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章子怡的首部电视剧作品《上阳赋》悄然上线优酷视频,目前这部长达68集的古装剧播出还未过半,口碑风评却已辗转几波。重磅班底、筹备多年、多次改名,以及多年来从不出演电视剧的章子怡的小荧屏处女作,这些不同寻常的标签让它自开播以来多次登上热搜,引发诸多话题,但评分只在6分上下,未成“爆款”。电影演员出演电视剧有何利弊、古装大女主剧为何从火爆走向平淡等问题,值得探讨。
章子怡首演电视剧是不是“降格”?
多年前在章子怡身名鹊起之时曾有流传甚广的一个说法——张艺谋对初出茅庐的章子怡给出忠告:“永远别演电视剧。”言下之意,当然是相比于电影,电视剧的品质格调有限,对于有较高艺术追求的演员而言,出演电视剧将不利于事业发展。一直以来章子怡也谨记恩师教诲只演电影,成为纯粹的“电影咖”和“国际章”,直到接演《上阳赋》。
章子怡为什么要“破戒”接演《上阳赋》?她在幕后制作特辑中回答:“我特别想在一个角色世界里,翱翔时间长一点。我很好奇,当我在一个长剧集里面,进入到这样一个人物的时候,她有这么多的人物关系、人物变化、人物成长,我会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无论是演电影还是电视剧,我演的都是人,这个人是很重要的。王儇身上有很多现代女性的气质与价值观,她独立、不被束缚、追求自己的自由,她就像我身边看到的现代女性一样,是非常丰满的一个人物。我觉得我演得非常过瘾。”
除了章子怡的加盟,《上阳赋》的台前幕后还汇聚了一众“大咖”:导演侯咏是《我的父亲母亲》《一个都不能少》的摄影,转行导演后的《茉莉花开》助力章子怡拿到金鸡奖影后;摄影菲利普·勒素为《一代宗师》的摄影;美术总监韩忠是《如懿传》的美术设计;演员方面还有于和伟、左小青、赵雅芝、惠英红等戏骨。但是从目前这部剧的网络评分6分上下来看,其品质似乎与章子怡当初的预期以及观众的期待有不小差距。此外,观众虽然也认可这部剧在画面上具有“电影质感”,但记者从微博、优酷视频、豆瓣、知乎等平台的话题与留言反馈中看到,观众对于此剧的期待多集中于“王儇萧綦什么时候发糖”“夫妻快快合力打江山”等方面,与对一般古装言情剧、宫斗宅斗“爽剧”的兴趣点并无二致,故事的逻辑性、艺术性这些更高层次的东西,似乎没有多少观众在意。
可见,不管阵容如何强大,一部冗长的古装大女主剧,说到底仍是观众闲余时间的消遣,这也许就是张艺谋当初给予忠告的原因吧。但有趣的是,最新“谋女郎”刘浩存日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张艺谋告诉自己,“无论电影也好,电视剧也好,只要剧本好都可以接,现在时代变了,要跟上时代”。不仅如此,据公开的媒体报道,张艺谋自己也将要拍摄电视剧了,剧本改编自茅盾文学奖得主陈彦的小说《主角》。
所以,在张艺谋和章子怡都接纳电视剧之后,在许多“电影咖”们一次次试水电视剧市场之后,电影与电视剧的“高下”之争,应该仍然是业界乐于探讨的问题。
“玛丽苏”讨人喜还是惹人厌?
