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垃圾分类“蒲公英计划”将写入校园分类教材

深圳晚报记者 高灵灵 通讯员 杨铭
2021-02-01 19:51
摘要

2 月 1 日,记者从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了解到,深圳将启动"垃圾分类进校园"课程研讨及编写,教材编制小组将结合不同科目特点,开发 3 门针对小学四年级的垃圾分类教学课程,形成 12 个垃圾分类相关的活动教案,为深圳中小学教师开展校园垃圾分类教学实践活动提供参考。

2 月 1 日,记者从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了解到,深圳将启动"垃圾分类进校园"课程研讨及编写,教材编制小组将结合不同科目特点,开发 3 门针对小学四年级的垃圾分类教学课程,形成 12 个垃圾分类相关的活动教案,为深圳中小学教师开展校园垃圾分类教学实践活动提供参考。

50 名在职教师成第一期学员

为贯彻落实《深圳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进一步推动深圳市垃圾分类工作,"深圳市垃圾分类‘校园零废弃 分类新时尚’ --- 深圳市蒲公英教师培训计划"项目启动,并招募 50 名在职教师成为第一期蒲公英教师队伍培训计划的学员。1 月 31 日,2020-2021 年深圳市蒲公英教师培训计划成果分享暨总结表彰会举行,13 名优秀学员获得"优秀蒲公英教师"荣誉证书。

据了解,自蒲公英教师培训计划启动以来,项目组建了一支包括 5 位专家、12 位一线资深教师在内的培训方案设计教研团队,形成了垃圾分类理论知识、校园实践经验分享、实操训练、入校调研辅导等 4 个不同板块共 16 次线下课程,3 次线上课程,2 次实践经验座谈会、5 次入校辅导的蒲公英教师培养计划,不断提高学员的校园垃圾分类意识和动力,丰富垃圾分类理论知识。

该项目通过组织蒲公英教师集中培训,推动蒲公英教师在学校全面开展垃圾分类微课堂教育和相关配套活动;组织开展实践交流座谈会、专家入校调研,凝练优秀校园垃圾分类实践经验和案例,给予蒲公英教师解决问题的思路及更多的支持;组建教材编写小组,搭建一套垃圾分类进校园的课程教学示范教案及课件大纲,打造培养一支深圳市生活垃圾分类蒲公英教师积极实践团队,推动垃圾分类校园教育实践,实现"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带动一个社区、推动整个社会"的目标。

目前已形成 12 个垃圾分类相关活动教案

为便于项目的开展和管理,方便教师开展环保活动并做好记录,该项目联合"深分类"平台在小程序上开设了"蒲公英计划"版块。该板块上线了环保活动打卡平台,包括光盘打卡、低碳打卡、素食打卡三个打卡功能,有助于蒲公英教师回归学校开展垃圾分类实践落地时使用;研发活动实践课时录入平台,记录教师开展校园垃圾分类微课堂情况。另外,"深分类" - "蒲公英计划"平台上线了线上课堂学习平台,并完成学习平台的垃圾分类题库建设,设置了统一的考核评价机制,方便教师学员在回校后能继续学习,持续提升对垃圾分类的相关认知和能力。

目前,该项目已进入紧张筹备编写校园垃圾分类课程教材阶段。为此,项目组建了教材编制小组 , 开展了多场校园垃圾分类课程设计研讨座谈会,并于日前举办校园垃圾分类课程设计研讨座谈会,正式拉开"垃圾分类进校园"课程研讨及编写的序幕,为深圳中小学教师开展校园垃圾分类教学实践活动提供参考及示范模板。

接下来,蒲公英教师计划项目组将继续完善课程教材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打造重视实际操作、浅显易懂的垃圾分类教材,提升垃圾分类课程教学效率和质量。

编辑 冯进容

(作者:深圳晚报记者 高灵灵 通讯员 杨铭)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