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4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统计分析司司长李魁文展望2021年外贸形势时表示,今年世界经济有望复苏带动贸易增长,国内经济恢复平稳增长也给外贸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2021年我国外贸进出口规模有望保持增长,外贸高质量发展有望取得新的成效。
李魁文表示,但同时也要看到,疫情变化和外部环境存在诸多不确定性,我国的外贸发展依然面临困难和挑战。相信随着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加快形成,高水平对外开放不断推进,新的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不断形成,2021年我国外贸进出口规模有望保持增长,外贸高质量发展有望取得新的成效。
他指出,去年一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国内外严峻复杂的形势和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我国外贸进出口明显好于预期,我国成为全球唯一实现货物贸易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这充分体现了我国外贸的强大韧性和综合竞争力。可以说,既实现了稳定增长,也实现了质量提升。
他分析认为,“稳定增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进出口规模和国际市场份额再创历史新高。2020年,我国外贸经历了一季度大幅震荡后快速回稳,进出口规模逐季攀升,全年进出口总值超过32万亿元,创历史新高。这是在全球贸易大幅萎缩的情况下实现的,外贸逆势增长推动了我国国际市场份额也创了历史新高。根据WTO公布的月度主要经济体货物贸易数据测算,2020年前10个月,我国进出口、出口、进口国际市场份额分别达到了12.8%、14.2%和11.5%,这比历史最高值分别大幅提升了0.8、0.4和0.7个百分点,我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的地位更加巩固。
二是防疫物资和“宅经济”产品推动了出口较快增长。我国疫情防控有力有效,稳步推动复工复产,去年4月份出口就实现了“止跌回升”,并连续9个月保持了增长态势。全球对防疫物资和“宅经济”产品的需求大增,我国出口包括口罩在内的纺织品、医疗器械、药品合计增长了31%,拉动整体出口增长1.9个百分点。我国出口的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家用电器合计增长了22.1%,拉动整体出口增长1.3个百分点。这些出口商品既保障了全球防疫物资的需要,也满足了世界人民在疫情期间的居家工作和消费需求。
三是我国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为扩大进口提供了有力支撑。在疫情影响下,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更加明显,进口需求稳定。2020年,我国原油、金属矿砂等资源型产品进口量分别增加了7.3%和7%,粮食、肉类等农产品进口量分别增加了28%和60.4%。
“2021年,疫情变化和外部环境存在诸多不确定性,世界经济形势依然复杂严峻,外贸发展面临诸多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他说,海关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强化监管优化服务,持续优化口岸营商环境,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为“十四五”外贸开好局、起好步作出应有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100周年。
编辑 张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