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院士、深圳大学陈国良教授荣获2020年“CCF终身成就奖”
深圳特区报记者 李丽 林洲璐/文 丁庆林/图
2021-01-27 12:43

1月26日,中国计算机学会在其官网上公示2020年“CCF终身成就奖”评选结果,深圳大学陈国良院士凭借“在并行计算的理论研究、工程应用和教学等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荣获该荣誉。

据悉,“CCF终身成就奖”由中国计算机学会于2010年设立,授予在计算机领域从事专业工作40年以上且年龄70岁以上,在计算机科学、技术和工程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成就卓著、贡献巨大的中国计算机资深科技工作者。该奖每年评选1次,每次获奖人数不超过2名。

【读特新闻+】

本报记者曾于2017年对陈国良院士做独家专访,全文如下:

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国良:中国“并行计算”带头人的24字人生

他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国家高性能计算中心,营造了我国并行算法类的科研和教学基地,是我国非数值并行算法研究的学科带头人。先后承担了国家863计划、国家攀登计划、国家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课题等20多项科研项目。发表论文400多篇,出版学术著作和教材10多部,曾获安徽省重大科技成就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中科院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等20余项。

他始终保留农民本色,他始终发挥“工匠精神”,他始终保持军人的优良作风,他始终对国家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他爱学生如子,他孜孜以求——他,就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深圳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陈国良。

约见在深圳大学计算机大楼十楼的休闲茶吧内,陈国良院士准时地出现在了电梯口,笔挺的衬衫、西裤纤尘不染,一头鹤发精神矍铄,看到架好的录像机位,陈国良坐在了测好了光线的采访位上,掏出了两页布满红色、蓝色蝇头小楷笔记的提纲。

陈国良笑称:“有人说我是‘五像’学者:戴上草帽走向田野,像农民;穿上工服走进车间,像工人;穿上军装下连队,像战士;打上领带走上讲台,像学者;戴上围裙走进厨房,像主妇。”

“亦工亦农,亦文亦武,亦强亦弱,亦硬亦软,亦虚亦实,亦东亦西。”——这二十四字,浓缩了陈国良的丰富斑斓一生,也将记者从茶座这一隅空间,带往了一段峥嵘的成长岁月。

因为农活干得好,调配去学计算机

“听我爷爷说,我们是文盲世家,世世代代,目不识丁。”陈国良出身皖北一个普通的农户,18年的农村生活,使陈国良养成热爱劳动、吃苦耐劳、不怕脏累、不怕苦的淳朴性格。至今,他身上依然保留着农民本色,以及对农村的天然情感。陈国良回忆,小时候他几乎整日与牛羊为伴,种瓜种豆,半耕半读。

“我对牛有感情,到现在我也不吃牛肉。”说起牛,陈国良的语气真挚、动情,像是回忆一位老朋友。“我记得我们家养了一头野性十足的黄牛,平时我和它一起犁地。一般生人从不敢接近它,然而它见到我便摇头摆尾,十分亲近。后来老黄牛死了,我很伤心,哭了好几天,我也会常去老黄牛睡觉的地方坐着,但已‘牛去场空’,我到现在都不会忘记我与老黄牛‘并肩作战’的场景!”

1946年陈国良初入小学,正值新旧文化交替之际,他可读私塾,也可读洋学堂,受外公影响,陈国良选择了后者,接受白话文教育。在那所乡村小学,陈国良遇到了他的启蒙老师陈钟汉,这对他为人处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那时候的老师都是义务从教,没有工资也没有住宿,但他们既有公心也有学问。我一生爱好诗词就得益于陈钟汉老师,他教我们写毛笔字,规定每天练习60个大字,300个小字,背诵三到五首诗。作业和答案不能随意涂改,保持卷面整洁,此乃我一生所遵从;关于礼节和做人,他教我们要知书达理、和善为人,要勤俭节约、热爱劳动,这些让我终身受益。”

1956年,陈国良顺利考入上海交通大学电力系,并于同年随校西迁至西安,最终在西安交大完成了学业。

陈国良怎么也没想到,在校期间的一次秋收为他命运的转折埋下伏笔,他从一个普通专业转到尖端专业,由此踏入计算机学科领域,开始了他的漫漫科研路。

1958年秋天,全校学生被安排到西安阎良帮助农民秋收。当时,陈国良在学校学习成绩一般,表现也不起眼,可到了农村,他却大显身手,样样农活都精通,被同学们称为“生产大队长”。回校后,全校表扬十位优秀生,陈国良列在榜首。

