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港书评十大好书∣广西人民出版社自荐书目:审视大都市里的现代生存
晶报记者 段凤英
2021-01-29 20:16

《晶报·深港书评》2020年度十大好书正在火热评选中。广西人民出版社自荐的书目中,非虚构类作品从为我们赖以生存的饮食立传出发,到挖开建筑学的形而上学基础,审视大都市条件下的现代生存,再到社会治理中的“风险”问题,几乎涵盖了人类社会几大重要命题。虚构类书籍则推荐了《臭鼬的时光:罗伯特·洛威尔文集》 和《打破风格》。

非虚构类:

《风险社会学》 [德]尼克拉斯·卢曼 著  孙一洲 译  2020年5月

简介:在工业化、城镇化和全球化高歌猛进的今天,在愈加频发的灾难、疾病以迅猛之势将“人类共同体”裹挟其中的当下,社会治理中的“风险”问题对人类社会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自1986年德国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在其著作《风险社会》中首次提出“风险社会”的概念以来,“风险”一词已成为理解现代社会的一个核心概念。享有“社会学中的黑格尔”之名的德国社会学家尼克拉斯・卢曼以其社会系统理论的独特视角,铺陈出一条有别于贝克的研究路径,成为关于风险的社会理论研究中的重要一极。作为当代社会系统理论的创始人,卢曼试图建构出风险的一般理论,他从现代社会的结构和内在机制来阐释风险的来龙去脉,着重考察了“决定风险运行的结构性因素”。在本书中,卢曼以差异论为逻辑起点,详细阐述了自我指涉和自生系统,对现代社会的时间结构及其特征进行分析,并强调了对风险问题进行反思性的二阶观察。卢曼的风险系统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分析现代风险的新思维。

此书不仅得到卢曼同侪、著名的风险社会学专家克劳斯·亚普作序推荐,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全球肺炎疫情蔓延的当下,这部30年前的大师级著作更是散发着历久弥新的理论魅力。

推荐语:社会学扛鼎之作,“社会学中的黑格尔”尼克拉斯·卢曼毕生著作的遗珠。

《声音中的另一种语言》 [法]伊夫·博纳富瓦 著  许翡玎、曹丹红 译 曹丹红 校  2020年2月

简介:本书是一部极具研读价值的诗学著作,堪称瓦尔特·本雅明《译作者的任务》以来至为重要的翻译论著。此外,它不仅是一部翻译论著,更是一场生命诗学的盛宴:从但丁、莎士比亚、爱伦·坡、兰波、波德莱尔、马拉美到俳句,作者邀约我们亲赴诗的腹地。

在本书中,我们会读到这位诗人翻译家从自己的写作和翻译经验出发,对诗及诗的翻译的特殊性与重要性的阐述,对某些诗歌译作的批评,对译者处境与任务的思考,以及对不同语言的诗歌的独特见解……总而言之,在博纳富瓦看来,诗,我们在声音中触及的另一种语言,是存在僭越概念性日常言语,书写生命真实“在场”的语言,诗的语言不同于世上其他一切语言,它斟酌词语,倾听节奏,“一首诗歌(poème)的诗(poésie)以一种声音(voix)的方式走向读者”。

推荐语:法国当代举足轻重的世界级诗坛巨匠、著名翻译家、艺术评论家,龚古尔诗歌奖、卡夫卡文学奖得主,法兰西公学院院士,伊夫·博纳富瓦翻译论集首部中译本。

《建筑与虚无主义》 [意]马西莫·卡奇亚里 著  杨文默 译  2020年1月

简介:本书是意大利当代著名哲学家、政治活动家马西莫·卡奇亚里的建筑哲学代表作。在这部著作中,作者贯彻并发展了自己最重要的哲学主题——否定性思想,围绕大都市、工业化、现代建筑和先锋派艺术等关键问题展开了丰富而深入的精彩阐释,充分批判了建筑学的意识形态。

本书正文分为三个部分:在第一部分,作者以齐美尔、本雅明和卢卡奇等人的研究为基础,着重探讨了“否定”与“大都市”的关系,并指出现代建筑所固守的传统综合与人文主义理想为何必然失败;在第二部分,作者以世纪之交的维也纳知识界为背景,详细分析了路斯的文字和建筑作品,并阐发了包含在这些作品当中的启蒙与“否定”;在第三部分,基于对大都市和路斯的研究,作者充分揭示了现代生存的基本情势,并批判了以先锋派为代表的乌托邦主义,“路斯所寻求的现代性是作品的完全实际性”,先锋派企图粉碎这种实际性,以一种伪激进的姿态把目标指向了“永恒的图像”,而后现代的、疗愈性的怀旧乡愁只不过是这种伪激进姿态的颓废补充物。后记《论虚无主义的建筑》对以上全部研究给出了最深刻的总结与发展:现代建筑被规定为一种建成的虚无主义,对它的克服不是返回到传统文化中的某个美好形式,而是推动它走向自身的终结,即完满。收入附录的《欧帕里诺斯或建筑》一文清算了当代建筑学对海德格尔思想的滥用和误用,并“为本书所发展的基本主题提供了一般的参照框架,即作为一个整体的现代建筑史”;而在重申海德格尔关于栖居之追问的同时,当代哲学也开创性地首次挖开了建筑学的形而上学基础,提供了让建筑学重新审视自身传统的全新机遇和可能。

