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31日下午,深圳市农贸市场升级改造总结现场会在罗湖区翠苑市场举行,标志着全市所有符合条件的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已完成。深圳市政府副秘书长黄强、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单友亮、市直各有关成员单位及市财政局等多个部门的负责人出席。会上,罗湖区副区长冯健 首先介绍了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工作情况,接着深圳市市场监管局对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工作进行总结报告,最后市政府副秘书长黄强宣布全市符合条件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圆满收官。
深圳符合条件的255家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完成率达100%
据了解,截至目前,全市符合条件的255家农贸市场做到应改尽改,改造完成率100%。其中,福田区完成改造20家、罗湖区完成改造17家、南山完成改造16家、盐田区完成改造6家、宝安区完成改造71家、龙岗区完成改造55家、龙华区完成改造38家、坪山区完成改造4家、光明区完成改造17家、大鹏新区完成改造3家、深汕特别合作区完成改造3家。
接着,市政府副秘书长黄强一行参观了翠苑市场。翠苑市场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提升消费者购物体验,翠苑市场内加装了“智慧农贸”系统,建立了检测室和送检室,实现了排污三级过滤,并将加强文化创意,引进八大菜系厨师现场采购食材现场加工,市场还设置了机动车泊车位、电动车充电桩、绿化花坛等。
深圳农贸市场引入智慧计量系统解决市民“缺斤短两”担忧
深圳市市场监管局副局长单友亮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深圳农贸市场引入了智慧计量系统,让市民买菜时不再担心“缺斤短两”的问题;每个市场都配备有先进的快检室,让市民购买的肉菜都得到安全的保障。“市场的升级改造是进行分级分类和星级测评的,进行了双向的测评,让不同规格不同区域的市场,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改造,同时引入了1-5星级的管理软件测评,管理得好的市场可以得到五星级的评定,可以整体改变以前农贸市场管理较为落后的局面。”单友亮说道。
深圳市市场监管局罗湖局副局长王立新在介绍罗湖区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工作情况时表示,罗湖区共有17家农贸市场纳入了升级改造,目前所有工程已全部做完。升级改造后的市场环境比原来更加宽敞明亮,部分的农贸市场还引入了智慧农贸系统,使市场内的农产品做到可追溯,切实保障食品安全,让市民在市场购物时更加放心更加舒心。
居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满意度达94%深圳打造“颜值与智慧”并存的农贸市场
农贸市场升级改造不仅是改善城市环境,保障市民食品安全,也是“稳价保供”的重要保障,更是公共卫生和城市的安全运行的一个关键重要环节。据了解,从2017年5月起,深圳市开启了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工作,2018年出台了全面升级改造方案,全市农贸市场市场升级改造工作全面铺开;2019年机构改革后,由深圳市市场监管局牵头开展市场升级改造工作。
作为市政府重大民生和食安工程之一,深圳市市场监管局制定了《深圳市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建设与管理指引》,将农贸市场建设分为A、B、C三级,管理分为一星到五星,加强标准管控,精准指引升级改造。深圳市市场监管局攻破各种现实难题,打造“颜值与智慧”并存的农贸市场,居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满意度达到94%。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在各成员单位的支持下,通过各区政府努力工作,2020年底,深圳市符合条件农贸市场应改尽改,全部完成改造,农贸市场旧貌换新颜,由“脏乱差”市场摇身一变为改造后的“智慧市场”、“放心市场”,并且全市共建设了75家标杆市场。
据深圳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接下来,深圳市市场监管局为进一步提升改造效果,巩固改造成效,将加快推进智慧农贸建设,开启全市十大样板市场评选活动。
(来源:见圳客户端·深圳新闻网)
编辑 汪新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