“这一切都是命运的安排啊,一个月后全校抽调30名学生学习当时的尖端新专业——计算机和自动化,我糊里糊涂地被调去学习‘计算数学和计算仪器’专业。”陈国良说,毕业后他被分配到部队从事国防科学技术研究,创造了火炮数字计算机实验室,发出领域“先声”。

当时西安交大的校长彭康以严厉著称,虽然陈国良与彭康没有直接的交往和接触,但是彭康对待学生的一个细节让陈国良记忆深刻,甚至影响到了他自己的为师治学态度。

“有一天晚上,在食堂,我们一群学生围着饭锅里的蛋炒饭挑鸡蛋吃,正挑着,突然彭校长出现在我们面前,大家跟老鼠见猫一样四处蹿开,可校长见此情形,并没有责怪我们,而是到厨房和厨师说:‘孩子们正在长身体的时候,你为什么不多放些鸡蛋呢?’那一刻,我深深地被感动了。彭校长让我懂得,为人师就是要把学生真正放在心上。”陈国良说,60年前彭校长说那番话的神情和语气,至今仍历历在目。

转战五大军区,8年工厂生活

1961年7月,陈国良从西安交大毕业后分配到部队,当时他接到通知到西北军区报到,发放路费直接到北京复兴路25号炮兵司令部入职。陈国良在北京过完国庆,到沈阳军区参加新入伍大学生集训。集训完成后,陈国良被分配到北京军区的部队研究所工作,不到半年他被派到广州军区驻中山大学当军代表,两年后回到本部,随即下到福建前线福州军区当兵。

“四年军旅生活,却转战了五大军区。”陈国良一边笑着,一边掰着指头和记者算着。

陈国良是炮兵中的计算机兵。按照当时的规定,新入伍的大学生必须以普通战士身份下连队锻炼。

“我当时被下到福建军区,执行对金门、马祖的值班。我们计算机兵驻扎在海边的山头上,借助收集的气象等数据,计算射击诸元(参数),然后传送给前线炮阵地控制火炮发射。”

在前线当兵的场景,陈国良至今记忆犹新。“每当我一个人夜晚在山头站岗放哨,我总会体会到‘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的意境;每当我独自一人传送情报时,就会念起‘天地有正气,浩然鬼神惊’的名句!我一生遵守纪律,服从命令,动作敏捷等优良作风,大多从此经历而来。”

陈国良说,四年军旅生活对他影响太大了,从那时候开始,他的血液中流淌着爱国情怀,他的骨子里渗透对国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1965年,一声令下,全军十三万从事科研的人员集体转业到地方。“此令下达没几天,我们便浩浩荡荡从北京乘坐专车集体到太原785厂。在那里,我脱下军装,穿上工装,开始了8年的工人生活。”

8年的工厂生活让陈国良真切地体会到何为“工匠精神”——讲求实际,细致认真,一丝不苟,来不得半点马虎。

“工人的高贵品质值得我们学习!我对工人非常崇敬,工人师傅不会讲大道理,就是以实际行动告诉你如何精益求精。那段时间,我在车间劳动,跟随师傅,从电装工学起,翻砂铸造,车铣刨磨都干过,从工人到技术员,整日和工人在一起。师傅诚恳待人、苦俭在先,讲究实际,我永远铭记心中。”

一怒冲冠要求取缔校外“网吧”

1973年,陈国良从太原785厂调至合肥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那时恰逢中国科大迁至合肥。“那里接近我安徽老家,也算是实现人生‘落叶归根’的愿望吧。”

陈国良在中国科技大学工作了整整36年,“我很热爱教学,我喜欢上课,即使兼任系主任等行政职务,我也从未间断过给学生上课。”

在陈国良看来,大学老师既要“教书”更要“育人”。“作为老师,我们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是教会他们如何做人。我很喜欢和学生相处,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真正和他们走在一起。”

2016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上,由中科院计算所研究员陈云霁、陈天石兄弟研发的“寒武纪1A”深度神经元网络处理器入选“世界互联网领先科技成果”,目前寒武纪已完成A轮融资,融资总额达到1亿美元。这对毕业于中科大少年班的“天才兄弟”,当年正是陈国良的学生。

很难想象,这对兄弟在校期间曾一度处于退学的边缘,是陈国良用爱心和智慧奋力拉了他们一把,由此改变这对“计算机兄弟”的命运。

“这两兄弟上学期间沉迷网络游戏,考试六门课不及格,被学校勒令退学。我还记得,他们的妈妈从江西老家赶来学校,急得都快哭了。当时,我和校领导说,我作为系主任,对学生没有进行严格管理,有一定的责任,请给我半年时间对他们进行管教,如果半年后他们依然考试不及格,再退学不迟。”

