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这是你的快乐!专访两岸公益视频书法教学第一人陈忠建

读特驻台记者 张雪松 文/图
2018-03-24 17:56
摘要

陈忠建,这个台湾书法家被两岸书法爱好者所熟知,是因为这10年间他在网络上免费发布了数量极其庞大的书法临摹视频,王羲之、颜柳欧赵、褚遂良、虞世南、米芾、邓如石、沈伊默等等……他“一字一临”几乎覆盖了常见的传世碑帖,让网友惊呼“看不过来”!

陈忠建?!许多书法初学者会连连点头:“我正在看他的临帖视频哦!”这个台湾书法家被两岸书法爱好者所熟知,是因为这10年间他在网络上免费发布了数量极其庞大的书法临摹视频,王羲之、颜柳欧赵、褚遂良、虞世南、米芾、邓如石、沈伊默等等……他“一字一临”几乎覆盖了常见的传世碑帖,让网友惊呼“看不过来”!

这些教学视频讲解细腻、示范到位,他的语言幽默直率,最重要的是全部公益免费。可以说,在网络上系统性地进行全碑帖式免费书法教学视频的,两岸仅他一人。

专为大陆“书法进课堂”制作视频教学

记者在台北寻踪找到陈忠建时,耳挂麦克风的他正在自己的工作室里,针对中国教育部中小学“书法进课堂”的专用课本“书法练习指导”进行教学视频的创作。他极赞大陆对学生书法基础教育的重视,但也担心如此大面积地推进普及书法教育,是否面临诸如师资短缺、课程体系不科学等困难。

“我发动大陆的网友收集各省专用的‘书法练习指导’教材寄来,我收集了八套,非常全了!我对它们做系统地演示教学,希望能帮助大陆的书法老师和同学们。”他对记者说。

陈忠建推公益教学视频,是因他“很担心——发现一些‘不会写字’的人在教书法,台湾有很多,大陆也有很多。教的人认为自己很厉害,学的人学得很迷惑。”

毛笔怎么写字?其实许多人不知道的

陈忠建8岁开始学习书法,“小时候和大家一样学颜柳起步。上了师专之后,在亦师亦友的老师江育民那里接触到专业书法,看到一些高清版的墨迹字帖,我才发现之前我们学的都是错的,全错的!为什么这样说?以前资讯不发达,人们见识有限。当老师的自己水平不高,字帖也是真假碑帖反复翻刻,大家认识不到什么是真的书法!”

“以前那些有家传的大书家,是可以看到、甚至可以亲手触摸古人真迹的。”陈忠建说,“现在技术进步,字帖越发精美逼真,普通人也能享受到高水平的帖本,但是毛笔怎么用?真正怎么写?许多人不知道的。”

陈忠建认为现在书法学习中的误区太多:“笔笔回锋;从头到尾中锋用笔;还有那个著名的王羲之从儿子背后抽笔的故事,都是误区。笔笔回锋,哪里做得到?古人如果像这样写,早累死了,赵孟頫还能一天写3000字?紧握笔,那是僵执,不符合人体工学,所有的运动都是要灵活,书法也是一种运动。立腕执笔?那是对‘笔正心正’的僵化理解,古人执笔都是有角度的,才能舒适变化……我如果再不做这件事,让大家看看真的书法是怎么写出来的,再过几十年,真正有书写性的书法反倒会被后人认为是‘假的’!要知道,文化是有养成时间的。”

50万字全帖式书法视频,全部免费奉献

陈忠建是从2005年开始入手“网络教学”的,从面向小学书法老师的公益课开始,把几十年积攒下的书法经验向广大爱好者倾囊相授。

“真耗时间和精力”,陈忠建说,最开始的时候,就是请妻子帮助拿家用DV机拍摄;“攒了几个钱就去升级设备”,再琢磨摸索怎么进行合适的呈现,把手上动作表现清楚;再攒一些钱再进阶……十几年的时间里,他自费投入了相当于50万元人民币购置设备,把视频五次更新,前后拍摄了5000多段小影片,上传到优酷等视频网站,供两岸网友免费学习。

退休前,陈忠建是新北市一所小学的电脑教员,对电教器材的精熟使得他的书法教学视频拍摄非常专业。大陆网友评论说:“陈老师用双镜头拍摄,有正面有侧面,一丝不苟。只有真正懂书法的人才知道怎样表现毛笔使转所蕴含的笔法,镜头间让初学者获益最大。”

陈忠建的临创能力一流,每一个碑帖到了他手里,都复现得惟妙惟肖,而且是全帖式展现,这让仔细揣摩的学书者们受益良多:“终于搞清楚了许多笔法问题,时有茅塞顿开之感!” 记者看到陈忠建新推出微信公众号已经有33364个大陆粉丝。

