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阴老腔火了,张喜民说发愁的是年轻人不愿学
读特首席记者 杨媚/文 胡蕾 丁庆林/图
2018-04-06 10:43

3月底,刚从美国演出回来的张喜民还没倒好时差,就和老腔皮影戏班的搭档们出现在深圳音乐厅后台。他们和著名琵琶演奏家吴蛮,要在深圳“一带一路”国际音乐季上为此次巡演划上完美句号。

这群老腔艺人们的面孔,引来了不少工作人员的关注。尤其张喜民,因为在春晚上经典的“扬手一声喊”,他几乎成了华阴老腔的代名词。手抱月琴出现在记者面前的他,淳朴爽朗、率真乐观,说到兴奋处时不时仰头大笑。

张喜民今年已经72岁,微信、短视频都玩得相当溜,在朋友圈里记录下了自己这几年在世界各地演出的过程。戏班里的女演员在后台做直播,张喜民对着镜头热情地向网友喊话:

“大家好!我是国家级老腔传承人张喜民!希望大家看了演出之后,能学一些老腔!”

张喜民的朋友圈

回归

老腔+皮影,农民艺术家征服美国观众

当晚的音乐会,华阴老腔皮影戏班的11位老艺人和吴蛮带来了一场火花四溅的合作。与美国的12城巡演一样,不仅精致的琵琶加入了粗犷的老腔演奏,皮影戏也重新与老腔“牵手”,一出慷慨激昂的《三英战吕布》,让观众彻底体验了“每一个音掉在地下都能冒出烟”的观感。

“这算是一种回归。”彩排前,张喜民用一口浓重的华阴腔告诉记者,华阴老腔由华山脚下华阴双泉村的张家世代相传300年,自己是第十代传人,15岁开始学习。老腔其实是以皮影形式进行演出的戏曲剧种,上世纪80年代,张喜民和他的戏班一年演出高达200场,5人团队一边操纵皮影一边表演。

进入21世纪,爱看戏曲的民国时期老人家大部分都去世了,喜欢老腔的年轻人又不多。“台上的皮影戏演得热闹,台下的观众也就三五个,冷冷清清。”2001年,在当地一位文化干部的建议下,老腔艺人从皮影戏的帘子后面出来,演出形式由“看皮影听老腔”变成了“看老腔”。

“老腔皮影演的多数都是男人事,取材《三国演义》《封神演义》《隋唐演义》等等,从西汉开始上下2000多年的历史都演了。一人主唱、众人帮腔,整个演起来非常热闹。”张喜民说。

也正是出于一种文化回溯,长年游走于东西方之间进行音乐艺术交流的吴蛮,决意要把最原生态的老腔艺术还原给美国和深圳观众。

外媒对美国巡演的报道

“老腔最精彩的部分就是皮影戏,所有的传统唱腔都是来自戏里的历史故事和人物。这几年,为了‘有人来看’只好把皮影戏里幕后唱腔的音乐段子拿出来在台前表演,非常可惜!所以这次美国巡演我执意要求师傅们带着皮影娃娃,呈现完整的皮影戏。”吴蛮告诉记者。

张喜民的朋友圈

果然,美国观众对老腔+皮影的形式非常喜欢。“全场都是美国观众!演出结束了好多小孩都过来让我们教怎么样操纵皮影。吴蛮说,有观众告诉她,《三英战吕布》跟他们的《星球大战》很像。我们卖了几个皮影娃娃,50美金一个。要演出不敢多卖呀。”说到这里,张喜民不仅哈哈大笑。

跨界

“华阴老腔只有与时俱进才有出路”

老腔与皮影的这段过往,可能并不为众人熟知——老腔进入大众视线,已经是2006年话剧《白鹿原》连演33场。剧中喜民班唱的是《将令一声震山川》,这“震山川”的一声嘶吼,让他们名声大噪。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加坡……老艺人们身穿马褂腰扎布带,操着惊堂木、长板凳和月琴、板胡、钟铃等等,出现在世界各地的舞台。

