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深圳每个街道将有1家1000平方米的社康机构
读特记者 李舒瑜
2018-01-12 09:10

至2020年,我市将再增加600家社康中心,在目前的数量基础上几乎再翻一番,实现每个街道1家1000平方米以上的社康机构,每个社区、功能区至少有1家社康站。市政府关于社区健康服务机构运行和发展情况的报告提请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

我市七成参保人选择在社康首诊

根据报告,截至去年9月,全市正常运行的社康机构610家,基本实现“一社区一社康机构”。按市统计局公布的2016年常住人口1190万人计算,平均1.95万人拥有1家社康机构。社康机构在岗工作人员8600多名,其中全科医生3200多名。

全市610家社康机构全部提供了家庭医生服务,3018名医生参加了家庭医生服务,累计签订家庭医生服务协议居民401万名,常住人口签约率超过三成。

据统计,2016年全市社康机构基本医疗服务量达到3200多万人次,占全市公立医院门诊总量的42%。全市选择在社区首诊的医保参保人达到863万人,占全市参保人总数的70%,次均费用约63元。

全科医师缺口1500人

报告也指出,由于我市社康机构建设起步于1996年,当时规划建设标准较低,业务用房面积普遍较小,原特区内尤为突出。福田区社康机构平均面积560平方米,盐田区只有514平方米。随着分级诊疗不断推进,已不能满足社康机构业务发展的需要。

我市社康机构发展的另一大难题是社区医生人员配置不足和招聘难。按照相关文件要求,社康机构人员配置按每万人全科医师达到3.2名,到2020年按全市1480万人口规模,我市社康机构全科医师缺口1500人。

当前,我市正在全力推进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社区医务人员队伍建设,扩大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及转岗培训规模,提高社区医务人员待遇,力争在2020年全科医生数量达到文件要求。

今年建成全市基本医疗服务云平台

下一步,我市将推进社康中心属地化管理,将政府办社康中心全部纳入基层医疗集团统一管理。鼓励社会力量举办社康机构,与政府办社康机构在基本医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双向转诊等方面同政策。

报告还提出,整合居民基本信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信息、电子病历、个性化健康服务信息,构建以市民健康为中心的深圳市健康服务大数据平台,实现全方位健康服务。根据计划,今年全市将建成纵向完备、横向畅通、功能健全、统一高效的互联互通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云平台。

编辑 郑蔚珩

(作者:读特记者 李舒瑜)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