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丨陈清:不断提升龙华农贸市场食品安全水平

记者 易东
2016-07-12 19:27
摘要

“一个地方要让人民安居乐业,最基本的有二条,就是出门要有生命安全,就餐要有食品安全。”

1645196922

“一个地方要让人民安居乐业,最基本的有二条,就是出门要有生命安全,就餐要有食品安全。”日前,龙华新区创建国家食品安全城市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龙华新区管委会主任陈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认为。他介绍道,龙华新区作为深圳中心北区在城市管理治理年中,一致致力于市容环境和管理秩序的双提升,在“双提升”中,努力提高辖区的食品安全水平,全力维护居民“舌尖安全”。

深圳特区报:龙华新区抓食品安全主要特色是什么,有什么亮点?

陈清: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是人民群众关心的根本问题,食品安全已列入深圳“十三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规划,是重大民生工程,也是城市管理治理年的重要内容,马兴瑞书记和许勤市长分别专门作出批示。保障食品安全是龙华新区党工委、管委会为民谋福利的重要体现,是打造服务型政府的必然要求,是精确对接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的关键举措,我们责无旁贷,义不容辞。

近些年来,新区城市快速发展,人口急剧膨胀,城市管理压力较大,食品安全也面临着较大的挑战,新区启动了市容环境和管理秩序“双提升”工作,通过对环境卫生、市容秩序、城中村等六大领域的乱象专项整治,提升新区市容环境和管理秩序,保障食品安全大环境。在“双提升”专项整治工作中,城中村整治取得新突破,桔岭老村等一批曾经的“问题村”实现旧貌换新颜,今年还将累计投入13.5亿元完成24个城中村综合整治,彻底消除脏乱差和安全隐患;违法建筑实现“零增量”、“负增长”;市容环境卫生显著提升。特别是新区以“双提升”工作为抓手,进一步加强对农贸市场食品安全的监管,集中清理整治农贸市场顽疾,常态化严格执法,确保农贸市场干净整洁。我们抓食品安全的三大亮点分别是,食品安全消费教育获人民日报时评文章肯定;农贸市场“双提升”成果获省考核组高度好评;成功创建龙华九方省级食品安全示范街。

1645196919

陈清

深圳特区报:龙华在整治校园及周边,城中村插花地的食品安全,食品摊贩管理方面有何具体措施?

陈清:一是印发《龙华新区学校食堂及校园周边食品安全治理工作方案》,将学校食品安全作为工作重点来抓,由办事处办牵头,通过城管、执法队、学校组成联合监督小组,对每个学校周边食品小摊贩及时予以清理,集中整治周边小食品店小餐饮店,实施巡查抽检;成立学校“伙委会”,监督学校食品的卫生和安全;推动学校食堂的量化评级提升,学校食堂已全部达到B级,并在222家学校食堂实现了“明厨亮灶”。

二是逐步开展食品小摊贩和小作坊登记工作,将其纳入监管,规范经营,后续将引导其进入集中加工经营场所,提升自身的食品安全水平;

三是部署无证无照食品生产经营专项治理“百日行动”,清理无证无照的生产经营单位,重点整治学校周边,城中村插花地等敏感区域。

四是完成家禽“生鲜上市”工作,辖区50家农贸市场的202家活禽经营档口全部实行了改造升级,经营生鲜家禽,共落实补贴资金520多万元。

1645196942_看图王

深圳特区报:下一步龙华新区在持续抓好食品安全方面还有哪些举措?

陈清:接下来,龙华新区将重点推进以下两方面工作:

一是“制度+科技”,创新监管手段。开展新区食品和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的风险评估、学校食堂食品的安全评价,建设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指挥平台,推进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快筛点建设,将餐饮服务企业纳入电子监管平台,开展保健食品质量评估,促进企业自律,不断排查食品安全风险,消除隐患。

二是“明晰职责+协调联动”,推进责任落实。继续加强新区各有关部门和各办事处的协调联动,落实“有责、有岗、有人、有手段”和“日常监管责任、监督抽检责任”,加大街道社区的食品安全投入,建立信息共享监督,完善食品安全的考评机制,建立工作约谈和责任追究制度,全面落实监管责任,持续做好各项专项整治工作,对食品安全违法零容忍,从重从快进行打击。

编辑 刘彦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