为了帮助两兄弟摆脱网瘾,陈国良费了不少心思和精力:在学校附近租了一个房子,让他们的母亲住下来,守在儿子身边;同时,安排三名品学兼优的学生和他们同一间宿舍,监督他们不能玩游戏;陈国良还经常找他们谈心,激发他们的科研兴趣。

在大家的关心下,陈云霁和陈天石的学习生活回归正常,并逐渐展现出他们的天赋和才能,迅速成长为杰出的青年科学家。哥哥陈云霁曾任龙芯3号总设计师,获得首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弟弟陈天石也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和中国计算机学会优秀博士论文奖。

经过此事,陈国良也留意到,中科大校园周边的网吧日益泛滥,一怒之下,他连夜撰写了一份详细的报告呈递合肥市政府,提出“坚决取缔网吧,为学生提供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的建议。合肥市政府采纳了陈国良的建议,中科大周边所有网吧全部被取缔。

“年轻人难免犯这样那样的错误,作为老师,我们除了宽容、关爱和引导,还要积极为他们提供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陈国良动情地说。

“陈三问”的“神秘笔记本”

“清明雨纷纷,行人欲断魂,酒家何处有,遥指杏花村。这首唐代诗人杜牧的《清明》可以改成五言,还能再变成三言……”在陈国良眼中,华罗庚拥有极高的文学修养,李四光拥有深厚的文学功底,文理兼通才是一个科学家应有的治学态度。

“这个不应该是你写出来的。”虽然陈国良的语调很轻,可是毛睿却恨不得找个地缝儿钻进去。从本科开始就追随陈国良老师,毛睿极少看到陈老师生气,可是这次,当他递上留学归来担任陈老师助手后,第一份用中文撰写的科研材料后,陈老师一言不发地逐字逐句修改良久,才说出的这句话,让毛睿印象深刻。如今,已担任深圳大学计算机学院副院长的毛睿说,陈老师对工科学子在语言造诣上的高标准严要求让他受益匪浅。

毛睿告诉记者,陈老师有一个“神秘笔记本”,他带出来的96位硕士研究生、112名博士研究生,一生一编号,学生的姓名、年龄、年级、研究方向、专注领域、研究进展、论文发表、毕业时间……陈老师都记录在册。

“科学研究哪有一帆风顺的,我允许学生失败,但是学生要告诉我,是哪里出了问题,是思路错了,还是条件不具备?”陈国良带学生不拘一格,少有条条框框限制,尤其喜欢新东西、新知识、新事物,只要学生们感兴趣,他就帮着一起定方向、找思路。他特别鼓励学生们带着项目求学,带着成果回归社会。他坚持:“兴趣驱动才能让学生获得更大发展。”

有了兴趣,就要严格落实推进。陈老师是个“行动派”,他的“陈三问”也声名远扬。每个月,陈国良就会带着这个神秘的本子挨家“收账”:“上个月做了什么?这个月在做什么?下个月计划做什么?”一开始,他总能把学生们问出一身汗,可是时间久了,学生们开始主动向陈老师汇报研究进程,即使老师出差,也会把汇报放入老师办公桌的文件夹内,等待老师审阅。深圳大学计算机学院高性能研究所副所长王毅说,陈老师这才是对学生们真负责。

陈国良喜欢给本科生上课,在他眼中教室比天还要大,每次上课前一天,都会推掉所有事情专心致志备课。他说,胸中足足一缸水,上课才能随时舀出一瓢。即使在中科大担任系主任的时候,陈国良也从未间断为本科生上课,2003年,他被评为首届“全国高等学校国家级教学名师”,成为“院士里的第一位名师,名师中的第一位院士”。

对于学生,陈国良有三点期望:要培养对工农感情,自觉服务人民;养成艰苦朴素的作风,锻炼适应社会环境变化的能力;热爱科学,崇尚科学,成为有文化素养的高层次人才。

对于人生,陈国良有三点体会:艰苦的生活环境,能磨炼人的意志,有利于人的成长;丰富的人生经历,能顺应时代变化,与时俱进;宽广的知识面,能跟上学科发展,厚积薄发。

古稀之年投身深圳学科建设

“1983年2月,同一批出国的四五个同学,不约而同地乘坐了同一班航班飞回祖国。美国有最先进的教材,但我们要遵守诺言,完成祖国交给的任务,按时归来。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自己的祖国。”

