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她明明讨厌,但还是拥有了母亲的“性格缺点”
读特首席记者 刘一平
2018-04-15 15:54

黄小姐不太欣赏母亲,她觉得母亲虽然是个非常能干而坚强的女人,但总是抱怨父亲,认为父亲做事达不到她的要求,黄小姐的成长过程也饱受母亲的“苛刻要求”,无论她做得有多好,母亲也不会表现出赞赏,反而总能找出一些地方批评。所以,黄小姐希望自己长大后不要成为像母亲那样的人。

可是生活似乎就是要开这样的玩笑。黄小姐现在步入中年,上有老下有小,加之工作繁重,各种压力之下,她也开始不停地抱怨丈夫,直到有一天她突然惊觉,自己竟跟母亲一样了,总是抱怨,似乎想控制一切。这让她非常沮丧。

为什么所反对的东西,唯恐避之不及,到头来自己却深陷其中并身体力行?为什么有时候我们似乎不喜欢某位亲人,长大后却成了他(她)?记者就此请教了深圳市康宁医院院长刘铁榜教授。

刘铁榜说,这种现象并不奇怪,因为我们很难脱离我们的生活经历、脱离父母所带给我们的生长环境,这些一定会给我们的性格打下浓厚的烙印,这种烙印是我们在与父母、老师、伙伴的朝夕相处中,也就是社会化的过程中,耳濡目染、不知不觉形成的,想要脱离这些影响、完全地“脱胎换骨”,既幼稚,又不现实,也不值得提倡。

他说,孩子有时会觉得父母比较“讨厌”,实际上只是讨厌他(她)的某一点或几点,而非全部,但我们往往倾向于因某一点而否定了整个人,这是不合适的。

刘铁榜解释,人性中有很多微妙之处。比如有的人的理想生活状态,是拥有道家的无为、自然、安适,因为这是他的现实生活所不具有的,而人们对自己没有的东西总是觉得特别好,可一旦身入其中,又会发现到这种生活方式的反面,又想要儒家的入世,觉得不能太无为。我们所反对的东西,自己却不知不觉在做,或者我们成为了自己本不想成为的那种人,也同样反映出人性的微妙。

仔细分析这种现象就可发现,我们似乎讨厌什么、往往却有什么,其实在很多时候是一种夸大。刘铁榜解释说,这是因为我们清楚地知道,这个东西曾让我们受害,于是就会夸大其害处,比如黄小姐觉得自己很像母亲,即使只是“有点像”,她也会夸大成“非常像”,因为她曾深切感到过母亲抱怨的不好,于是她在心中夸大了这种危害,把问题严重化了。

“性格就是一种方式从多次受益中固定下来,比如小孩一哭就有东西吃,就会形成这种方式或者性格,如果哭了而没有得到,他就会放弃哭泣,寻找其他的方式,因为性格是会趋利避害的。”从这个观点出发,刘铁榜指出,人的性格其实没有好坏之分,重要的是要具备灵活性,既看到一种性格好的一面,也要看到不好的一面。所以,我们要允许自己身上有不完美的地方,并善于接受,这并不等于我们会因此而没有幸福、事业和家庭,如同一个人带着一个不好看的胎记出生,要能坦然接受,用一种冷静、平静的心情去看自己,接纳了自己的不完美,反而会让我们受益。所以要想改变自己,首先就要接纳自己,对于黄小姐来说,也要接受自己的母亲。因为只有接受,心态才能好,才不会着急地全面否定自己,也只有在正常的心态下,才能逐渐地修正自己。

在这种心态下,逐渐改变自身一些不好的做法和习惯,进行自我调节,朝自己期待的形象接近。“不过,即使解决不了也不要紧,因为周围的人在评判你时,并不会因为一个缺点而对你全面否定。而且有时候,一些瑕疵反而会让人生更加多姿多彩。”

编辑 党毅浩

(作者:读特首席记者 刘一平)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