,项目部还使用公司自行开发的“科工V码通”高效、精准地实现了巅峰期每日一千余人的出入场测温、实名制扫码登记。在密切接触者入住后,为降低人员流动风险,重点区域特别引入由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发捐赠的5G消杀巡检机器人代替人工作业。机器人集病毒消杀、危险识别、远程询问、检测报警、警务巡逻等功能于一身,在无接触消杀、重点区域风险替代等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
诠释使命,全体党员攻坚克难冲锋在前
1月18日,55名党员(含6名车间流动党员),5名积极分子在党旗下集结宣誓“南宫防疫隔离方舱项目临时党支部”“党员责任田”,分区分组专人落实。全体党员攻坚克难,冲锋在前,淬炼初心,诠释使命。
“劳动模范”荣誉的中建科工天津厂焊接培训中心主任吕永东率先带领200“劳模”,吕永东深感表率责任之重。前期,他每日奔波在建设现场协调工人各项需求,稳定军心;全速建设期,吕永东几乎昼夜无休,始终坚守在施工现场,带领兄弟们踏实干,共同优化提速,最终200余名天津厂工人肩负起整个项目过半的拼装任务。
“党旗一面红带动项目一片红”,项目部的党员们这份“舍我其谁,用我必胜”的战斗热情,深深感染着每一位建设者,有6人在“火线”上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来到项目,第一眼看到的就是飘扬在项目部的党旗。”一位96年的新员工利用紧张的休息时间,郑重写下了自己的入党申请书。“面对生与死的考验,我看到身边的同事用生命救治生命,用生命履行使命。我深切地感受到党组织强大的号召力和凝聚力,!”
毅然留守,运维突击队为方舱保驾护航
为确保南宫市防疫隔离方舱良好运转,中建科工项目指挥部决定,招募成立一支运维突击队。突击队员需要在项目完工交付、全员撤场后,继续留驻在南宫一线,随时准备进入密切接触者入住的区域内,穿戴全套防护装备长时间作业。
召集令下发后的第一时间,38名建设者踊跃报名。经过项目指挥部研究,选拔成立了一支5人运维突击队,4人为党员,1人“火线”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在大战大考面前,党员再一次发挥先锋作用,勇担使命,让党旗在方舱转入运营维护阶段后,继续高高飘扬在一线。1月31日,建设者们分批有序撤离现场,而运维突击队的战士们依然驻守在南宫前线,为隔离方舱的平稳运转保驾护航,他们将在这里度过一个最难忘的春节。
越是艰险,越是向前。在这场与疫魔赛跑、为“疫”中,中建科工人再次展示出敢打硬仗的作风和善打大仗的实力。
编辑 许舜钿 审读 刘春生 审核 范锦桦 党毅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