1981年1月,已步入不惑之年的陈国良被选为首批国家公派留学生,远赴美国普渡大学电气工程系担任访问学者,学习并行算法。归国后,陈国良在国内率先开展非数值并行算法的研究,推动了我国该领域的学科发展,形成了“理论-设计-实现-应用”一套完整的学科体系,陈国良率先在国内出版了《并行算法丛书》、《并行计算丛书》。在担任中科大计算机系主任的13年中,陈国良一再“谦让”,主动把机会留给年长教师,直到51岁才获聘教授,2003年,时年65岁的他才增补为中科院院士。

2003年夏,淮河流域遭受特大洪涝灾害,陈国良带领中国科大师生一行十多人现场为防洪调度决策提供高性能计算支持。为确保计算参数的准确性,他还到方邱湖、西大坝等防洪重点区域实地考察,提出洪水演进算法,坐镇调度室直接参与行蓄洪区调度……在计算机科学与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终其半生,陈国良带领团队将理论技术与国防科学技术、水科学与工程、石油勘探、桥梁安全、气象预报、交通管控、智慧农业、科普教育等紧密结合,并行算法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不仅拓宽了研究领域,更让科学的光芒惠及民生。

科学家也有自己的家人,科研事业的孜孜以求,让陈国良对家人倍感愧疚。2006年,妻子病故,让陈国良备受煎熬,几近缠绵于病榻。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深圳大学原校长章必功是陈国良的安徽同乡,在他的力邀之下,2009年,为支援鹏城计算机学科建设,也为减轻睹物思人的伤怀,年逾七十的陈国良离开家乡,着手创建深圳大学计算机与软件学院,出任创院院长。

“世界上没有办不成的事情,就怕认真二字。”在他的带领下,深大计算机学院积极引进人才,促进科研平台建设,经过八年努力,计算机学院在每年学校总评中均名列前茅。2017年又成功申报成立“大数据系统计算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成为深圳大学乃至深圳市高校首个国家级科研平台。

振兴民族计算机事业,投身大数据助力双创

为中国研发自有知识产权计算机——陈国良说,这是他的命,是使命,更是他的生命。在中科大如此,在深大亦复如是。

“誓与龙芯结良缘,推广应用不等闲——要给中国计算机试错的机会!不用它,它就永远不能进步,我们在计算机领域就会永远受制于人。”陈国良经常和学生们讲,“不管是军用还是民用,我们要做自己的操作系统、生产自己的处理器、研发自己的集成计算机。”

1956到1961年期间,仍交大读书的陈国良参与了老师领导的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的研制,通过对LGP-30的控制器的设计学习,他走进了“数字计算机逻辑设计”这一领域,而这一次“偶遇”,奠定了陈国良在一至三代计算机研制工作的基础。而后,陈国良主持设计了具有独立知识产权、服务于军用的第二代晶体管-磁芯存储器专用机“东方红Ⅰ号”;1965-1975年间,又牵头成功研发中小规模集成电路的小型专用和通用数字计算机KD-1。

1995年9月,在陈国良的主持下,科技部与安徽省在合肥率先成立了我国第一个国家高性能计算中心,此后,国家高性能计算中心相继落地武汉、北京、上海、成都,而国产千万亿次并行机超算中心也在天津、深圳等地落地生根……从2007年研制KD-50,到2011年主持团队成功研制出我国首台基于国产“龙芯3B”八核处理器的万亿次高性能计算机KD-90,直至2013年的15万亿次SD-30高性能计算机在深圳诞生——并行算法、超级计算机已经与陈国良的名字紧紧联系在了一起。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作为我国非数值并行算法研究的中国第一人,至今,陈国良仍在继续推动开展大数据计算基础理论研究,助力大数据产业发展。“高性能计算是信息领域的前沿高技术,在保障国家安全、推动国防科技进步、促进尖端武器发展方面意义重大。而普通百姓的衣食住行,在刷卡购物、打电话、听天气预报、出门坐车时已经在享受高性能计算所带来的准确与方便。同时,高性能计算也是大数据和云计算等的基础推动力之一。”陈国良表示:“大数据、物联网和云计算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中的华彩乐章,结合深圳双创环境,助推产学研结合发展,深圳极具潜力。”

采访结束,已是日暮时分。虽然陈老师说自己不怕热,可是起身的须臾,记者还是瞥见老师背后的白衬衫却已被汗水浸湿了大半。起身送别,陈老师一边走进电梯,一边问道:“毛睿,你女儿放学了吗,要不要我顺路接一下?”毛睿的回答随着电梯而下,窗外一片金色的光映在陈老师刚刚起身的沙发上,让人满目温暖……

编辑 高原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李丽 林洲璐/文 丁庆林/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