有生之年要把传世字帖用视频“一网打尽”

这些年来,陈忠建创作了《千字文》几十个字体版本,编辑出版30多本集字帖,其中《集字心经》已经由文物出版社在大陆出版发行。他对记者笑称:“我的书不是畅销书,都是淘宝长销书。”

陈忠建告诉记者,他正在建造一个数量惊人的传世碑帖的网络书法字库!已经上传了30多套书体,包括20万字的千字文、50万字的视频。记者吃惊地看到,他把每个碑帖的字体按字典补齐6200多字,能最大限度地帮助初学者由临摹到创作的集字过渡。不过,这个字库目前只能挂在他退休前工作的小学网站上,“学校说网站已经快被大陆的粉丝挤爆了!”他无奈地笑笑。

“30岁前各体书法临帖技术到位,40岁才真正跨进书法创作,开始真的很累很难,写得头晕目眩,吃大把的抗抑郁药。现在50岁了,发现任何书体都是可以驾御的。”他说:“我们常用字2000多个,而字典上的繁体字有6200多个,这些字里有很多你根本没见过没写过。对一部新碑帖建字库,我摸索了一套模式:先临摩,把帖上已有的字录入,基本功够厚,把一个帖临八九分像不难;先补写《千字文》,原帖可能有300个字,那只要补充700多生字;再整理偏旁部首,进行电脑比对,这是最痛苦的……一个字帖写过就搁下,有一些小错误也不必管它,生命太有限了。”

十余年间,陈忠建在工作之余已经做了30多套碑帖字体的完整字库。他说:“现在退休了,效率可能会加快一倍吧,希望后十年里以再做90套。这样的话,一般传世的字帖都基本一网打尽了。剩下的时间就是找错误修改补齐。”

陈忠建针对中国教育部“书法进课堂”的专用课本“书法练习指导”进行教学视频的创作。

书法写的是自我满足,而不是追求完美的自虐

记者追问陈忠建对于初学者的学习建议,他的回答和视频里一样句句率直风趣:

“小孩子是要具体而规矩地一笔一画入手;成年爱好者从哪里入手都OK,只要方法对,任何字体都可切入。入门之后,你发现哪里不足,OK,可以补。”

“书法就是想写就写的快乐事。喜欢才有快乐,有快乐才有时间和精力的积极投入。痛苦地学书法?你不如去玩别的吧!”

“我不赞成一个成年人把一个字帖没完没了地临,一个帖写了三五年都没有什么进步,你就从学优点变成了学缺点——任何一个帖都有优缺点。你一直不进步,就会疯吧?”

“三个月可以换一个新帖学习,有心理学调查显示,一直学习相同科目的人和穿插学习的人相比,后者效率更高,就和小学生按课程表学习一样。人脑中有强迫专注的神经,‘变数’会强迫你更集中精力;如果一成不变,注意力会变得松弛,交互式学习的效率会高几倍!你一帖苦练三年可能比不上人家专注练上三个月的。当然你以后可以再回归原来喜欢的那个帖来学,那时才发现自己的认识更深一层了。”

“有人说要先练基本功,没完没了画线条、练笔画,可能没练好你就‘阵亡’了!宁可先写好字,再练习线条质感。书法讲的是一个‘控制’,要在控制之内练习,单练一部分没意义。可能我没练线条,没追一个帖,却不比你写的字好,但我见识比你广了,这就是差距。”

“要满意,不用完美!人生可以做的事情很多,你要步步完美,就永远走不到下一步。写书法的是人,不是机器,你要得到的是自我满足,而不是追求完美的自虐。”

他的篆刻功力也非同一般。

“对一种新书体,开始的时候你可能不习惯,那是你还没了解它。当年老师让我临王铎,我就不喜欢,怎么那么难看啊……结果写着写着发现有内涵!写的和看的不一样,你要相信你的手,对经典之作开始看不懂可能是眼光差。如果三个月过去了,你还是不喜欢,那就是对它无缘……”

“现在的书法主要是视觉艺术,缺乏传统的内敛。外在形式不错,但内在味道和古人一比还相差太远。中国书法是内外双修的。学帖上漂亮样子,可能3-5年就可以,但要做到笔墨线条的质感则要30-50年的功夫。”

“写字就是‘日常’!就像你看手机吃饭睡觉一样的日常。好与不好不重要,当下至少还在写字。规定自己要写有所成?没必要!书法,这是你的快乐,不是你的功课!”

编辑 曹亮

(作者:读特驻台记者 张雪松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