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运输司机代表宋某某将一面绣有“为民排忧 心系百姓”的8字锦旗送到沙头角街道调解员的手中,向街道和派出所调解室表达最真挚的感谢。
据悉,吴某等32名司机自去年3月开始在沙头角某综合管廊项目从事土方运输工作,因与分包公司之间存在争议,使得项目施工进度滞后,至今拖欠司机车队115万余元工钱。在双方多次沟通无果后,司机代表前往沙头角街道寻求法律援助。
沙头角街道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后,认为此案存在三大难点:一是涉案人数众多,工程款项、社会不稳定因素大,工人们等待工资过节心切;二是总包分包单位之间的经济纠纷,不能用行政力量干预;三是管廊工程属于市管工程,在协调指挥各相关部门时均存在巨大困难。
沙头角管廊工程工地位于中英街关口,全国各地旅客云集,街道本着守土有责,对此没有推诿,在涉案人数较多的情况下,街道党工委书记汪斌高度重视,与调解员多次介入调解。首先安抚司机和农民工的情绪,就他们的现实情况进行深入了解和分析,一步步稳控疏导,引导司机和农民工合理维权;汪斌书记第一时间做好当事人相关思想工作,为司机和农民工进行法治宣讲,引导其学会尊重法律,合理进行法律诉求。同时另一边将双方当事人约到派出所调解室进行协商,通过与总包方负责人作沟通,不断厘清简化关系,引导总包方主动担当,明确总承包方有负责民工工资的主体责任。
“我们尝试运用调解的方式来减少双方矛盾激化,引导总包代付,避免了群体性上访事件的发生。”街道调解员说,在调解过程中,只有增强与当事人之间的了解与信任,才能使得这一项民生工程真正做到深入人心。
在街道调委会和沙头角派出所长达6个月的通力合作调解下,双方都作出最大让步,最终总包公司支付司机车队运输款115万余元,这场管廊工程劳资纠纷终圆满结束。
编辑 郑双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