1月9日起,《上阳赋》在优酷视频独家开播,该剧改编自有着“浓情天后”之称的寐语者的小说《帝王业》,讲述了王儇与萧綦因为一场权利的交易先婚后爱共定天下的故事。《帝王业》发表于2007年,是寐语者的早期作品,以40余万字的篇幅讲述了王儇从单纯天真的贵族少女成长为心有城府的一国皇后之路。
开篇,少女王儇身着一身白色华服亮相盛大的及笄礼。以开拍时已经39岁的年纪演出15岁的少女,角色与演员之间悬殊的年龄差距成为了章子怡本人与该剧在开播以来面临的首轮争议。尽管演员保养得当,后期滤镜修饰,记者从微博、豆瓣等平台上的普遍反馈看到,观众们明显不买账,难有代入感。前几集上线后,“就不能找个真正的少女来演王儇的少女时期吗?”“中年玛丽苏”等评价常在弹幕留言飘过。强烈的市场反馈,也令章子怡本人按捺不住发微博表示拒绝被营销“少女感”。
因中生代女演员出演少女而被诟病的电视剧近年间并非鲜见,如赵丽颖出演的《有翡》、唐嫣出演《燕云台》、周迅出演的《如懿传》以及梳着双马尾辫的刘嘉玲出演的《情深缘起》中均有不同程度的异见之声。然而,这种由年龄和扮相引起的争议最终还是要回归到对于内容承载力的讨论中来。在原著《帝王业》中,王儇是“人人都爱的女主”,除了官配萧綦外,还有子澹、宋怀恩和贺兰箴对其倾心,原著作者寐语者也曾坦言承认作品中存在“玛丽苏”气息。所谓“玛丽苏”“杰克苏”,简单来说就是指文学作品中脱离现实的人见人爱的完美男女主角。
寐语者此次担任了《上阳赋》的联合编剧,“我从来不认为玛丽苏是一个贬义词,也不认为它是褒义词,它是中性的,是一个客观属性,是人们内心里或多或少的一种欲望折射。”在此前的媒体采访中,寐语者表示,“玛丽苏”是一种存在但需要被掩饰的“心理刚需”,且“永不过时”。她认为,“喜欢立意深沉严肃的作品,和同时拥有玛丽苏或杰克苏趣味毫不矛盾。”
古装大女主剧还能走多远?
寐语者曾在不同场合中表示,面对当今独立意识更加觉醒的一代受众,输出真正具有女性独立精神的价值观仍处处受限,这也是“大女主”“独立女性”人设在网络文学和影视剧作品改编中屡见不鲜的原因。她认为,王儇身上的现代女性特质十分明显,如,她会忠诚于自己的内心,与身边人共进退,有同理心等。“我的创作始终是在表达女性的自立自尊自强,十几年前如此,现在也如此,和舆论变化无关。”
在一部古装剧中,游离摸索着现代女性的特质,这样的意图是能够被观众识别出来的。记者在豆瓣以及优酷平台均看到有网友评价该剧是一部典型的“现代思维的古装戏”,不同口味的观众自然会对这一处理方法报以肯定或怀疑的态度。而从口碑与流量的衰落来看,善于以现代独立女性思维包装的古装大女主剧,如今正面临着“翻篇”的危机。
自2015年实施“一剧两星”政策开始,当年《武媚娘传奇》《花千骨》《芈月传》堪称现象级作品。此后两年间,《锦绣未央》《女医明妃传》《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楚乔传》《那年花开月正圆》等纷至沓来,直到2018年《延禧攻略》《如懿传》吸足了热点,2019年《知否知否》《扶摇》《东宫》《皓镧传》等不一而足。而在过去的近半年中,《上阳赋》《燕云台》《有翡》《锦绣南歌》以其内容和阵容来看,均称得上“大女主”的标配,然已难现辉煌。
翻看这些剧集的公开信息便可看到,“大女主”剧大多改编自网络小说,多是架空虚构的历史,作者喜欢将故事对接分裂、对峙的南北朝时期,如《上阳赋》中“大成朝”中马氏皇帝,有谢氏、王氏大家族秉政,皇权衰败,宰相明目张胆地给皇帝下毒,这些离奇剧情均能在东晋历史中找到影子。然而,因为缺乏真实的史料,以及网络文学根基尚浅,古装“大女主”剧当下难再出新意、出爆款,不仅是“国际章”,《如懿传》中的周迅、《大明风华》中的汤唯、《宸汐缘》中的倪妮等女演员,都未能跃出漂亮的水花。今后古装大女主剧还能走多远,市场会给出答案。
编辑 陈冬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