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福平铁路开通运营!带你了解这一超级工程

人民日报客户端福建频道
2020-12-26 11:42
摘要

动车组列车通过平潭海峡公铁大桥

12月26日上午9:43,随着G5322次高铁从平潭站开出,驶向福州站,标志着福州至平潭铁路(以下简称福平铁路)正式开通运营,中国首座公铁两用跨海大桥——平潭海峡公铁大桥同步投入使用,福州至平潭最快35分钟可达。

平潭开往福州G5322次列车。刘晓宇 摄

平潭开往福州G5322次列车长吴园。

旅客在行前与首发列车合影。刘晓宇 摄

平潭开往福州G5322次列车内饰。刘晓宇 摄

福平铁路自福州站引出,向东南经福州市长乐区,以桥梁跨越海坛海峡至平潭岛,线路全长88公里,为国铁I级双线客货共线铁路。全线共设福州、福州南、长乐、长乐东、长乐南、平潭6座客运车站。

平潭海峡公铁大桥为福平铁路重点控制性工程,是中国首座公铁两用跨海大桥,为中铁大桥局承建。该桥起自福州市长乐区松下镇,经人屿岛、长屿岛、小练岛、大练岛,在苏澳镇连接平潭岛,全长16.34公里,其中跨海段超过11公里。

大桥上层为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设计时速100公里,已于2020年10月1日通车试运营;下层为双线铁路,设计时速200公里,将与福平铁路同步开通运营。

该大桥所处位置为世界三大风口之一,风大浪高水深涌急,海底地质条件复杂,有效作业时间少,工程建设面临的技术挑战和施工风险都远超国内已建或在建的其他跨海湾桥梁。

动车组列车通过平潭海峡公铁大桥。苏浩 摄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坚持自主创新,发挥产学研用合力,取得一系列创新成果:自主研制大型液压动力头钻机,可一次成孔5米直径钻孔桩,成功施作世界上桩径最大的桥梁工程桩;自主研制吊高110米、吊重3600吨的巨型浮吊船,提出了简支钢桁梁全工厂化整孔全焊制造工艺,实现钢桁梁海上浮吊整孔架设;研究建立桥址处小范围风、浪、流监测及预报系统,制定桥梁施工作业环境标准,保障复杂海洋气象条件下安全有序作业。这些成果为大桥工程安全、优质、高效建设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福平铁路开通运营后,铁路部门将安排开行动车组列车9.5对,最高运营时速200公里。2021年1月20日全国铁路运行图调整时,将按照日常线、高峰线安排列车开行,每日开行动车组列车最高达17对。

动车组列车通过平潭海峡公铁大桥。陈启迪 摄

福平铁路开通运营前,国铁集团精心组织相关单位,严格各项规定和标准,对福平铁路各专业设备进行了联调联试、检测验收和安全评估,对轨道状态、弓网性能、列车控制、通讯信号系统等进行了综合优化调整,对平潭海峡公铁大桥进行了荷载试验,满足了铁路及大桥安全、稳定运营要求,目前已具备开通运营条件。

重联动车组行驶在福平铁路上。王福斌 摄

动车组列车通过乌龙江特大桥。苏浩 摄

福平铁路在福州枢纽与合福高铁、杭深高铁、昌福铁路等连接,进一步完善了闽东北区域铁路网,是支持平潭综合实验区开放开发、福州滨海新城加快建设的重要交通保障。福平铁路的建成通车,结束了平潭岛不通铁路的历史,平潭、长乐与福州老城区将形成“半小时生活圈”,对更好发挥福州中心枢纽作用,带动闽东北区域整体开放开发,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等,具有重要意义。

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

创下多个世界之最

姓名: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

绰号:“海上飞虹”

身长:16.34公里

家庭住址:起于福建省长乐市松下镇,经过人屿岛、长屿岛、小练岛、大练岛,从苏澳镇上平潭岛

特长:我国首座公铁两用跨海大桥,建成后将成为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峡公铁两用大桥

身体组成:全桥共计228个桥墩,下层设计为时速200公里的双线I级铁路,上层设计为时速100公里的六车道高速公路

特殊技能:挑战“建桥禁区”并取得压倒性胜利

自拍照:看这里~看这里~▼

世界风口造桥有多难

01

风大浪高水深涌急

02

海底地质条件复杂

宏大工程建设有妙招

为解决海上安装简支钢桁梁

上部结构的困难

建设者采取工厂化制造

将钢桁梁直接在工厂焊接成

重约1490吨的整孔钢梁

用特制船舶运至待架位置进行架设

该技术是国内同类桥梁首次应用

02

世界直径最大的嵌岩桩

为降低波浪力对大桥施工

及运营期间安全影响

提升相应的工作效率

航道桥基础施工采用目前

世界上最大的4.5米直径钻孔桩

鼓屿门航道主塔墩基础采用

18根直径4.5米的大直径钻孔桩

是目前世界上直径最大的嵌岩桩

把每一项工作做到极致

才能不断突破这项超级工程

随着福平铁路开通

坐上动车行驶在这座绝美的大桥上

开启诗与远方的无限可能

编辑 李林夕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