推荐语:当今意大利思想界独当一面的哲学家,马西莫·卡奇亚里重申海德格尔关于栖居的追问,挖开建筑学的形而上学基础,审视大都市条件下的现代生存。

《追寻消失的真实》 [法]阿兰·巴迪欧 著  宋德超 译  2020年6月

简介:2012年11月9日,里尔市美术宫礼堂,“事件哲学”的代表性思想家阿兰·巴迪欧为现场的听众作了题为“追寻消失的真实”的讲座。三年之后,巴迪欧在讲座的基础上对手稿进行了部分修改,于是就有了这本小册子。这本小册子主要围绕真实问题展开,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以莫里哀的死亡为例对真实与外表进行区分;第二部分以数学本体论为基础给真实下定义;第三部分则试图在帕索里尼的诗歌中追寻真实。

关于“真实”,巴迪欧在《存在与事件》等著作中展开过深入的探讨。本书则是他对这些探讨的一次回顾性和总结性思考。剖开由纷繁复杂的事件所构组的经验世界,不断叩问“真实”这个观念本身,巴迪欧所展开的研究与我们的现实处境息息相关。

推荐语:跟随法国著名哲学家阿兰·巴迪欧的步伐,剖开经验的世界,抵达“真实”的核心。

《一个村庄的食单》 黄孝纪 著  2020年2月

简介:《一个村庄的食单》是“中国乡存丛书”第二部,是《瓦檐下的旧器物》姊妹篇。在本书中,知名乡土散文作家黄孝纪以精美的笔触对七十余种南方乡村食物进行细腻而生动的描述,并配以大量具有艺术价值的彩色插图和精美版式,真实再现了一个舌尖上的南方乡村、一个南方村庄的炊烟岁月,是为南方农耕乡民的饮食立传。全书文风亲切温和,故事娓娓道来,维系着中国南方乡村几代人对家乡的眷恋和对故土的思念,寄寓着几代人浓浓的乡愁。作者以其出生地八公分村为样本的写作已形成系列的影响力,其作品不深受好评。

推荐语:食、膳、馐、饮,一个村庄的酸、甜、苦、辣、咸,道不尽的舌尖记忆,诉不尽的乡愁。一本以散文笔触系统书写乡村饮食的百科全书,致敬养育我们的乡土,为乡村饮食立传。

虚构类:

《臭鼬的时光:罗伯特·洛威尔文集》 [美]罗伯特·洛威尔 著  罗伯特·吉鲁克斯 编  程佳 译  2020年7月

简介:本书是美国桂冠诗人、“他那一代最好的美国诗人”洛威尔去世后整理出版的唯一一部文集。全书共四个部分,收录了洛威尔一生写作的近四十篇文章,在书中,洛威尔或结合自己的创作,凝视古今诗歌,评析对自己影响深远的《伊利亚特》《变形记》等经典作家作品,阐述英语格律、诗与戏剧等重要诗歌主题,也细读了自己与朋友的一系列作品;他还将追忆和述评相结合,描摹兰塞姆、弗罗斯特、艾略特、奥登等前辈诗人群像,回忆理查兹、毕肖普、贾瑞尔、贝里曼、普拉斯等好友,讲述其生平、轶事、写作以及与他们的友谊;此外,他还毫无遮掩,袒露了自己的家族史,家庭、亲人、自己的成长历程,以及身体和精神上的困境。这些文章,严谨而细腻,深情而真挚,深度与广度兼具,为我们理解众多大师提供了洛威尔视角,也向我们呈现了一个全面、真实、充满魅力的洛威尔,一个自白派大师的真知、洞见和风骨。对洛威尔而言,写作是自我表达,更是自我治疗,是他克服肉体与精神之痛的一剂良方,而阅读它们,对现代社会中焦虑而困惑的灵魂无异于一种巨大安慰。

推荐语:美国自白派诗歌的开创者、“美国那一代最好的诗人”罗伯特·洛威尔去世后出版的唯一一部最重要、最全面的散文集。

《打破风格》[美]海伦·文德勒 著 李博婷 译 2020年4月

简介:风格是什么?在美国著名诗歌评论家海伦•文德勒看来,风格是诗歌表达的载体,诗人风格的变化是对自身创作的暴力性突破。在本书中,文德勒通过对三名著名诗人——霍普金斯、希尼、格雷厄姆作品的解读,探讨诗人创作中的“打破风格”。对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诗人霍普金斯,她从霍普金斯发明的“跳韵”入手,揭示了诗人作品中感知寓意、审美寓意和道德寓意的内涵;对爱尔兰的诺贝尔奖诗人希尼,文德勒从微观层面分析了希尼的诗句在词性构成上的变化,并探讨了这种转变的道德和政治含义;对美国的普利策奖诗人格雷厄姆,文德勒则从宏观层面分析其诗歌句式的变化,并将这种变化与诗人生活的变化联系起来。不同于对风格问题的泛泛而谈,文德勒认为,诗歌的风格必须表现为一种具体的、可以谈论的“物质体”,它通过语音、格律、诗节、语法、意象等要素表现出来。文德勒对诗歌技巧的精湛阐述,为研究诗歌创作中道德、情感和思维因素的相互作用提供了新的视角,告诉我们诗人如何“打破风格”,获得艺术和表达的新生。

推荐语:海伦·文德勒是美国文学评论界的领军人物,被称为当代极为优秀、敏锐的诗歌评论家之一。她多年来笔耕不辍,推出多部解读分析英美著名诗人、诗作的专著,备受瞩目。

编辑  贺曦

(作者:晶报记者 段凤英)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