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13.83亿元!深交所25日公布了深市上市公司去年全年的再融资规模数据,资本市场推动上市融资发展发挥出重要作用。
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影响和复杂严峻的形势变化,深市上市公司积极运用再融资工具,有力促进企业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升风险防控水平、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推动科技、资本和实体经济高水平循环。
据统计,深市去年全年共实施完成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可转债、配股等再融资260家次,募集资金3913.8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倍和2.4倍。其中,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实施完成129家次,融资2358.38亿元,同比分别大幅增长2.5倍、6.3倍,再度成为深市再融资“首选”;可转债实施完成127家次,融资1306.0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8倍、25倍,创历史新高。此外,2020年深市还完成11家次配股、1家次公开增发、2家次优先股,募集资金249.43亿元,多种工具扩宽企业融资渠道。
值得注意的是,创业板注册制试点和再融资制度改革有效改善市场融资环境,集中释放上市公司融资需求。2020年,深市公司共披露665家次再融资预案,合计拟募集资金8673.0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倍和1.4倍。创业板有55家次可转债融资受益于“最近一期末资产负债率不低于45%”发行条件的取消,合计拟融资481.17亿元;有91家次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的融资方案受益于“最近两年盈利”发行条件的取消,合计拟融资922.90亿元。此外,大多数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融资方案的发行底价放宽为市场参考价的80%,定价空间更大。
创业板改革首次将增量与存量市场改革同步推进,再融资审核同步实施注册制,促进提升市场资源配置效率。截至2020年底,深交所共受理创业板公司再融资申请267家次,累计提交注册160家次,其中131家次已注册通过。审核时限也明显缩短,2020年,深市再融资项目平均审核及回复平均用时较上年下降近30%,再融资审核效率明显提高。在融资效率方面,仟源医药、温州宏丰的小额快速融资项目,从提交申请到注册通过仅耗时8个工作日,注册通过到资金到位分别仅耗时9个和5个工作日,大幅提高融资便利性。
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是“十四五”时期资本市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任务。深交所表示,将继续认真践行“建制度、不干预、零容忍”方针,坚持市场化、法治化改革方向,按照证监会统一部署,不断丰富制度供给,优化审核机制,加强一线监管,提升服务水平,发挥市场功能,支持深市上市公司利用再融资工具实现高质量发展。
编辑 曹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