再后来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

先是2015年底,谭维维把这群老腔艺人请上了卫视综艺节目,质朴苍凉的华阴老腔被冠上“中国最早的摇滚”名号,一夜爆红。

2016年,他们更是登上了央视春晚。在《华阴老腔一声喊》中,谭维维高亢的嗓音搭配老腔艺人们的独特唱腔、传统乐器与电音吉他的碰撞,让发源于黄土高原的这一声嘶吼彻底传向了全世界。

“我平时完全不喜欢流行、摇滚那些,真没想到和谭维维的合作这么轰动。回到华阴,舞厅里播的都是《给你一点颜色》《华阴老腔一声喊》。我们是地道的农民嘛,能上春晚特别特别高兴,给全国农民增了光。”张喜民又笑了起来。

在此之前,张喜民对于与吴蛮的琵琶“跨界”合作也心存疑虑。“开始我也觉得琵琶加进来很奇怪,2009年我们第一次去美国演出,看到不论观众那么喜欢,我才发现,华阴老腔只有跟别的乐器合作才有出路,就是我们常说的,与时俱进。”

春晚之后,老腔在国内外都火了,不过张喜民也遭受了一些质疑。

他说,在华阴当地,一些人就觉得老腔“变味”了,非常不可思议。“有人说我,张喜民你把老腔都唱成啥了?我就问他,过去的老腔一唱三、四个小时,慢腾腾的,只有老人听,有没有年轻人看?必须改!雄赳赳气昂昂的,年轻人才爱听,外国观众才看得懂。”

“如果老腔一直只唱那些老本子,可能一辈子都走不出陕西。”这几年“坐高铁乘飞机世界游玩(老腔唱词)”的经历,让张喜民对这一点深信不疑。

传承

传承是个大问题,最小的学生也年近五十

说起这几年环游世界的见闻,张喜民是眉飞色舞滔滔不绝。可是转到接班人的问题,他不禁眉头紧锁。

“传承是个大问题。我也很发愁,年轻人不愿意学。”

早在2006年,华阴老腔就被确定为中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的张喜民,前几年开始在华阴市文化馆办了免费学习班,一周两天,从上午十点一直教到下午三、四点。

他对徒弟的要求很宽松。“过去老腔是传男不传女、传里不传外,是张家的家戏。现在,他们啥时来都行,男女都行,只要愿意学的我就教。得给人放宽松点,我就想着赶紧把老腔传下去。”

老腔的传授必须是口耳相传,谱子和唱本都得师傅细细解释。“世世代代传下来的曲谱都是用工尺谱记录的,就是现在的‘Do Re Mi’。谱子给你,你也不一定会,没有标点符号,必须口头教。”张喜民一边解释,一边弹着月琴唱了起来:“‘六五上上,五上五上车车’就是‘So La Do Do, La Do La Do Re Re’。”

让他忧心的是,学习班虽说有4、50人,但年龄最小的也已经48岁了。两年前华阴老腔上了央视春晚后,学的人稍微多了起来,但是“年轻人还是太少了”,老腔的传承困境并未得到解决。

当晚在深圳演出的戏班,张喜民三兄弟都在,师傅们的平均年龄已届68岁。张喜民的儿子对戏曲不感兴趣,开了个修车厂。让张喜民寄予厚望的是正在上大学的孙子张猛——他从小对老腔耳濡目染,是“90后”中传承老腔艺术的“少数派”,上过好几个电视节目。张喜民特别希望在张猛的带动下,能有多一些“90后”来学老腔。

传承问题也是吴蛮的心头大石。她从2007年走近这群老腔艺人,对每一个人的情况都了如指掌。“认识他们11年了,他们真的是年纪大了。我特别着急,希望他们有接班人。现在会唱的年轻人还是不多,大家还是看个热闹而已。”

在张喜民的构想中,希望能有这么一个老腔班,能在应届毕业的高中生里挑选十来个有潜力的苗子。

“要想学成能唱能表演,那起码是要一年的。但至少,能把它传下去。”

编辑 王雯

(作者:读特首席记者 杨媚/文 胡蕾 丁庆林/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