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湾区建设成政协委员关注焦点 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建设亟需集中发力
深圳特区报记者 杨丽萍 周元春 黄子芸 宁若鸿
2021-01-23 19:35

省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23日在广州开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依然备受与会省政协委员的关注,在区域协调、科技创新、交通一体化等方面纷纷建言献策。

建立广深港澳直接对话机制

在生物医药领域建立深圳国际生物谷、广州科学城、东莞滨海湾新区、香港科技园的“点对点生物医药绿色通道”;在电子通讯领域建立深圳高新区与广州国际创新城的“点对点信息技术合作绿色通道”……民盟广东省委会向大会提交的《大力推进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建设 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创新脊梁”》提案,建议探索在走廊核心创新平台之间开辟点对点的创新技术、项目合作绿色通道,联合开展核心技术攻关,从而实现区域创新一体化发展。

民盟广东省委会认为,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下简称“走廊”)是大湾区的“创新脊梁”,是大湾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抓手。但目前,走廊建设尚未取得实质性突破,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形成强大合力,亟需集中发力、重点突破。其中,缺乏强有力的协调机制;区域创新一体化仍存在制度障碍,资源要素流通不畅;城市间同质化竞争激烈,缺少分配分享机制;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相对缺乏,不具比较优势等是目前走廊发展面临的四大突出问题。

民盟广东省委会在提案中建议,要紧抓广深双城联动比翼双飞的机遇,推动走廊建设成为广深双城联动“一号工程”、粤港澳大湾区的“亮点工程”。比如,将走廊建设纳入广东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领导小组工作职责,加强总体规划和统筹协调;尽快建立城市间协调机制,建立广深港澳四个核心城市直接对话机制,推动跨区域重大创新平台一体化、集群式发展,减少重复建设和无序竞争。此外,以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为试点,探索资金、设备、互联网、人员出入等便利政策,提供国际化的要素自由流动环境。

研究建设深中产业拓展走廊

省政协委员黄仕坤则关注粤港澳大湾区区域协调发展问题,在他提交的《关于加快推进深圳西部片区与中山翠亨新区融合发展的提案》中,建议研究建设深中产业拓展走廊,打造推进珠江两岸发展融合的示范区。

黄仕坤认为,深中通道2024年竣工后,将大大缩短深圳西部片区和中山翠亨新区的空间距离,成为深圳和中山一体化发展的坚强纽带。另外其他跨江重大工程也在加紧规划和建设,为深圳和中山,尤其是深圳西部片区和中山翠亨新区的融合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黄仕坤建议,省委省政府相关部门要充分发挥统筹协调的职能,积极与深圳、中山两地政府一起,共同磋商深圳西部片区和中山翠亨新区在规划建设领域的协同性、统一性,打造真正能发挥两地优势的产业拓展走廊。同时,从提前规划的角度出发,推进两地公共基础设施的互通和共享,提高两地土地要素的利用效率,高质量推进深圳西部片区和中山翠亨新区的融合发展。

“尤其是针对深中通道建成后的收费问题要多角度考虑两地群众、商务人士出行频次较高的现实,进一步降低两地之间的交通成本。”黄仕坤说,争取对在深中通道通行的深圳号牌七座以下小客车和中山号牌七座以下小客车实施免费通行,促进深中两地人才流通,为深中产业拓展走廊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大湾区机场群应协同发展

大湾区内现有主要机场7座,分布较为密集。其中,深圳机场直线距离白云机场、香港机场分别为128公里、92公里。

省九三学社在向大会提交的《关于粤港澳大湾区机场协同发展的建议》中指出,大湾区同时拥有广州、深圳、香港三个核心机场,是世界上唯一超过两个核心的机场群。多核发展,可能因区域航空资源、运输需求不足而导致资源浪费、恶性竞争,运营效率不高。

省九三学社建议,应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大湾区内多机场协同发展。比如,大湾区内已有三个定位为国际枢纽的机场,新建机场不宜再定位为国际枢纽。同时,各大机场在功能、航线互补协同发展,广、深、港机场增强国际通达性,巩固东南亚、南亚、大洋洲、中东等优势航线市场地位,开拓东北亚、南亚和非洲潜力市场;打造国内超级快线。其他机场着力构建干支结合的国内航线网络,培育特色商贸快线,吸引腹地旅客,并为国际枢纽机场提供中转旅客喂给,提高大湾区整体航空出行服务供给水平,以此推动大湾区机场群协同发展,构建大湾区经济融入全球的“空中通道”。

编辑 许舜钿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杨丽萍 周元春 黄子芸 宁若鸿)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